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通过种子制种工艺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其对大豆品种改良和优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不仅揭示了种子制种工艺的关键作用,而且突出了其对大豆生产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利用这一工艺,大豆育种能够实现更高效和更精准的目标,为应对大豆产业中的挑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这项研究不仅对于大豆产业的短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更为大豆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伽玛刀再次治疗首次治疗无效或复发的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采用伽玛刀治疗823例原发性药物难治性TN患者,其中16例(1.9%)因治疗无效或复发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级标准评估疼痛缓解程度(Ⅰ~Ⅲb级为有效,Ⅳ~Ⅴ级为无效);随访与放射治疗相关的脑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BNI面部麻木评分标准评估面部麻木程度。结果首次治疗后10例患者有效,6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30(1~180)d。首次治疗至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8.4(6~60)个月。再次治疗后,13例有效,3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7(1~180)d。再次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0.5(16~92)个月,有效的13例患者中,2例在治疗后第3、5个月症状完全复发。末次随访治疗有效者11例(11/16),BNI疼痛缓解评级Ⅰ级者7例,Ⅱ级者2例,Ⅲa、Ⅲb级者各1例;5例无效或复发者,BNI评级均为Ⅴ级。首次治疗有效的10例患者中,再次治疗后9例有效;首次治疗无效的6例中,再次治疗后仅2例有效(P=0.035)。2次治疗共12例患者发生了放射相关损伤,其中同侧面部麻木11例,味觉受损2例。治疗后至出现面部麻木的中位时间为2.5(1~18)个月,其中轻度7例,中度4例。再次治疗的中位中心剂量、边缘剂量分别为73.0 Gy、36.5 Gy,与首次治疗的85.0 Gy、42.5 G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采用伽玛刀治疗后复发或无效的TN患者,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大部分患者仍然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相对较轻;其中首次治疗有效者再治疗后疗效可能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伽玛刀再次治疗首次治疗无效或复发的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采用伽玛刀治疗823例原发性药物难治性TN患者,其中16例(1.9%)因治疗无效或复发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级标准评估疼痛缓解程度(Ⅰ~Ⅲb级为有效,Ⅳ~Ⅴ级为无效);随访与放射治疗相关的脑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BNI面部麻木评分标准评估面部麻木程度。结果首次治疗后10例患者有效,6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30(1~180)d。首次治疗至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8.4(6~60)个月。再次治疗后,13例有效,3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7(1~180)d。再次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0.5(16~92)个月,有效的13例患者中,2例在治疗后第3、5个月症状完全复发。末次随访治疗有效者11例(11/16),BNI疼痛缓解评级Ⅰ级者7例,Ⅱ级者2例,Ⅲa、Ⅲb级者各1例;5例无效或复发者,BNI评级均为Ⅴ级。首次治疗有效的10例患者中,再次治疗后9例有效;首次治疗无效的6例中,再次治疗后仅2例有效(P=0.035)。2次治疗共12例患者发生了放射相关损伤,其中同侧面部麻木11例,味觉受损2例。治疗后至出现面部麻木的中位时间为2.5(1~18)个月,其中轻度7例,中度4例。再次治疗的中位中心剂量、边缘剂量分别为73.0 Gy、36.5 Gy,与首次治疗的85.0 Gy、42.5 G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采用伽玛刀治疗后复发或无效的TN患者,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大部分患者仍然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相对较轻;其中首次治疗有效者再治疗后疗效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