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患者在其社会、文化、经历等的背景下,对性健康教育的客观需求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广州市某医院住院的15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翻译的中文版《男性性健康问卷(MSHQ)》、中文版《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自行设计的《性需求调查表》(男性和女性)对患者进行性功能、性健康情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男性脊髓损伤患者性健康得分为(15.52±13.08)分,女性脊髓损伤患者性健康得分为15.0(9.5,58.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勃起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均是男性脊髓损伤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本组研究患者年龄均在21~62岁,处于中青年,对性需求大,但对性生活认知欠佳,医护人员应关注和加强脊髓损伤患者的性健康教育,重视和了解其社会文化认知情况和羞耻感,探究性健康教育的模式,最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在春节后前3周急诊入院行急诊及限期手术患者的收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3~23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就诊并入院行急诊或限期手术的151例患者资料。其中普通病房125例,男70例,女55例;年龄(51.1±14.9)岁;2例行急诊手术,123例行限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9±6.1) d。老年病房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80.8±7.0)岁;全部行限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6.3)d。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院内应急预案,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经验,制定并优化疫情期间急诊接诊、收住入院、急诊/限期手术、术后康复、疑似病例处理等流程。结果普通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为(6.8±4.6)d,老年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为(5.1±2.0)d。普通病房共有17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体温升高(体温≥37.3 ℃),其中4例出现在入院时,均为吸收热。老年病房共有1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体温升高,3例出现在入院时,其中1例诊断为普通肺炎,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正常,手术后病情稳定。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COVID-19相关并发症。结论一线急诊、病房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应随时保持危机意识,严格执行相应防控流程。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8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采用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治疗43例成年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年龄(29.1±10.7)岁,术前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39.0±4.8)分,每日尿失禁(11.9±2.6)次,每次排尿量(170.7±20.1)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81.4±19.6)cmH2O(1cmH2O=0.098kPa),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169.1±40.0)ml。经尿道将300 U BTX-A分30个点注射于包括膀胱三角区的逼尿肌内。留置尿管1~3 d后改为间歇导尿。间隔6~9个月重复注射,共注射4次。记录每次注射12周后I-QOL、排尿日记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患者4次BTX-A注射间隔时间分别为(220.6±27.4)、(222.8±24.2)、(224.4±39.0)d(P=0.13)。与首次注射前基线值比较,第1、2、3、4次注射后患者I-QOL分别增加至(54.9±9.1)、(56.1±7.9)、(61.7±9.1)、(68.8±8.9)分;尿失禁例数分别降至36、35、35、33例;每日尿失禁次数分别减少至(4.4±0.6)、(3.8±0.4)、(2.2±0.5)、(2.1±0.3)次;每次排尿量分别增加至(288.3±40.2)、(300.0±38.6)、(316.8±46.8)、(319.5±36.7)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分别降至(29.4±11.0)、(26.1±8.7)、(20.3±5.9)、(18.5±6.0)cmH2O;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分别增加至(270.0±48.7)、(284.9±51.3)、(287.7±47.9)、(303.0± 46.2)ml。4次注射后患者I-QOL、尿失禁例数、每次排尿量、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和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注射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无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2例一侧Ⅱ级VUR于第1次注射后消失。术后1周内,9例出现尿管内重度肉眼血尿,予延长留置尿管时间或膀胱冲洗后血尿消失。12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予留置尿管并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继续间歇导尿。结论含膀胱三角区逼尿肌内BTX-A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能显著降低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压力,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减少尿失禁,提高生活质量;重复注射与首次注射效果相似,且安全性未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伴自主神经反射亢进(A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受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15例T6及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8.6±11.9)岁。AD是指患者收缩压升高超过20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尿动力参数和AD进行比较分析。尿动力学主要参数包括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容量。在尿动力学期间记录心血管参数,如收缩压,以揭示AD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即收缩压较基线的变化)。此外,进行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结果膀胱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患者最大逼尿肌压力为(32.00±9.464)cmH2O(1 cmH2O=0.098 kPa),低于治疗前(50.00±16.737)cmH2O,膀胱容量为(317.33±41.095)ml,高于治疗前(178.40±64.3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患者尿动力检查进行膀胱灌注之前测得患者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治疗后患者尿动力检查期间最大灌注量收缩压和收缩压较基线变化值分别为(131.73±6.497)mmHg、(31.07±7.851)mmHg,均低于治疗前(151.53±11.025)mmHg、(48.73±10.63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每次导尿量和I-QOL评分分别为(343.33±37.161)ml、(77.60±2.694)分,均高于治疗前(196.67±44.186)ml、(48.60±1.6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不仅能降低膀胱压力,保护上尿路,而且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AD较好的选择,减少AD对机体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索利那新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口服索利那新5 mg/d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记录服药前、服药后1个月排尿日记、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结果48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中,37例患者完成此项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5.6岁。治疗前患者每次导尿量、每天漏尿量、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02.97±74.344)ml、(736.49±266.835)ml、(39.46±13.852)分,治疗1个月后分别为(273.65±83.355)ml、(497.30±265.347)ml、(52.11±16.84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7例患者中,有2例(5.4%)患者出现口干,3例(8.1%)患者便秘症状较前加重,但均可以忍受,无患者出现眼干、视物模糊。结论索利那新联合间歇导尿能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安全有效,可以增加每次导尿的导尿量,减少漏尿量,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患者均可忍受。
简介:摘要采用单一地基处理方法加固较为复杂的软土地基,很难取得理想的经济技术效果。将常用的柔性散粒体桩(S)、半刚性的水泥土类桩(M)、刚性高强度桩(C)进行复合,可形成SM,SC,MC,SMC等多种组合的复合桩型。它避免了单一桩型的缺点,而综合了各自工法、各种桩型的优点,质量可靠,刚度、强度、密度均较高且有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同时大幅度改善了桩间软土的软弱状态和承载参与度;它可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与砂石桩、粉喷桩形成多元复合地基,其中钢筋混凝土劲芯粉喷复合桩也可作为单桩使用,且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性价比高,因而在软基加固中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找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菌群,为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克罗恩病(n=20)、溃疡性结肠炎(n=10)和健康对照组(n=30)的粪便样本,利用16S rRNA测序法,测定粪便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炎症性肠病患者变形菌门、Epsilonbacteraeota、酸杆菌门、志贺氏菌丰度显著升高;普氏菌属_9、巨单胞菌属、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降低。克罗恩病组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酸杆菌门、普氏菌属_9丰度显著低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失调,IBD患者肠道菌群中致病菌增多(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罗恩病组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的差异菌群可能和疾病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继发性癫痫结合MRI检查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2022年1月~2023年6月到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28例继发性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结合MRI检查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半年内癫痫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继发性癫痫患者,我院结合MRI检查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癫痫发病次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