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支架辅助栓塞复发动脉瘤(rSACAN)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对《Pipeline治疗动脉瘤的中国上市后多中心回顾性研究(PLUS)》中使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rSACAN患者亚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PED治疗15例rSACAN患者过程中,PED植入技术成功14例,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1例,占位效应1例,死亡1例。10例患者(10个动脉瘤)有效影像学随访,随访期为(8.8±3.2)个月,9例闭塞,与PLUS研究总体闭塞率相当(81.4%)。本研究结果表明,FD治疗rSACAN技术上可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受限于小样本及低随访率,研究结论尚需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以评价螺旋CT在临床中的发展方向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生儿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总共90例,其中男患儿53例,女患儿37例。行螺旋CT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提出结论,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结果患者CT表现为脑室及周围组织的不对称性,并伴有低密度影,CT值约14HU左右,边界不清楚,大脑灰白质模糊。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脑实质出血25例,分别占本组病例比率为40%和28%;结论层螺旋CT能根据HIE病情发展程度的不同,显现不同的影像学改变,比较直观、清晰。此种方法为其诊断及治疗HIE提供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以发挥它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治疗创伤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TVAD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14例TVADA患者。其中11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采用单纯支架治疗,1例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回顾性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1例夹层动脉瘤瘤体部分显影,3例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术后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1例肌力下降,经治疗后好转。12例患者接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29.5±10.8)个月(12~47个月),其中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Ⅴ级者11例,Ⅳ级者1例。10例患者接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24.6±10.4)个月(6~40个月),夹层动脉瘤均完全闭塞。结论初步观察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TVADA安全、有效,可降低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治疗创伤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TVAD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14例TVADA患者。其中11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采用单纯支架治疗,1例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回顾性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1例夹层动脉瘤瘤体部分显影,3例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术后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1例肌力下降,经治疗后好转。12例患者接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29.5±10.8)个月(12~47个月),其中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Ⅴ级者11例,Ⅳ级者1例。10例患者接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24.6±10.4)个月(6~40个月),夹层动脉瘤均完全闭塞。结论初步观察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TVADA安全、有效,可降低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控制下进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在肺部感染控制下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FVC)、机械通气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H、PaCO_2、PaO_2、SaO_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pH、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降低,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