简介:摘要由创伤、骨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临床十分常见且治疗困难,通常需要骨移植材料进行修复。目前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主要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材料等,而自体骨以外的骨移植材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成骨活性不足。骨髓中含有干细胞、细胞因子等利于成骨的有效成分,基于高效骨髓利用的骨髓富集骨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其核心理念是将自体骨髓中具有促成骨作用的细胞和细胞因子浓聚于支架材料,快速构建为具有高成骨活性的骨移植材料。但该技术的临床适用范围、应用方法、安全性、有效性等尚缺乏科学指导和应用规范。为此,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牵头,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了《自体骨髓富集骨修复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主要从常用自体骨髓促进骨修复临床技术特点、自体骨髓富集骨修复技术适用范围、安全性和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推荐意见,为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感染性骨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骨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彻底清创、植骨或骨搬移、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外科清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基石,而清创范围、骨缺损重建时机和方式长期存在争议。随着膜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在有效感染控制和快速缺损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开始关注膜诱导技术,但因忽略骨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其疗效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骨科领域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从感染性骨缺损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手术过程及术后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提出推荐建议,为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INFIX)撑开复位治疗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12例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0岁(16~44岁)。术前影像学表现为骶骨DenisⅡB型骨折,腰骶丛磁共振神经成像检查均有骶孔处骶神经根损伤。12例患者伤后均有患侧S1神经根损伤症状:M0级9例,M1级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1 d(5~19 d)。行INFIX联合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撑开压缩的骶骨骨折并固定。术后评估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及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Lindahl等提出的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8例,良2例,可2例。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个月(12~36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6周(5~8周)。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10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结论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INFIX撑开,可有效撑开骶骨压缩骨折,扩大骶神经前孔并间接减压骶神经,临床疗效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在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0只,18月龄,体重27~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七氟烷麻醉+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组(S+M组)。S组和S+M组小鼠连续3 d吸入3%七氟烷2 h,S+M组于每次吸入七氟烷前1 h腹腔注射盐酸美金刚20 mg/kg,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前1 d、麻醉后3和7 d时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取海马,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和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亚型GluN2A、GluN2B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升高,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上调(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与S组比较,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降低,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下调(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NMDA受体参与了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Rho亚家族蛋白A(RhoA)/Rho相关的卷曲连接蛋白激酶2(ROCK2)信号通路在多次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新生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6日龄,体重1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多次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RhoA/ROCK2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组(Y组)。S组和Y组于出生后6、7和8 d时吸入3%七氟烷麻醉2 h;Y组于吸入七氟烷麻醉前腹腔注射Y-27632 5 mg/kg。于出生后35 d时行旷场实验评估自发活动能力;于出生后36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和胞浆钙离子浓度([Ca2+]i),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RhoA(p-RhoA)、ROCK2和裂解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3组旷场实验运动速度、路程及旷场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Ca2+]i升高,p-RhoA、ROCK2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P<0.05),海马神经元发生病理学损伤。与S组比较,Y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Ca2+]i降低,p-RhoA、ROCK2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P<0.05),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多次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激活RhoA/ROCK2信号通路,诱发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性。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预防和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案进行总结,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SJDISWF)分型系统,并进行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SJDISW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3~58岁[(34.7±13.2)岁]。根据伤侧骶骨移位的方向将SJDISWF患者进行分型,共分为3型:Ⅰ型骶髂关节脱位,同侧骶骨翼骨折块向前脱出呈漂浮状;Ⅱ型骶髂关节脱位,同侧骶骨翼骨折块压缩粉碎,可波及骶前孔;Ⅲ型骶髂关节脱位,同侧骶骨翼骨折端向骶管内嵌插,造成骶管内占位。依据4名观察者间隔4周的两次分型评估结果对SJDISWF分型系统进行可信度检验。根据Ⅰ、Ⅱ、Ⅲ型骨折,分别对患者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内固定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分、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者间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90,观察者内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54。本研究中Ⅰ型患者12例,Ⅱ型患者7例,Ⅲ型患者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0.0±8.7)个月]。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10.2±1.7)周]。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分优良率:Ⅰ型83%(10/12),Ⅱ型71%(5/7),Ⅲ型0%(0/1),总优良率达75%。术后3个月Majeed功能评分为(74.6±5.2)分,术后6个月为(84.4±5.8)分(P<0.01);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Ⅰ型75%(9/12),Ⅱ型100%(7/7),Ⅲ型0%(0/1),总优良率为80%。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或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骶髂关节疼痛、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复位丢失等。结论SJDISWF分型系统的可信度较高,依据分型对SJDISWF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方式均取得较为满意的复位固定及功能恢复效果,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活性氧(ROS)介导的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在多次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新生SD大鼠60只,体重1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多次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ROS抑制剂组(A组)。S组和A组于出生后6、7和8 d时吸入3%七氟烷2 h,C组吸入空气。A组大鼠于每次七氟烷麻醉前腹腔注射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150 mg/kg。于出生后35 d时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的自发活动能力,于出生后36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 c)、裂解的caspase-9和caspase-3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S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与MMP水平升高,Cyt c、裂解的caspase-9和caspase-3、Bax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升高(P<0.05),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结构断裂。与S组比较,A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与MMP水平下降,Cyt c、裂解的caspase-9和caspase-3、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降低(P<0.05),线粒体肿胀及嵴结构断裂的情况改善。结论多次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激活ROS介导的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骨盆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收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114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7例,男42例,女15例;年龄18~77岁;患者采用初步建立的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康复途径进行治疗,阶段性调整康复计划;对照组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7~70岁;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骨盆骨折康复措施,即术后院内会诊-康复医师指导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周的骨盆Majeed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术后12、24周的早期疼痛程度、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共105例患者完成随访,时间151~254 d(平均177 d),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2、6、12、24周试验组患者的Majeed评分[(44±13)、(67±16)、(86±14)、(98±7)分]和Barthel指数(57±13、79±16、95±8、1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16)、(51±16)、(73±14)、(91±12)分和(45±19、67±18、86±12、98±4)],术后12、24周试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129±15)、(14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4±15)、(1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盆骨折治疗相比,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康复途径可以改善骨盆骨折患者的早期功能,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是否放置引流管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共43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2例,女11例;年龄16~69岁,平均47.6岁。根据Young-Burgess分型,侧方挤压型LC-Ⅰ型12例;前后方压缩型APC-Ⅰ型20例,APC-Ⅱ型1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复位骨折块并行钢板螺钉固定。按术中是否放置引流管进行分组,22例放置引流管(引流组),21例未放置引流管(非引流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情况、抗生素应用、切口拆线时间、术后体温变化、住院时间及临床功能(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切口愈合良好。引流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5.0 d(2.0,8.0)d,非引流组为4.0 d(2.0,5.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1,P=0.924)。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8.5 d(15.0,24.3)d和19.0 d(13.0,26.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2,P=0.591)。引流组手术时间为(150.2± 52.4)min,非引流组(138.8±41.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1,P=0.433)。引流组术中出血量为(604.6±387.3)ml,非引流组(581.0±275.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P=0.784)。引流组与非引流组患者术后体温变化,第1天[(37.5±0.5)℃ vs.(37.4±0.4)℃,t=0.322,P >0.05],第3天[(37.1±0.4)℃ vs.(37.0±0.4)℃,t=0.286,P >0.05],第5天[(37.0±0.3)℃ vs.(36.8±0.2)℃,t=2.127,P >0.05],第7天[(36.8±0.2)℃ vs.(36.7±0.4)℃,t=0.491,P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拆线时间引流组为(14.1±0.6)d,非引流组(13.9±0.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2,P=0.329)。两组Harris评分分别为引流组96(91,100)分,非引流组96(93,9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7,P=0.607)。结论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是否放置引流管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有较高的神经损伤率,包括腰骶丛损伤和马尾损伤。由于骨盆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后无论手术与否,均有50%的神经功能可自行恢复,所以是否早期手术探查存在较大争议。另外,从前路探查还是后路探查意见也不一致。骨盆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既需明确其损伤机制、神经损伤的性质,又需清晰认识神经损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因此,患者入院后需进行详细查体,同时结合骨盆X线、CT及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等影像学表现,明确判断神经损伤的性质,以制定出针对性治疗方案。一般来讲,马尾损伤多见于骶骨的"H"形骨折,骶管形成压迫占位,需采用后入路复位骶骨骨折,减压骶管;而对于骶前压迫造成的腰骶丛损伤需从前路进行骨折复位、神经减压处理,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角支撑固定与Gamma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用一名年龄40岁、身高172 cm、体重75 kg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提供的股骨CT影像数据,通过Mimics 21.0软件及Geomagic 2013软件重建股骨实体化模型。利用UG 12.0软件建立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重建Gamma钉与三角支撑髓内钉模型并分别模拟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在Abaqus软件中,模拟站立状态下Gamma钉与三角支撑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模型并收集两者主钉、固定螺钉、骨质以及三角支撑髓内钉中支撑螺钉的应力峰值,同时测量Gamma钉与三角支撑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结果在1 200 N载荷下,两种骨折内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均位于主钉,其中三角支撑髓内钉主钉的应力峰值为233.73 MPa,较Gamma钉主钉的应力峰值(265.21 MPa)减少11.9%;固定螺钉的应力峰值均位于压力螺钉与主钉接触区域,三角支撑髓内钉的应力峰值(138.86 MPa)较Gamma钉的应力峰值(180.75 MPa)减小23.2%;骨质模型的应力峰值均位于股骨近端内侧皮质,分别为61.67 MPa和32.38 MPa,三角支撑髓内钉较Gamma钉减小47.5%;三角支撑髓内钉中支撑螺钉的应力峰值为92.04 MPa。三角支撑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为17.34 mm,较Gamma钉固定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19.37 mm)减少10.5%。结论与Gamma钉相比,三角支撑髓内钉固定可明显提高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改善应力分布并降低应力峰值、减小应力集中区域,有助于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