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命体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BP、DBP和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心肌病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其与隐源性卒中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7 d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按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进行病因学分型。采用χ²检验比较心房心肌病在不同TOAST分型患者中的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隐源性卒中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0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661例,女437例,年龄[M(Q1,Q3)]61(53,68)岁,其中隐源性卒中患者128例(11.7%)。隐源性卒中患者心房心肌病患病率[53.5%(46/86)]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38.0%(63/166),P=0.018]和小血管闭塞组[19.4%(37/191),P<0.001],低于心源性栓塞组患者[97.3%(72/7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心肌病是隐源性卒中的相关因素(OR=2.945,95%CI:1.766~4.911,P<0.001)。结论心房心肌病与隐源性卒中有关,隐源性卒中患者心房心肌病的患病率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小血管闭塞组卒中患者,低于心源性栓塞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本体感觉的改变和脑结构重塑的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纳入经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单纯右侧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且右利手男性患者18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活动水平相匹配的右利手健康男性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膝关节稳定度测试仪(Kneelax3,荷兰)、等速肌力测试系统(ISOmed2000,美国)、改良的星偏移平衡测试(mSEBT)、单腿跳距离(SHD)测试等设备和方法对受试的胫骨前移程度(APST)、主动关节位置觉(AART)、平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脑结构图像使用磁共振成像设备(3.0T)采集并使用SPM 8软件进行分析,并分析脑标准灰质体积变化与患者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APST、AART、mSEBT、SHD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左侧小脑脚1区部位标准灰质体积显著增大,右侧大脑的辅助运动区、顶上回、顶下缘角回、尾状核和海马旁回部位显著减小。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右侧辅助运动区、顶上回、顶下缘角回、尾状核的标准灰质体积变化与mSEBT得分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且脑结构发生了可塑性改变;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运动控制策略由皮质向皮质下运动控制策略转移;mSEBT可间接反映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脑结构的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有序拉伸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连续选择60例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每天进行30 min蹬功率自行车的有氧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做呼吸肌有序PNF拉伸,每天2次,每次10 min。每周训练5 d,连续6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评估CAT评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颈肩活动度。肺功能检查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颈肩活动度包括头前伸活动度(HP)、主动肩前屈活动度(ASF)和非优势侧胸小肌长度(PmM length)。结果治疗后CAT评分和6MWD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CAT:t=15.78、7.66,6MWD:t=25.98、19.23,P值均<0.05)。试验组CAT评分、6MWD和颈肩部活动度(HP和AS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5.80、5.20、7.67、4.49,P值均<0.05);但FVC、FEV1和PmM length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1.88、1.43,P值均>0.05)。患者肺功能参数FEV1与ASF和PmM length存在相关性(β=-0.452,P<0.05)。结论在有氧训练的基础上增加PNF有序呼吸肌拉伸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颈肩部活动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这一研究初步支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研究以验证长期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和代评生活质量的差异性,为临床护理人员正确测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5—8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省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65例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中国版失智功能障碍评估量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神经精神症状问卷以及照顾负担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为150份。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生活质量总分为(33.40±2.84)分,代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31.45±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老年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疾病种类、功能障碍、抑郁状况、照顾负担是自评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照顾者与老年人关系、照顾者受教育程度、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照顾负担是代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和代评生活质量存在差异性,建议通过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准确度及照顾者测评准确度减少差异,有助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