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联合肝断面射频消融术对于伴有微血管侵犯(MVI)肝细胞癌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肝细胞癌患者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41)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术中肝断面射频消融治疗,单纯肝切除组(n=41)仅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根据术后MVI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进一步分为MVI阳性亚组和MVI阴性亚组,并分别比较亚组中采用联合治疗和单纯肝切除治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的无复发生存率与单纯肝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但在亚组分析中,对MVI阳性患者联合治疗的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单纯肝切除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24);对于MVI阴性患者,两种治疗方式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8,P=0.407)。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直径(HR=1.32,95%CI 1.02~1.72,P=0.036)为局部切缘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方式(HR=0.15,95%CI 0.04~0.52,P=0.003)和MVI(HR=8.65,95%CI 2.19~34.19,P=0.002)则为肝内远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肝断面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细胞癌伴MVI阳性患者的术后早期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之间相关性,为深入研究MIF促进HCC的分子机制建立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有乙肝肝硬化(HBV-LC)基础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52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35~65岁。选择2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组肝组织中MIF、ERK1/2及p-ERK1/2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2组肝组织中ERK1/2 mRNA表达;选择HepG2肝癌细胞和L-02正常肝细胞与不同浓度rMIF共培养,通过Western 印迹法检测2种肝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通过RT-PCR检测2种肝细胞ERK1/2 mRNA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MIF、ERK1/2、p-ERK1/2和ERK1/2 mRNA在H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强(HCC组表达MIF为78.8%,癌旁组表达MIF为75.0%;HCC组表达ERK1/2为80.8%,癌旁组表达ERK1/2为71.8%;HCC组表达p-ERK1/2为75.0%,癌旁组表达p-ERK1/2为46.2%;HCC组表达ERK1/2 mRNA为76.9%,癌旁组表达ERK1/2 mRNA为78.8%),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G2肝癌细胞ERK1/2、p-ERK1/2和ERK1/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且随rMIF浓度的递增而增加,当rMIF浓度为200 ng/ml时升高最明显,与L-02正常肝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ERK1/2和p-ERK1/2在HCC组织和HepG2肝癌细胞中高表达,提示MIF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