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妊娠前后肌无力症状的变化及MG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28例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MG患者38例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比较妊娠前与妊娠不同时期MG严重程度评分、血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变化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妊娠后MG不同转归(改善组、无变化组及恶化组)与MG病程、MG严重程度、重复电刺激(RNS)、胸腺情况的相关性,同时监测妊娠、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MG妊娠时年龄为21~36(27±4)岁。MG病程为0.5~17.2(7.4±5.8)年。Osserman临床分型以ⅡA型为主,占44.1%(15/34),其次为Ⅰ型为29.4%(10/34),ⅡB型占23.5%(8/34),仅1例(2.9%)为Ⅳ型。(2)28例MG患者经38次妊娠,其中3次胎停,1次自然流产,34次活胎。34次活胎妊娠过程中,16例次(47.1%)MG症状改善,10例次(29.4%)MG症状恶化,8例次(23.5%)MG无变化。其中恶化多见于妊娠早期、晚期。(3)比较妊娠后不同MG转归发现,恶化组妊娠前MG病程短于改善组和无变化组,严重程度评分和RNS异常率高于改善组及无变化组[(1.1±0.5)年比(7.1±5.1)年、(9.0±5.4)年;(20.9±6.0)分比(14.8±6.6)分、(13.3±5.0)分;9/10例次比 8/16例次、4/8例次];临床分型来看,恶化组患者ⅡB型高于其他两组(6/10例次比1/16例次、1/8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血AChR抗体阳性率及胸腺切除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4次活胎妊娠中23次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11次经阴道分娩,新生儿未发现肢体挛缩,无一过性重症肌无力症状。结论MG患者在病情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妊娠是安全的,妊娠前MG病程、严重程度评分及RNS异常可能影响妊娠期MG临床症状,MG病情的加重多见于妊娠早晚期。新生儿一过性肌无力症状并不常见,但须神经科和妇产科医师严密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术后排气、术后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身体康复速度,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的进阶式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围手术期重症超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围手术期重症超声教学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采用目标导向的进阶式教学和传统临床带教进行围手术期重症超声培训,在培训结束时,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围手术期重症超声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其教学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住院医师的围手术期重症超声考核总成绩[(88.1±3.2)分]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83.1±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31.4±3.7)分]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25.6±3.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01)。结论目标导向的进阶式教学有助于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围手术期重症超声的培训质量与效果,住院医师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