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崭新的阶段,其中各个制造工业开始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所以将使我们在制造过程中的车间提出更加智能化的要求,以此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提升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因此,当下我国要顺应国际发展的新局势,同时根据自身制造业的发展特点提出能够适应我国智能化工厂发展的原理及要求,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体系和架构,使我们的制造业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就智能制造车间生产过程进行专题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T1DM)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血糖管理指标(GMI)之间的关系以及血糖变异性(GV)对其关系的影响。方法动态血糖监测(CGM)数据来自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一项在成年T1DM患者(≥18岁)中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入组了83例T1DM患者,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72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例)。使用回顾性CGM系统在基线(0~2周)、3个月(12~14周)和6个月(24~26周)随访时获得了患者连续2周的CGM数据,计算TIR、GMI及GV[包括变异系数(CV)、标准差(SD)]等CGM参数。根据CV的达标情况(<36%)和分布范围进行分组,探讨TIR和GMI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相同GMI值所对应的TIR预测值。结果共收集CGM数据集233个,其中83个来自基线、80个来自3个月随访以及70个来自6个月随访。基线时患者年龄及病程[M(Q1,Q3)]分别为30.69(25.22,38.43)岁、10.05(4.46,13.92)年,男性27例。CGM平均佩戴时长及有效佩戴时间百分比[M(Q1,Q3)]分别为13.92(3.02,14.00)d、91.61%(84.96%,95.94%),TIR、GMI以及CV分别为60.34%±13.03%、7.14%±0.61%和41.01%±7.64%。TIR与GMI呈高度逆线性相关(r=-0.822,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V达标时(<36%),通过给定GMI计算的TIR预测值比CV不达标时高8.352%。在CV的四分位分组中,当GMI值为7%时,CV越大,TIR预测值越小,分别为69.98%(CV≤35.91%)、64.57%(35.91%<CV≤40.08%)、60.96%(40.08%<CV≤45.86%)以及56.44%(CV>45.86%)。结论T1DM患者TIR和GMI呈高度逆线性相关,且CV影响两者的关系。
简介:摘要:煤矿智能化是新时代煤矿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的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互联网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提供便利,尤其是对于传统的第一产业煤炭产业来说,引进智能化、信息化迫在眉睫。而且通过实际可以断定智能化、信息化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行业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想要保障我国煤炭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煤炭行业就要将煤炭生产方式以及发展规模,进行系统化分析,找出其客观风险,之后不断发展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让煤炭开发的安全体系,能够得到智能化的保障。本文主要探索煤炭智能化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技术,以技术为标准,从而分析软件系统开发的案例,为我国煤炭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相关策略,希望对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东省成人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饮食及血糖管理状况,评价结构化教育对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自我血糖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从参与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登记的成人T1DM患者中,纳入120例截至2019年12月已完整连续随访满5年的患者进行调查。对纳入患者进行最近3个月的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FFQ数据以获得患者饮食情况,并和《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推荐量进行比较,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血糖控制水平。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各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合格问卷114份,合格应答率为95%(114/120)。每日碳水化合物仅43.9%(50/114)的患者达到了指南推荐的水平,50.9%(58/114)的患者过量摄入脂肪,52.6%(60/114)的患者过量摄入蛋白质。患者膳食纤维的的摄入量为11.33(7.23,15.22)g,远远低于25~30 g的推荐量,达到指南推荐摄入量的患者仅有7.9%(9/114);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量均明显低于推荐水平,达到推荐水平的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下。与GTT登记时结果相比,随访满5年的HbA1c值[分别为(8.87±2.33)%和(7.12±1.06)%]、血糖过高患者比例[分别为32.40%(36/111)和2.63%(3/114)]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达标率[分别为23.42%(26/111)和51.75%(59/114)]、坚持每日自我血糖监测≥4次[分别为27.03%(30/111)和65.80%(75/114)]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前广东省成人T1DM患者饮食质量低。低脂、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应该作为T1DM患者健康饮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T1DM自我管理教育体系的结构化教育可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1型糖尿病(T1DM)患者孕前管理(PCC)现状与需求。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T1DM管理应用软件“糖糖圈®”形成的患者社区中招募14岁及以上的T1DM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PCC现状与需求等资料。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共收到来自全国28省市有效问卷386份。72.8%(281/386)患者年龄在21~35岁,25.4%(98/386)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5%,有妊娠经历的患者中48.8%(62/127)曾有过不良妊娠结局。仅12.4%(48/386)患者比较了解妊娠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与患者学历呈正相关(rs=0.162,P<0.01)。72.6%(280/386)患者表示实际就诊中和医生沟通时间不足10 min,明显低于理想沟通时间(Z=-14.109,P<0.01)。86.0%(332/386)患者因T1DM影响异性交往及结婚生育。结论我国T1DM女性患者PCC的健康需求亟待解决。加强对T1DM患者的专业支持及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提高T1DM患者PCC参与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起病年龄对成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数据库中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组的成年T1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病程超过1年,入组时年龄≥18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采用成人T1DM胰岛素抵抗估算模型计算葡萄糖处置率(eGDR)作为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评价指标,分析起病年龄与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剔除糖尿病病程影响后,分析起病年龄与HbA1c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1)共入选872例T1DM患者,其中508例(58.3%)为女性;受访时平均年龄(33±11)岁,平均起病年龄(27±12)岁,平均病程(8±6)年。(2)总体人群代谢控制情况:平均HbA1c(8.9±2.6)%,达标率(HbA1c<7%)23.8%(208例);平均BMI为(20.8±2.8)kg/m2,体重达标率(BMI 18.5~23.9 kg/m2)89.7%(782例);26.3%(61例)患者血脂紊乱(甘油三酯≥1.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平均血压(116±15)/(73±9)mmHg(1 mm Hg=0.133 kPa),达标率(<130/85 mmHg)88.4%(691例);血糖、体重、血压和血脂四项均达标的比例仅26例(3.0%)。平均eGDR为8.84(6.84,10.79)mg·kg-1·min-1。(3)与成年人起病组相比,儿童及青少年期起病的成年T1DM患者平均HbA1c更高(F=4.863,P<0.05),胰岛素抵抗更严重(F=3.177,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儿童期起病的成年T1DM患者HbA1c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更低(F=2.943、3.404,均P<0.05)。结论中国广东省成人T1DM患者中,起病年龄越早,代谢紊乱越明显,胰岛素抵抗越严重,需根据患者起病年龄的不同而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