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底功能障碍在产后妇女中康复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住院分娩的100名孕妇,在2021年6月-2022年2月之间,根据病人的随机性方式将其分成了二组,以观察组50名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措施的病人,以及对照组50名进行产后底恢复养护措施的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两组病人的最终护理结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肌肉纤维肌力、阴道压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介入中,两组的筋肉纤维肌力和阴道内压无显著性的差别(P>0.05);而观察组则发现有13.33%的底机能失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对所有产后的妇女进行底康复护理,可有效防止其发生,增加底组织的压力及肌肉纤维的强度,因此,对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防产妇盆底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底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对脏器脱垂患者膈裂孔的显像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3月本院确诊的78例脏器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同期行正常阴道三维体检健康女性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底超声获取两组在Valsalva试验下膈裂孔面积,膈裂孔扩张分为轻度扩张(25~29cm2)、中度扩张(30~34.9cm2)、重度扩张(>35cm2)。将底超声结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在收缩状态下膈裂孔闭合完整性、断裂情况,分析膈裂孔面积与病例组生育、子宫切除手术及方式关系。结果:病例组78例中膈裂孔轻度扩张38例(48.7%)、中度扩张25例(32.1%)、重度扩张15例(19.2%),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肛提肌断裂发生(43.6%)多于对照组(4.0%)(P<0.05)。病例组中膈裂孔面积子宫全切除者大于未切除者,已生育者大于未生育者,膈裂孔面积随着生育次数增加而增大(均P<0.05)。结论:底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能有效观察膈裂孔、肛提肌断裂情况,子宫全切术、生育次数较多患者膈裂孔面积扩张较明显。

  • 标签: 脏器脱垂 盆膈裂孔 盆底超声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底四维超声动态成像对初产妇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进行分级和分型,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70例患有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膀胱膨出)的高危初产妇,分为经阴道分娩组(135)与剖宫产组(135),分别从正中矢状面及三维重建面在静息、屏气向下用力动作(Valaslva)及缩肛状态下观察膀胱尿道及膈裂孔的超声成像变化,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旋转角的相关参数,并对其进行膀胱膨出Green分型。结果:静息状态下不同分娩方式膀胱膨出对应的膀胱颈距离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无统计学差异;Valsalva状态下两组对应的BSD、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和尿道旋转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分娩组膀胱膨出Green分型Ⅱ型及Ⅲ型的发生率较剖宫产组高Ⅰ型较剖宫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底四维超声动态成像能清晰显示初产妇的前盆腔情况,有助于了解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生产后膀胱膨出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初产妇底功能障碍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四维超声 盆底 初产妇 膀胱膨出
  • 简介:摘要孕期与产后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近年备受关注,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大便失禁(FI)、性功能障碍(SD)与慢性盆腔疼痛等。妊娠和分娩是导致PFD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育龄期女性妊娠、分娩次数增加,产后以底功能障碍为主的多种问题日益突显,就诊需求增加。PFDD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笔者拟就妊娠与分娩对女性底功能的影响,上述5种孕期与产后不同类型PFDD,以及该病预防策略、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剖宫产术 阴道分娩 盆底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训练 经皮神经电刺激 生物反馈 外科手术 女(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