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以上海杨高南路(世纪大道-浦建路)道路改建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BIM信息化技术和大型市政隧道项目的特点,开展了BIM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发、BIM模型与平台交付标准及行为准则的编制研究,针对施工阶段需求,开展了模型与平台交互模式、平台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基坑监测管理等平台BIM技术应用。首次在浦东地区将BIM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在市政隧道项目中,相关准则的编制和平台应用点实施方案等可为同类市政隧道项目BIM应用作为参考。
简介:摘要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道路在交通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陆地道路的质量直接受一个地方的安全设施的完整性影响。公路系统相关设施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车的安全性,为了发挥其功能,道路必须提高安全性能,确保人们的出行质量。然而,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作为一项大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道路设施既要和当地的人居关系相符合,同时道路建设还应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而一些列的问题,就是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中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作用作了阐述,又提出了一些提高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质量的控制策略,仅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对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性分析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治疗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0人,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晕迷指数(GCS)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晕迷指数(GCS)评分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尼莫地平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晕迷状况,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12个月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和角膜透明度的差异。方法队列研究。收集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近视等效球镜度数6.00~10.00 D)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女性16例(32只眼),男性14例(28只眼);年龄(22.46±3.15)岁,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10例)、FS-LASIK组(11例)、LASEK组(9例),于术后12个月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并通过ACCMetrics软件分析其形态学参数,包括神经纤维密度(CNFD)、主要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NBD)、神经纤维长度(CNFL)、总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TBD)和神经纤维宽度(CNFW);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对角膜不同直径范围内的光密度进行检测。各组间神经形态学参数、角膜光密度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Turkey真实显著差(HSD)检验。结果术后12个月,3种术式角膜各区域内的CNF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FS-LASIK组及LASEK组上方角膜切口周围的CNBD分别为(7.81±7.93)、(9.61±7.18)、(21.25±15.55)个/mm2;CTBD分别为(22.00±16.02)、(24.44±11.42)、(54.37±22.13)个/mm2,LASEK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D=2.823,-3.010,3.053,-3.048;P<0.01);3个组CNFL分别为(9.19±3.25)、(12.88±3.52)、(15.75±2.36)mm/mm2,SMIL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D=-3.151,-4.418;P<0.01)。SMILE术后直径12 mm内角膜的光密度为14.06±1.36,低于其他2种术式(HSD=-6.031,-5.519;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行SMILE术后12个月,角膜上方切口周围的神经修复情况略差于FS-LASIK和LASEK,但其他区域的神经修复情况存在一定的优势;SMILE术后角膜透明度更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68-276)
简介:摘要目的从力学角度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后不同时间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有晶状体眼pIOL植入术的123例近视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86例,年龄(24.74±5.58)岁。单眼手术者纳入术眼、双眼手术者纳入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影像更清晰的1只眼进行研究。术前在UBM下观察眼前节结构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测量虹膜、睫状体形态学参数,包括虹膜跨度(IS)、虹膜膨隆度(IC)、虹膜-睫状体接触距离(ICCD)及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ILCD)等,并按ICCD从0起每0.36 mm范围将患者分为Q1、Q2、Q3组;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晶状体厚度,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水平径和前房深度;记录植入的pIOL尺寸型号。于术后1周、3个月、1年使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测量拱高。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术前眼前节参数对术后不同时间拱高的影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的拱高。结果术后1周、3个月、1年的拱高分别为(723±265)、(642±255)、(613±28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43,P<0.001)。术后1年内拱高持续下降,下降总量为(122±86)μm,其中术后1周至术后3个月下降(69±98)μm;术后3个月至术后1年下降(52±54)μm。回归模型显示pIOL尺寸型号、ILCD与术后1周的拱高呈正相关,晶状体厚度、IS、IC与术后1周的拱高呈负相关(调整R²=0.404,P<0.001);pIOL尺寸型号、ILCD与术后3个月的拱高呈正相关,IS、IC与术后3个月的拱高呈负相关(调整R²=0.342,P<0.001);pIOL尺寸型号与术后1年的拱高呈正相关,IS、IC与术后1年的拱高呈负相关(调整R²=0.661,P<0.001)。Q3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拱高均高于Q1组,Q2组术后1年的拱高高于Q1组。结论pIOL较大、IS短、ILCD和ICCD大可能与术后早期高拱高有关,晶状体厚、虹膜反向膨隆度大则与术后早期低拱高有关。术后1年内,pIOL尺寸型号、IS、IC以及ICCD持续影响拱高。ICCD、ILCD以及IC可反映后房空间大小;改变pIOL襻的植入位置与受力可影响术后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