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路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为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采用PETD治疗LDH患者(L5~S1),共102例。对于高髂嵴患者采用"横突定位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PETD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7.6±21.0)min,术中透视(29.1±11.7)次,术后卧床时间(4.6±1.1)h,住院时间(3.6±0.5)d。术后1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和术后3个月ODI评分均较术前减少(均P<0.01)。疗效评价:优89例(87.3%),良8例(7.8%),中4例(3.9%),差1例(1.0%)。结论PETD为治疗L5~S1 LD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高髂嵴、横突肥大的患者,横突定位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成型方法。

  • 标签: 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髂嵴 椎间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P<0.001]。末次随访时,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2增至(132±24)mm2(P<0.01),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P<0.05),CSA由术前的(95±25)mm2增至(155±36)mm2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融合器沉降。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邻椎病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无内固定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P<0.001]。末次随访时,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2增至(132±24)mm2(P<0.01),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P<0.05),CSA由术前的(95±25)mm2增至(155±36)mm2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融合器沉降。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邻椎病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无内固定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术后颈托佩戴的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行1~2节段ACDF的97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术后实际颈托佩戴时间分为1~4周组(39例)、5~8周组(22例)、9~12周组(36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轴性症状评分(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及术后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佩戴1~4周组和5~8周组患者的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9~12周组的术后AS评分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的NDI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5~8周组NDI改善效果优于1~4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1~2节段ACDF患者的轴性症状发生率随着颈托佩戴时间的增长有所增加,颈托佩戴时间为5~8周颈椎康复效果最佳,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最低,且未显著增加患者轴性症状。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颈椎病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 颈托 颈椎轴性症状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和Magendie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及覆盖Magendie44例(88%),两侧扁桃体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11例(22%), Magendie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和Magendie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及覆盖Magendie44例(88%),两侧扁桃体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11例(22%), Magendie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以复位的寰枢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寰枢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50例,年龄(41.8±12.9)岁。用一期后路撑开、融合器置入的方式治疗绝大部分(n=80)难以复位的寰枢脱位,少数病例(n=2)行腹侧减压。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共80例(97.6%)进行了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其中4例伴有侧方关节骨性融合,以骨凿切断;2例(2.4%)寰齿关节骨性融合的患者进行了口齿状突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6±7.3)个月。术后CT随访发现60例患者(75.0%)寰齿间距(ADI)恢复正常。患者术后ADI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4)mm比(5.0±1.5)mm,P<0.05];术后齿状突距离钱氏线的垂直距离较术前下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3.8)mm比(10.2±5.2)mm,P<0.05];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1.5比11.2±1.7,P<0.05)。75例(93.8%)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即形成寰枢关节间骨性融合。结论难复性寰枢脱位绝大部分可通过后路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手术达到良好的复位。

  • 标签: 寰枢关节 寰枢椎脱位 手术策略 复位 减压
  • 简介:摘要在寰枢脱位的治疗中,可复性评价曾是其分型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寰枢后路手术技术的发展,寰枢脱位的治疗范式正由前后联合入路逐渐向单纯后路复位转变。通过后路关节间松解、撑开,可使一部分在传统理念上不可复的寰枢脱位变为可复,加之随着基于后路复位手术新分型的提出,寰枢脱位术前可复性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也应该重新被审视。笔者依据本中心在寰枢脱位领域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就目前该疾病手术治疗中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同行参考和批评指正。

  • 标签: 寰枢关节 寰枢椎脱位 可复性 术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寰枢关节间撑开融合技术治疗后颅窝减压术后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寰枢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3例颅底凹陷寰枢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3例,女性10例,年龄(42.6±9.5)岁(范围:30~63岁)。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寰枕融合,并曾行后颅窝减压术。本次手术采用后入路,撑开寰枢关节并松解前方软组织,选取高度适宜的融合器植入侧方关节,并通过悬臂技术进行复位和融合。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记录影像学指标包括寰齿间距、齿状突尖距钱氏线的距离、斜坡枢角及脊髓空洞长度等;记录患者骨性融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前后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87.7±47.4)min(范围:116~261 min);共植入枕髁螺钉20枚,植入枢椎弓根螺钉26枚,植入枕骨板3片。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1周CT检查结果提示,1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复位,1例患者接近完全复位。寰齿间距由术前的(4.3±1.1)mm减小至术后的(1.8±0.8)mm,齿状突尖距钱氏线的距离由术前的(11.7±5.0)mm减小至术后的(6.4±2.8)mm,斜坡枢角由术前的(142.4±7.9)°降至术后的(133.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例患者术前合并脊髓空洞,术后1周出现脊髓空洞缩小。8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骨性融合,其余5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骨性融合。术后1年患者的JOA评分由术前的(12.8±2.3)分升至(14.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6,P<0.01)。无植入物失败、融合器沉降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颅底凹陷寰枢脱位行后颅窝减压术后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应用后路寰枢关节间撑开融合技术能够实现满意复位并有效缓解症状。

  • 标签: 寰枢关节 脱位 颅底凹陷 翻修手术 后入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