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20例RA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其骨密度情况将其分为OP组(220例)和非OP组(200例),比较2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OP组患者年龄、病程、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折史、肿胀关节数及压痛关节数均显著高于非OP组(P<0.05)。OP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OP组(P<0.05),而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则显著低于非OP组(P<0.05)。RA并发OP患者血清CTX水平与IL-6、IL-17、TNF-α呈正相关(r=0.913,0.915,0.921,P<0.001),与IL-10和TGF-β1呈负相关(r=-0.921,-0.920,P<0.001)。结论RA并发OP患者年龄、病程、骨折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关节肿痛及IL-6、IL-17、TNF-α水平偏高,而IL-10和TGF-β1水平偏低。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可能通过调节破骨与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在RA并发OP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1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children Takayasu′s arteritis,c-TA)病例,旨在对c-TA的诊疗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c-TA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女,8岁,因乏力就诊,血常规显示中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高。抗感染及补铁治疗效果欠佳,最终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c-TA。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患儿贫血纠正;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随访患儿无乏力、腹痛、发热等表现,血沉及CRP正常,血管超声好转。结论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c-TA患儿,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早期不易识别,容易漏诊。对以贫血就诊的患儿,常规治疗后未改善者应注意c-TA的发生。
简介:摘要报道1例外阴多发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左侧外阴囊肿、结节10余年就诊。左侧大阴唇及阴阜多个米粒至花生米大的囊肿、结节,表面光滑,仅1个结节表面发红,质地中等、无压痛,可挤出白色物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未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的诊治效果。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20例,对这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分成四个组别,分别为:甲组30例采取左氧氟沙星予以治疗,乙组30例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丙组30例采取阿奇霉素治疗,丁组30例采取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四组治疗效果分析,甲组总有效率96.67%,乙组总有效率90.00%,丙组总有效率86.67%,丁组总有效率93.33%,甲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提供左氧氟沙星予以治疗工作后,可以充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基于家庭关怀式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基于家庭关怀式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经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其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运动功能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及护理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帕金森患者焦虑与抑郁水平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基于基于家庭关怀式的护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中体现出较常规护理模式更多的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容易产生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1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children Takayasu′s arteritis,c-TA)病例,旨在对c-TA的诊疗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c-TA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女,8岁,因乏力就诊,血常规显示中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高。抗感染及补铁治疗效果欠佳,最终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c-TA。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患儿贫血纠正;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随访患儿无乏力、腹痛、发热等表现,血沉及CRP正常,血管超声好转。结论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c-TA患儿,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早期不易识别,容易漏诊。对以贫血就诊的患儿,常规治疗后未改善者应注意c-TA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与膀胱脱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后复查的166例膀胱脱垂致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95例膀胱脱垂临床分度Ⅰ~Ⅱ度者纳入轻中度脱垂组,71例膀胱脱垂临床分度Ⅲ度者纳入重度脱垂组。比较两组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漏尿量;分析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与膀胱脱垂临床分度、漏尿量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对膀胱脱垂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脱垂组膀胱颈位置低于轻中度脱垂组(P<0.05),重度脱垂组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漏尿量均大于轻中度脱垂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膀胱脱垂临床分度与膀胱颈位置呈负相关(P<0.05),与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漏尿量与膀胱颈位置呈负相关(P<0.05),与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呈正相关(P<0.05)。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诊断膀胱脱垂临床分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83、0.725、0.743;截断值分别为21.65 mm、131.19°、31.46 mm、46.19°;上述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与参考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在女性膀胱脱垂所致SUI诊断中的效能显著,其参数水平与患者膀胱脱垂分度、漏尿情况关系密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3例采用胎儿镜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的MCMA双胎病例,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MCMA双胎通过激光阻断脐血流进行减胎的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情况、手术指征及方式、病情发展及母婴预后。结果本院3例MCMA双胎于孕17~24周进行胎儿镜下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其中2例足月分娩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检索到7篇英文文献,无中文文献,共29例进行胎儿镜激光处理脐带的MCMA双胎病例,加上本文报道的3例,共3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7例(21.9%),胎儿发育异常15例(46.9%),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7例(21.9%),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3.1%),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1例(3.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例(3.1%)。手术孕周14+1~27+3周,无手术相关的母体并发症发生。除外未松解脐带的2例和1例胎儿畸形引产外,余29例均活产。活产儿分娩孕周为24+3~40周,出生体重800~3 800 g。随访时间1月龄~9岁,新生儿死亡4例(原因不详),产前即发现多发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肛门闭锁、副耳),余24例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结论对于伴有脐带缠绕等需要减胎的MCMA双胎,采用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缠绕的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部分卟啉病患者可伴发有糖尿病,故卟啉病一直被列为特殊类型糖尿病之中。AIP可能通过血红素缺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物-1α(PGC-1α)的表达增强、炎性作用、抵抗素的升高、线粒体损伤等多方面机制影响血糖水平。糖代谢也可对卟啉代谢产生影响。禁食可导致AIP的急性发作,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高糖饮食对卟啉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葡萄糖在急性肝卟啉病发作时的有益作用可能得益于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卟啉代谢与糖代谢之间存在着联系,但仍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城市地区婴幼儿家长的卡瑞坦尼育儿信心量表(KPCS)中文版得分常模。方法于2017年8—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4个省的15个城市(北京、连云港、杭州、成都、西安、广州、长沙、济南、贵阳、宁波、大连、秦皇岛、马鞍山、重庆、武汉)抽取2 216名儿童(<36月龄)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和KPCS(中文版)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家长育儿信心等信息,建立百分位常模,并以P3、P10和P25分别作为育儿信心不足的程度分级的界定标准。结果2 216名儿童母亲年龄为(30.67±4.29)岁,父亲的年龄为(32.50±4.99)岁。家中婴幼儿为6~12、12~23、24~35月龄组分别为726(32.76%)、759(34.25%)、731(32.99%)名。我国城市地区婴幼儿家长KPCS(中文版)总分的P50、P25、P10、P3为41、38、33和29分。当婴幼儿家长得分在34~37、30~33、≤29分时,分别被判定轻度、中度、重度育儿信心不足。不同年龄和性别婴幼家长的KPCS(中文版)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53,P=0.171;χ²=1.41,P=0.236)。将各因子得分≤P3划定为界值分数,“养育”“支持”“胜任感”3个因子分别对应的界值分数为13分、9分和5分。结论KPCS(中文版)可用于中国城市地区婴幼儿家长育儿信心水平的评估,可作为科学客观评价家庭养育状况的依据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患者,展开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8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依次对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检查确诊为“金标准”,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在80名病理确诊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患者中,病症类型输卵管异位妊娠24例(30.00%),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4例(17.50%),输卵管积液13例(16.25%),囊腺瘤11例(13.75%),附件炎性包块11例(13.75%),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5.00%),囊腺癌3例(3.75%);经阴道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对应分别为输卵管异位妊娠23例(28.7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3例(16.25%),输卵管积液12例(15.00%),囊腺瘤10例(12.50%),附件炎性包块9例(11.25%),卵巢囊肿蒂扭转3例(3.75%),囊腺癌2例(2.50%);经阴道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0.00%(72/80)。结论: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针对子宫附件囊性占位,可较为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符合率高,方案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