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熏洗干预乳腺癌术后病人上肢淋巴水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间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人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药熏洗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水肿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水肿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干预乳腺癌术后病人上肢淋巴水肿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熏洗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纳米二氧化硅(SiNPs)作为纳米二氧化硅外观为白色无定形粉末,粒子尺寸在1~100nm之间,比表面积大且化学性质稳定,作为纳米技术消费产品中最常用的五种纳米材料之一,接触纳米SiO2的机会不断增加,有关暴露于其的健康危害的证据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步被大众所关注。相关工矿职业人群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多种途径摄入体内,一般人群也可通过生物医疗、食品添加等途径将其摄入体内 。SiNPs在体内、外均可诱导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而长期接触SiNPs粉尘后,会引起以肺组织慢性持续性炎症与进行性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肺部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使得呼吸系统成为重要的入侵途径之一。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对于研究细胞功能、机体对疾病的反应和机体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有证据表明,NF-κB参与SiO2诱导的矽肺鼠模型的炎症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且抑制NF-κB后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均有所缓解。因此,从SiNPs毒作用机制和NF-κB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两部分整理相关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二氧化硅 肺毒性 NF-κB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团队干预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病患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中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病例,选取54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实验。探究组行多学科团队干预护理,参照组行基础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可发现探究组的病患相关指标相较于参照组都更大;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探究组的病患生活质量多项评分以及综合评分(88.54±2.34)都高于参照组病患(75.34±1.23)。结论:多学科团队干预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有效提高病患的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此种护理模式效果优异,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干预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3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选符合研究条件的68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观察组患者在开展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比组则开展常规的康复护理,再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血液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PICC置管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和对其护理干预所取得实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之中筛选,根据纳入标准共计10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通过整理研究数据,将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局部渗血等并发症进行比较,通过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综合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更少(P

  • 标签: 乳腺癌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曲池定向在预防甲状腺术后干预体位综合症中产生的作用。方法:从2022年6月到2023年3月这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患者中根据抽选要求选择65例,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曲池定向的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恶心呕吐、头痛、腰背酸痛的例数,并收集两种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整理两组患者数据,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中医曲池定向的护理干预后,发生呕吐、头晕、肢体麻木的例数更少,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曲池定向 甲状腺术后干预体位综合症 效果
  • 简介:摘要中肾样腺癌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中肾样腺癌生长方式的多样性,与许多肿瘤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学重叠,使得其诊断极具挑战性。基于GATA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D10等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减少了此类肿瘤的漏诊和误诊。与中肾腺癌100%具有KRAS突变相似,>80%的中肾样腺癌存在该基因的高频突变。但是与中肾腺癌鲜少出现PIK3CA、PTEN、CTNNB1等基因突变不同,KRAS突变的部分中肾样腺癌同时也可以检测到这些与苗勒源性肿瘤相关的重要分子改变。此外,中肾样腺癌还具有中等水平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有趣的是,中肾样腺癌与苗勒源性病变混合存在的病例中,二者不仅具有相同KRAS/NRAS突变及拷贝数异常,各自还有其独特的分子改变。中肾样腺癌常与苗勒源性病变合并存在,结合分子遗传学改变,佐证了中肾样腺癌的起源可能与苗勒管密切相关。目前,中肾样腺癌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临床仍以经验性手术±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为主,疗效尚不确切。鉴于KRAS基因在中肾样腺癌的高频突变,靶向KRAS通路相关基因及KRAS突变的合成致死搭档的药物开发有望为这类患者的治疗迎来曙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采取的早期功能锻炼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功能锻炼),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取改良根治术后,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高临床价值,效果较佳。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早期功能锻炼 治疗依从性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primary endometr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PESCC)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内膜癌。本文报道1例55岁患者,刮宫标本及经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标本组织学形态均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上皮呈浸润性生长,并见短梭形细胞,胞质丰富、透亮。刮宫标本中未见正常子宫内膜腺体及异常腺性结构;全子宫切除标本中短梭形与鳞状上皮穿插生长,侵犯浅肌层,周围子宫内膜可见慢性子宫内膜炎,局灶符合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免疫表型:明确的鳞状上皮成分及短梭形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5/6、p63、β-catenin、CD10均阳性,CK7、CDX2阴性。患者随访8个月,身体状况良好。PESCC需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除外子宫颈来源的鳞状细胞癌及子宫内膜样癌伴广泛鳞化。该文描述PESCC组织学特点、刮宫及全子宫标本诊断难点、阐述其诊断要点,并复习和总结相关文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具有中肾管特征的增生性病变(PM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确诊的PMF病例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患者,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3岁。中肾管增生5例,中肾腺癌4例,中肾样腺癌7例。5例中肾管增生均位于宫颈侧壁,由简单小管呈弥漫或小叶状成簇生长,无明显的间质反应。4例中肾腺癌主体位于宫颈或阴道壁外侧,由乳头状、筛孔状、实性等多种结构混合,细胞核具有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核特点,有显著的间质反应,其中1例(1/4)宫颈中肾腺癌周围伴局灶细胞非典型性的中肾管增生。5例宫体和2例卵巢的中肾样腺癌与中肾腺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但癌旁均未发现中肾管残件/中肾管增生。此外,4例(4/5)宫体中肾样腺癌由内膜面向肌层浸润,其中1例病变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移行;1例(1/5)宫体中肾样腺癌位于深肌层,周围可见子宫腺肌症病灶;2例卵巢中肾样腺癌均伴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内膜样囊腺瘤,其中1例可见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向异型中肾管样上皮过渡。所有中肾管增生和中肾腺癌病例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GATA3、PAX8、CD10,阴性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尽管中肾样腺癌与中肾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类似,但不同的是,所有7例中肾样腺癌均有TTF1的表达,并与GATA3存在反向染色。结论PMF是一类具有中肾管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的罕见的增生性病变谱系,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依赖于对病变发生的部位、镜下形态、伴随的良性和/或非典型性病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 标签: 肿瘤 子宫 卵巢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普外科主要收治肝脏、血管疾病、胆道疾病的患者,属于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每日接受的患者数量较多,手术量也随之增加,在患者手术后往往会出现术后疼痛,导致无法正常入睡,还会影响到心理状态,不利于后续治疗进行,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规范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机体状态。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 普外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该护理理念在泌尿细节时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中的效果,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调查,选取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为期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泌尿系及时治疗的100例患者,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开展对照实验。结果:通过两组参数的对比,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更优,且两组患者在各项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价值,P

  • 标签: 护理干预 泌尿系结石 康复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尿路结石经内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致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探究此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为本院收治的40例尿路结石经内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的时段为2020.11~2022.3月收治。落实对相关资料的回顾,以护理形式为分组依据,分为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综合护理),针对2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在监测统计中表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路结石 经内镜碎石术 尿源性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使用护理干预以防止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所取得的成效。方法:抽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80例,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40例患者;实验B组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针对性护理,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生成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患者深静脉的血栓生成率为35%,实验B组患者深静脉的血栓生成率为5%。所以实验B组患者术后深静脉出现血栓的概率低于实验A组。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病房管理、沟通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论:在患者进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使用针对性护理,使得术后并发症,即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变低,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崇。

  • 标签: 护理干预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在肾结石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中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治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6例,参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探析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结论: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探析组2.22%低于参照组27.90%(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探析组90.70%高于参照组46.51%(P<0.05)。结论:肾结石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临床应用价值高,既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肾结石 精细化护理 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指点穴对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抽选94例均分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手指点穴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患者水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手指点穴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淋巴水肿,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同时能够提升乳腺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及时防范护理工作中的意外事件,降低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从而强化患者住院化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外科 手指点穴 乳腺改良根治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运用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3例)和观察组(整体护理,43例),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按、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整体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减少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FOXL2、AKT1、DICER1的突变情况及分子病理检测在卵巢粒层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组织学诊断为卵巢成人型粒层细胞瘤21例,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纤维瘤15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8例,卵巢其他类型性索-间质肿瘤4例的患者资料和存档切片。从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扩增FOXL2、AKT1、DICER1,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突变情况。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中FOXL2、AKT1、DICER1突变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7%(18/21)成人型粒层细胞瘤中存在FOXL2突变,与其他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3.0%,3/23;只包括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纤维瘤及支持-间质细胞瘤)相比,FOXL2突变在成人型粒层细胞瘤中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卵泡膜纤维瘤、2例支持-间质细胞瘤及2例两性母细胞瘤中也检测到FOXL2突变。4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中存在DICER1突变,主要见于中-低分化病例中。1例携带DICER1突变的支持-间质细胞瘤中存在FOXL2突变。其他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均未检测到DICER1突变。入组病例中均未检测到AKT1突变。结论FOXL2突变是成人型粒层细胞瘤特异度较高的分子标志物,适用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但因其也可见于其他性索-间质肿瘤中,鉴别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DICER1突变检测有助于卵巢支持-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中观察到DICER1与FOXL2突变共存现象,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粒层细胞瘤 分子诊断技术 FOXL2基因 DICER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