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研究基础上加用对象选自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拟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TAC(首次应用)的RNS患儿。患儿入组后均另行建立临床研究档案,详细记录TAC治疗6个月期间的各种临床情况。所有患儿在加用TAC第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行TAC血药谷浓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TAC剂量调整;住院期间择机采血进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细胞色素P450(CYP)2C19、CYP3A4、CYP3A5和核受体亚家族1组I成员2(NR1I2)基因多态性检测。将完成6个月TAC治疗和随访的患儿,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分别分为野生型组、杂合突变型组和纯合突变型组,比较不同基因型组患儿初次TAC剂量调整血药谷浓度(C/D);并分别分为突变基因携带组(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和野生型组,比较各组患儿TA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儿共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3~13岁,中位年龄8岁。根据基因型分别分组进行TAC初次C/D比较的结果显示,CYP2C19纯合突变型(*2*2)组患儿初次TAC C/D明显高于野生型(*1*1)组[3.65(2.78,7.43)μg/L比1.53(1.27,3.33)μg/L,P=0.032),CYP3A5纯合突变型(*3*3)组患儿初次TAC C/D明显高于野生型(*1*1)组和杂合突变型(*1*3)组[3.68(3.05,5.14)μg/L比2.10(0.77,3.56)μg/L、1.74(1.47,3.25)μg/L,P=0.046,P=0.009),而CYP3A4、ABCB1和NR1I2基因不同基因型组之间TAC初次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C治疗6个月期间,39例患儿中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Naranjo因果关系评估"很可能"2例,"可能"5例),其中感染4例,皮疹、高血压脑病和抽搐各1例。ABCB1突变基因(CT、TT)携带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组患儿[30.4%(7/23)比0(0/16),P=0.033]。结论CYP2C19和CYP3A5基因多态性对TAC血药浓度有明显影响,ABCB1基因多态性对TAC安全性有明显影响,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肾病 基因型 儿童 他克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CP5基因突变致椎体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SPENCDI)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3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例SPENCDI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表型。以"椎体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spondyloenchondrodysplasia"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突变患儿间的因素。结果患儿,女,4.5岁,2岁时因发热伴冻疮样皮疹就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狼疮性肾炎,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治疗中出现频繁感染、血小板下降、跛行、生长落后。基因检测发现AC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779C>A,c.770T>C。确诊SPENCDI,随访中。文献检索到78例SPENCDI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均有骨骼受累、免疫表型;抗核抗体阳性者73.08%,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者57.69%,34.62%有神经系统症状。58例基因检测示ACP5基因突变,其中纯和突变44例,复合杂合突变14例。ACP5基因纯和突变患者中父母近亲婚配率更高[56.82%(25/44例)比14.29%(2/14例)],复合杂合突变患者更易合并SLE[64.29%(9/14例)比34.09%(15/44例)](χ2=7.722、3.992,均P<0.05)。结论SPENCDI患儿ACP5基因纯和突变多见,复合杂合突变少见。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好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临床表型和基因表型不一定相关。

  • 标签: 椎体软骨发育不良 免疫调节,异常 ACP5基因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肾脏病理证实为DEP-HSPN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按性别、年龄及病理级别,1∶2匹配出同期病理表现为节段性毛细血管内增生的HSPN患儿(非DEP-HSPN),将2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1.DEP-HSPN患儿共42例,占同期712例HSPN患儿的5.9%,纳入39例初治病例,年龄(8.9±3.2)岁,男女比例为1.79∶1.00,21例为肾病综合征型,14例血尿和蛋白尿型,2例急性肾炎型,急进性肾炎型及孤立性蛋白尿型各1例;病理表现均有系膜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散增生,分级为Ⅱb级13例,Ⅲb级22例,Ⅳb级4例。2.与非DEP-HSPN相比,DEP-HSPN出现肾脏症状至肾活检的病程短,肾病水平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低补体C3血症、高血压、贫血发生率高,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型为主;DEP-HSPN组D-二聚体、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素氮水平较高(Z=-2.416、-2.595、-2.019,均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补体C3、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t=-2.499、-3.746、2.836、-3.410、3.236,均P<0.05),肾小球补体C3沉积程度高(Z=-1.977,P<0.05)。3.DEP-HSPN组随访1个月时尿蛋白缓解率低[37.0%(10/27例)比62.5%(40/64例),P<0.05],3个月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2组尿蛋白均能达到缓解,随访末2组血尿缓解比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EP-HSPN临床表现较重,易并高血压、贫血、低补体C3血症等,且高凝状态明显,DEP-HSPN组肾小球补体C3沉积程度高;经积极治疗后1个月内尿蛋白缓解慢,但6个月时均能达到缓解。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弥散性 毛细血管内增生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