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家园沟通为背景,以“共”理论为视角,探究幼儿教师共能力发展策略:目标一致策略,发现优点策略,及时询问策略,搭建信息平台策略。

  • 标签: 家园沟通 幼师 共情 策略
  • 简介:“感人心者,莫乎于”。在学校教育中,“”字是涵养与滋润教学关系的“灵丹妙药”。有了“情感”的渗透和融入,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和个性魅力,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有利于增进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形成教学双方的“合力”现象,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果。

  • 标签: 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 吸引力
  • 简介:摘要:初中英语教育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教育要考虑英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尊重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初中英语教育实践虽然正逐步贯彻“人本教学理念”,但具体的教学策略仍深受传统英语教育理念的影响,限制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本文通过指出当前英语教育存在的显著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探索,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在教学中尽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 标签: 人本理念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医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两年内(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中医志护理。2组护理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SCL-90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各项评分较前升高,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SCL-90量表各项评分较前下降,研究组护理后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效能的临床影响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免疫系统功能。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中医情志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医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两年内(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中医志护理。2组护理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SCL-90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各项评分较前升高,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SCL-90量表各项评分较前下降,研究组护理后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效能的临床影响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免疫系统功能。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中医情志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遵医嘱定时定量使用药物。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及一般工娱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的康复治疗模式。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治疗后,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50.14±10.34)分、(41.18±7.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5.68±3.75)分、(64.91±2.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2.14,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25/25),高于对照组的92%(23/25)(χ2=5.26,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中医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疗法 精神治疗 运动疗法 医院,康复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步照射法对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疼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皮肤科行ALA-PDT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照射,光输出强度65 mW/cm2、20 min;观察组给予起始光输出强度40 mW/cm2、8 min,照射至20 J/cm2,继以光输出强度65 mW/cm2、15 min,使光照总能量达78 J/cm2,根据患者反应适当调整光照强度,每2周照射1次,连续3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出现疼痛时间和照开始后5、10、15、20、25、30、50 min时的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记录其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开始时间为(10.40 ± 1.13)min,对照组为(3.95 ± 0.7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919,P <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均随着照时间点的变化出现显著波动(F = 323.631,P < 0.01),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的波动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9.338,P < 0.01),时间点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 = 24.059,P < 0.01)。在照开始后第5、10、15分钟时,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14、28.407、28.286,均P < 0.05);在照开始后第20分钟时,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505,P > 0.05);在照开始后第25分钟(观察组照结束2 min、对照组照结束5 min)、30 min、50 min(冷敷结束时)时两组的疼痛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06、1.038、0.344,均P > 0.05)。两组光照结束时(观察组照开始后第23分钟,对照组光照开始后第20分钟)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68,P = 0.149)。3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77,P = 0.706)。两组患者水疱、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瘙痒、反应性痤疮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步照射法能有效控制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过程中的相关疼痛,特别在治疗初始阶段,使患者可以顺利完成3次ALA-PDT治疗,并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寻常痤疮 光化学疗法 氨基酮戊酸 疼痛管理 二步照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