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肿瘤学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国内6家医疗中心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b1、Ⅰb2、Ⅱa1、Ⅱa2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腺鳞癌,有定期随访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包括改良经阴道辅助腹腔镜手术(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手术(完全腹腔镜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5年总生存率(OS)、5年无瘤生存率(DFS)等肿瘤学结局指标。结果共有674例子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改良腹腔镜组377例、完全腹腔镜组297例。(1)两组5年OS 的比较: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6.1%、92.0%,改良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完全腹腔镜组(P=0.010)。进一步对临床分期(包括Ⅰb1、Ⅱa1期)、病理类型(鳞癌、腺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分期:Ⅰb1患者的5年O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8.6%、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a1期患者的5年O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3.6%、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②病理类型: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鳞癌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6.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腺癌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1.0%、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③淋巴结转移: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无淋巴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8.6%、96.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89.3%、80.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6,P=0.093)。(2)两组5年DFS的比较: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DFS分别为94.1%、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进一步对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Ⅰb1期患者的5年DFS,改良腹腔镜组和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7.0%、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Ⅱa1期患者的5年DF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88.2%、7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可影响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学结局,改良经阴道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的5年OS高于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且其中Ⅰb1期患者的5年DFS也高于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提示,基于无瘤原则的改良经阴道腹腔镜手术仍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并发症在临床上发病率与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我院诊治阑尾并发症发病率与发病原因、观察住院天、住院费用;急性阑尾炎并发症行抗感染、穿刺抽脓治疗;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予以综合治疗。结果阑尾炎患者998例中发生阑尾并发症96例(9.62%),其中急性阑尾炎并发症17例(1.70%),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79例(7.92%)。急性阑尾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21天;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2天。无并发症组患者平均住院费3401元;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费6493元;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阑尾并发症发生率高原因与临床医生基本功不牢;与本地文化和经济落后有关;与发病后就诊时间延迟有关。临床外科医生只有练好基本功;患者患病后及时就诊才能减少阑尾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县公共场所用具消毒效果,总结有效的安全监督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县453家等级不同的公共场所用具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单位的用具消毒情况。结果本次调查中抽取了1263份公共场所用具,其中监测合格932份,消毒合格率为73.8%。其中,A级、B级、C级公共场所用具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8.0%、77.6%、60%,三级公共场所用具监测合格率均有显著差异,A级公共场所用具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B级、C级(P<0.05)。本次监测结果分析床单、被套、枕套、毛巾、拖鞋、杯子、剪刀等不同种类用具的消毒合格率相对较差,其中拖鞋的消毒合格率很低,只有56.7%。53家公共场所用具中采用开水烫的方式消毒97户,采用电子消毒柜消毒227户,采用蒸汽消毒52户,采用化学消毒77户,四种用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20.5%、83.3%、93.3%、62.9%。结论目前我县公共场所用具消毒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相关部门应加强公共场所用具的消毒监督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宁夏地区儿童头颅、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水平,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CT辐射剂量优化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实地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市、县、区不同规模医院1~2周内儿童(≤15岁)头颅、胸部CT的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患者有效剂量(E)值;并将CTDIvol、DLP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与其他国家推荐的DRL值进行比较;所有儿童分4个年龄组:<1岁、1~5岁、6~10岁、11~15岁。结果走访调查39家医院,调查CT设备47台,采集头颅断层扫描1 134例,胸部平扫636例。头颅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44.2 mGy、456.2 mGy·cm;1~5岁:57.2 mGy、659.6 mGy·cm;6~10岁:61.1 mGy、668.7 mGy·cm;11~15岁:63.6 mGy、849.3 mGy·cm。胸部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5.0 mGy、89.2 mGy·cm;1~5岁:5.9 mGy、124.8 mGy·cm;6~10岁:6.0 mGy、167.9 mGy·cm;11~15岁:7.1 mGy、235.0 mGy·cm。结论宁夏地区儿童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与其他报道相近,但头颅CT的辐射剂量相对偏高,且各年龄段均存在偏高现象,尤以婴儿患者较著;应加强宁夏地区儿童头颅CT的辐射剂量优化与监管,增强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的剂量控制意识,提高对辐射相关风险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到2012年1月为21例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中转开腹(胃癌)20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55min,住院7-9天1例切口感染,未发生肠粘连、盆腔脓肿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胃穿孔行腹腔镜修补,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者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在基层医院大有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X线胸片特点。方法本组对象共46例,其中23例为我院随机抽取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定为研究组,另选我院其它精神病住院患者2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治疗1年以上胸片,观察肺叶面积及肺部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胸片面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1年后,三组肺部面积相互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入院1年后分别与入院时对比,差异显著,P<0.05,正常组与1年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肺部胸片改变,其中肺下野纹理聚集及双膈顶上升发生率最高,分别为77.78%和74.07%,以上纵隔影增宽发生率最低,为33.33%。结论长期抗精神病药物,对肺部影像严重,可造成肺叶缩小,从而影响患者呼吸功能,需进一步研究发生机制,以有效预防肺叶缩小、呼吸功能障碍发生。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1)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明显增高,其中试验组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案能提高疗效、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TOR抑制剂治疗晚期PECom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2020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治疗的17例PEComa患者信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疗效,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PEComa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最常见发病部位包括盆腔、肺及腹腔,根治术后复发高峰期为术后2年内。局限期PEComa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对于复发病灶局限者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13例晚期恶性PEComa患者接受mTOR抑制剂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6个月(95%CI为4.7~50.5个月)。2例患者分别因肺炎伴呼吸困难及发热终止mTOR抑制剂治疗。结论mTOR抑制剂是治疗晚期恶性PEComa的有效药物,依维莫司相关肺毒性需要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特征,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快速鉴别和诊断。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5日境外输入的80例核酸检测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突变基因检测,同时做全基因组测序验证,并收集其中鉴定为Omicron突变类型的22份样本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结果荧光PCR法检出Omicron变异株的特异度达100%(58/58),阳性预测值达100%(21/21),敏感度为95.5%(21/22),阴性预测值为98.3%(58/59)。测序验证发现Omicron变异株病毒基因组约存在45~5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S基因上约存在25~30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临床资料显示临床分型以轻型(59.1%,13/22)为主,无重型和危重型,临床分型与年龄呈正相关(ρ=0.698,P<0.001),临床分型与基础疾病呈正相关(ρ=0.636,P<0.001)。结论Omicron感染者临床分型以轻型为主,年龄和基础疾病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早期可有AST/ALT升高。通过荧光PCR检测技术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快速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旅游风景区食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方法对1998-2007年本地区2771份抽、送检食品样品进行细菌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食品样品总合格率为85.00%,细菌指标不合格率为15.00%。存在各类食品抽、送检样品间差异大(u=9.803,P<0.01),逐月合格率有明差异(X2=33.81,P<0.01)监督监测机构经常性食品卫生质量管理不规范,同时也存在食源性甩肠道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或流行的可能。分析了食品卫生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提出了保证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结论今后仍需加大开展食品卫生质量的监督监测与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IGO分期早期宫颈癌及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模式的异同,以期基于证据有效进行随访及术后患者的管理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2016年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进行根治性手术和/或辅助治疗后复发转移病例165例。基于FIGO分期分为早期(107例)和局部晚期(58例)宫颈癌2个组,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初次手术组织学类型、病理特征,复发时间及间隔、复发转移类型及部位(盆腔局部受累、远处受累或多部位受累)情况。结果总计1 784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0个月,术后即失访患者65例(失访率3.6%)。复发转移患者共165例(复发率9.2%)。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差异,局部晚期高于早期宫颈癌,P<0.05。但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及脉管癌栓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治疗结束到复发转移中位时间分别为16月和17月。两组间复发时间及复发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盆腔中心复发。结论本研究提示FIGO分期与复发时间及复发部位无显著的关联,早期宫颈癌及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复发模式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年内,需加强随访复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自发性破裂出血的CT影像特征,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PLC自发破裂的81例患者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肿瘤位于肝脏外周而未发生破裂的年龄、性别和巴塞罗那肿瘤分期匹配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瘤体位置、分布、大小、形态等CT影像特征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共纳入81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9例,年龄(53.69±10.34)岁;对照组纳入81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17例,年龄(54.78±9.04)岁。瘤体CT影像特征中肝硬化、瘤体贴近膈肌、跨叶分布、伴有门静脉阻塞、肿瘤最大径>10 cm、侵犯肝包膜(弓弦比>1)、肿瘤外凸≥25%与PLC自发破裂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肝硬化(OR=2.796,95%CI:1.721~10.834)、伴门静脉阻塞(OR=3.586,95%CI:1.272~10.107)及肿瘤外凸≥25%(OR=2.831,95%CI:1.668~22.210)可作为PLC自发性破裂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肿瘤外凸≥25%、肝硬化、伴门静脉栓塞与PLC自发性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PLC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美国和英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对疫苗接种的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在SEIR模型基础上,增加症状前感染者、隔离措施及疫苗接种等要素,建立SVEPIUHDR模型。利用公开发布的数据建模,分别将美国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1月31日和英国2020年11月23日至2021年1月31日的数据进行拟合,2021年2月1日至4月1日的疫情数据评估预测效果,使用R 4.0.3软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在疫苗不同接种率下每日新增病例数的变化。结果SVEPIUHDR模型对美国和英国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拟合及预测平均偏差均<5%。按计划接种疫苗后,预计美国2021年4月COVID-19累计确诊人数达31 864 970人,若未接种疫苗,累积确诊人数达35 317 082人,相差345余万人。英国按计划接种疫苗后预计4月初累积确诊人数达4 195 538人,若未接种疫苗情况下累积确诊人数达4 268 786人,相差7万余人。结论SVEPIUHDR模型对美、英两国COVID-19疫情的预测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