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伴随着电力营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智能仪表被广泛应用,改变了电力市场的营销模式。为确保电能表的正常应用,工作人员应密切注意电能表充电和电源连接技术,特别注意非法电力盗窃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营销大数据在防盗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经不同灭活和储存处理后,SARS-CoV-2总抗体稳定性的变化,从而论证以56 ℃,60 min加热作为患者血液标本安全有效的灭活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4日至2020年3月3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患者,另外选取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已排除患有COVID-19可能的33例住院患者。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的肘静脉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血液,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56 ℃,30 min灭活前后和60 min灭活前后血浆SARS-CoV-2总抗体水平,并在指定时间点检测SARS-CoV-2总抗体,进一步比较不同灭活处理方式及不同储存时间对SARS-CoV-2总抗体的影响。结果56 ℃,30 min灭活前后和60 min灭活前后,血浆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一致率分别为96.15%和100%,灭活前后总抗体样本临界指数(cut-off index,COI)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5(95% CI:0.9920~0.9984,P<0.05)和0.9981(95% CI:0.9962~0.9990,P<0.05)。血浆样本经先离心再灭活处理与先灭活再离心处理,SARS-CoV-2总抗体阳性结果一致率为100%,两组总抗体COI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5(95% CI:0.9950~0.9999,P<0.05)。未灭活样本4 ℃储存30 d;56 ℃,30 min或60 min灭活样本4 ℃储存10 d,SARS-CoV-2总抗体COI值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56 ℃,30 min或60 min灭活处理血浆样本及灭活后4 ℃储存10 d,未灭活4 ℃储存30 d均不会对SARS-CoV-2总抗体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龄≤34周早产儿生后1周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生理性波动规律及其对早发型脓毒症(early-onset sepsis,EO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早产儿生后均进行PCT动态监测,根据是否发生EOS分为EOS组和非EOS组(无感染)。非EOS组早产儿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围产期因素对PCT的影响,构建PCT日龄百分位参考曲线;并进一步按照胎龄分为<30周、30~31周、32~34周3个亚组进行PCT分层比较。EOS组早产儿应用贝叶斯定理计算PCT第95百分位数诊断EO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胎龄≤34周早产儿216例,其中EOS组54例(25.0%),非EOS组162例(75.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4周早产儿PCT水平与检测日龄及胎龄相关,PCT在生后第1天达峰值(中位数5.38 ng/ml)后逐渐下降,至第4天降至儿童正常值(中位数0.44 ng/ml);胎龄<30周组生后5 d内PCT水平(0~5 d中位数分别为0.35、6.98、5.64、2.74、0.87、0.50 ng/ml)明显高于胎龄30~31周组(0~5 d中位数分别为0.25、4.21、2.98、0.88、0.38、0.36 ng/ml)和胎龄32~34周组(0~5 d中位数分别为0.19、2.67、2.42、0.87、0.37、0.18 ng/ml),生后6 d降至正常范围(中位数0.33 ng/ml)。日龄百分位曲线显示,生后1~3 d PCT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25.00、10.00、6.01 ng/ml,诊断EOS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第2天PCT为10.00 ng/ml的诊断价值最高(特异度99.1%、阳性预测值94.7%、敏感度33.3%、阴性预测值75.0%)。结论胎龄≤34周早产儿生后PCT水平的生理性波动受胎龄、日龄影响,其中胎龄<30周早产儿生后5 d内PCT水平明显高于30~34周早产儿;生后第2天PCT界值为10.00 ng/ml诊断EOS的价值最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的特征,评估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45岁门诊长期随诊患者,利用门诊电子病历及年度查体报告收集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通过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其DDIs的发生频次及等级,进行归纳、排序,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 340例患者,其中930例(69.40%)使用5种及5种以上的药物,660例(49.25%)使用≥10种的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共病数量是过度多重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药品共计120种,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C+D+X级)频次为857例次,平均总检出频次为0.8次/人。其中,X级别的DDIs以神经系统用药占比最高。结论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现象非常突出,DDIs的潜在风险普遍存在,对于有神经系统用药者要尤其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