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骨转换指标骨钙素水平对男性糖尿病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370例男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血清骨钙素三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T1组(骨钙素<9.2 ng/mL,123例)、T2组(骨钙素9.2~13 ng/mL,122例)、T3组(骨钙素≥13 ng/mL,125例),比较3组间DSPN所占比例,多元logistic回归计算不同组DSPN的发生风险。结果血清骨钙素T1、T2、T3组合并DSPN者分别为50例(40.7%)、29例(23.8%)、49例(39.2%),骨钙素T2组DSPN合并率显著低于T1和T3组;在调整了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糖尿病合并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交联肽(CTXβ)、血25-羟维生素D(25-OHD)、骨密度、治疗药物等多项混杂因素后,相对于骨钙素T2组,T1、T3组DSPN风险分别增加133.9%(OR=2.339, 95%CI 1.097~4.988, P=0.028)和134.2%(OR=2.342, 95%CI 1.040~5.275, P=0.039)。结论男性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骨钙素水平和DSPN相关,中等程度的骨转换水平(例如血清骨钙素水平维持在9.2~13 ng/mL)可能对DSPN有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类型、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护理次数、封管法、是否严格执行手卫生、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透析时间、免疫抑制剂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F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和区分度。结果90例CRF血液透析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了CRBSI,发生率为17.78%(16/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类型、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护理次数、是否严格执行手卫生、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是CRF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静脉、临时导管、导管留置时间>2周、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30 g/L是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L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优度好(χ2=7.978,P=0.43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AUC为0.889,最佳截断值为0.732,灵敏度为81.30%,特异性为91.90%。结论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预警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对CRBSI的发生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并制订应对方案,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6月-2021年6月,纳入7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n=35),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35),对比在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结果:心功能指标比较,指标值(LVEF、FS)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指标值(LVDd)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绕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提升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性激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Graves病患者152例,测量身高、体重,检测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白蛋白、HbA1C、肝功能等指标。分析SHBG水平与临床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Graves病患者糖化白蛋白与SHBG呈负相关(β=-0.308, P<0.01),但校正了甲状腺激素后糖化白蛋白与SHBG无相关性。男性患者SHBG水平显著低于女性患者(P<0.01)。男性患者SHBG水平与促黄体生成素(r=0.465, P<0.01)、雌二醇(r=0.629, P<0.01)、睾酮(r=0.786, P<0.01)呈正相关。女性患者SHBG水平也与睾酮(r=0.191, P<0.05)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性患者SHBG水平与雌二醇(β=0.329, P<0.01)独立正相关。结论SHBG与Graves病的关系可部分解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性功能障碍及不孕不育的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四川省绵阳江油疾控中心发现某小学南校区一起18例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展开流行病学分析,探究疫情发生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疫情控制。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定义,查看2017年4月17日—5月17日期间学校的缺课记录,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搜索,针对本校区出现病例展开个案调查,针对疫情展开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该校南校区有学生1500名,2017年4月17日—5月16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18例,患病率1.20%,本次患病男生11例,女生7例;病例集中在三(1)班、三(5)班、六(4)班,疫情持续30d。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同班、同餐。结论对于学校应严格落实好晨检制度,对于早期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应及早进行上报并做好消毒隔离干预,防止疫情的传播;加大腮腺炎类疫苗的接种率,建立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屏障,在疫情暴发期做好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15只C57BL/6 J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5 Gy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和乳铁蛋白联合15 Gy照射组(联合组),每组5只。联合组全程饮用10 mg/ml乳铁蛋白水溶液,3 d后单纯照射组和联合组给予单次15 Gy X射线全胸照射。于照后14 d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病理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IL-6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MyD88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照射组小鼠肺重明显增加(t=3.20,P<0.05)、肺充血水肿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促炎因子TNF-α健康对照组为(291.80±5.49)pg/ml,单纯照射组为(332.25±22.18)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GB1和NF-κB阳性明显增多。肺组织中HMGB1、TLR4、MyD88及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78、3.77、6.14,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乳铁蛋白干预能显著降低受照小鼠肺重(t=2.18,P<0.05)、HMGB1、TNF-α和IL-1β水平(t=4.67、2.97、3.49,P<0.05)。联合组肺组织中HMGB1和NF-κB表达阳性细胞数减少,并下调HMGB1、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9.80、3.07、5.56,P<0.05)。结论乳铁蛋白能够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相关的HMGB1/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IFX)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F-κB/iNO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及TBI+IFX组,每组24只;后2组小鼠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建立TBI模型,TBI+IFX组在造模后30 min经腹腔注射IFX(溶于生理盐水中,浓度为2.5 mg/mL,剂量为10 μg/g),1次/d,共给药3 d。sham组和TBI组分别于相同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天应用Garci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在造模后第3天采用伊文思蓝染色及干湿重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尼氏染色、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损伤神经元及凋亡神经元比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神经元中caspase-3、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分子-1(Iba-1)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干扰素(IFN)-γ]和自由基[氧自由基(ROS)、氮自由基(RNS)]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NF-κB、iNOS的表达。结果(1)造模后第1、3、7天,3组小鼠Garci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组小鼠比较,TBI+IFX组小鼠造模后第3、7天Garci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后第3天,与TBI组比较,TBI+IFX组小鼠的伊文思蓝渗出量[(18.45±1.32) μg/g vs. (16.38±1.25) μg/g]及脑组织含水量[(81.56±0.96)% vs. (79.97±0.79)%]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天,与TBI组比较,TBI+IFX组小鼠中损伤神经元比例[(79.50±5.85)% vs. (68.81±7.47)%]、凋亡神经元比例[(41.93±7.49)% vs. (30.59±8.60)%]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造模后第3天,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TBI+IFX组小鼠神经元中caspase-3相对表达量(1.11±0.23 vs. 0.76±0.16)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及ELISA法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TBI+IFX组小鼠损伤侧脑组织的Iba-1染色评分、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FN-γ)和自由基(ROS和RNS)的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TBI+IFX组小鼠NF-κB p65、iNOS和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表达明显减少,NF-κB核转位也受到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X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下游的NF-κB/iNOS通路激活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宣肺健脾汤配合穴位贴敷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宣肺健脾汤+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比两种患者治疗前后的气血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比对照组低,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宣肺健脾汤,配合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值得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患有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期间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对所有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护理前后的对比;患者在护理前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有显著效果,对减轻老年患者的疼痛和对不良心理情绪的缓解改善效果明显,同时患者还能对护理满意度有很大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每组48例。单一用药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窦性心律维持率、血清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89.58%,43/48)高于单一用药组(70.83%,34/48),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房颤发作频率少于单一用药组,房颤持续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LVEDD、LVESD、LAD低于单一用药组,LVEF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窦性心律维持率(79.19%,38/48)高于单一用药组(54.17%,26/48),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CRP、NT-proBNP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用药组复发率(13.04%,6/46)低于单一用药组(33.33%,15/45),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CRP、NT-proBNP表达,改善心功能,减轻房颤症状,用药安全性良好,并可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 目的 探寻在儿童感冒后咳嗽中使用小儿咳嗽糖浆与氨溴特罗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在本院2022.01-2023.01选择60例普通感冒后咳嗽的幼儿患者作为本次的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幼儿患者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实验组的幼儿患者使用小儿咳嗽糖浆+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比两组幼儿患者治疗前后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前两组幼儿患者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幼儿患者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较于治疗前均有降低,但实验组幼儿患者较对照组幼儿患者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幼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患者(P<0.05)。 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单独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后的咳嗽,但效果一般,加入小儿咳嗽糖浆后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可加入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于新冠状肺炎疫情下感染科隔离门诊护士的心理健康,负面情绪与应对方式现状研究及相关性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6月,以目的抽样原则,抽取本院感染科新冠状肺炎疫情隔离门诊护士20人展开调查,采用健康问卷,焦虑-抑郁-应激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以横断面调查形式,针对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负面情绪与应对方式展开探讨。结果:在被调查的20名感染科新冠状肺炎疫情隔离门诊护士中,心理健康状况平均得分为(18.31±4.41)分,存在抑郁情况5人(25.00%),存在焦虑状况11人(55.00%),存在压力状态4人(20.00%);在被调查的50名感染科新冠状肺炎疫情隔离门诊护士中,积极应对评分(35.28±5.13)分,消极应对评分(23.41±3.49)分,(p<0.05)。结论:在新冠状肺炎疫情背景下,隔离门诊护士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心理健康,负面情绪问题,而其能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进行适应,降低对工作的影响,避免对自身及患者产生安全隐患。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4 h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探究短期1.5 mg度拉糖肽周制剂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及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设计,共纳入149例T2DM患者,受试患者均接受度拉糖肽周制剂1.5 mg治疗2~4周,同时使用瞬感CGM设备监测患者动态血糖水平。研究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平均血糖(MDG)、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血糖时间(TAR)及低血糖时间(TBR),次要指标包括合并药物剂量变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血压变化情况。使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型(MEM)或配对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治疗后每周的主要指标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1.5 mg度拉糖肽治疗4周后,受试患者的MDG水平和MAGE分别降低(0.76±0.31)和(0.50±0.13)mmol/L(均P<0.05)。治疗2周后患者每日TIR由治疗后首周内的73.91%(IQR为25.20%)升高至77.49%(IQR为24.89%),中位差异为3.58%(P<0.01),TAR(>10.0 mmol/L)则由首周内的2.95%(IQR为10.76%)降低至1.94%(IQR为7.24%),中位差异为1.01%(P<0.001),而TB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患者的收缩压较基线降低(5.2±1.5)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14例患者报告了可能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事件。结论在T2DM患者人群中,使用1.5 mg度拉糖肽周制剂治疗2~4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改善短期血糖控制指标并降低血压,同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