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在春节后前3周急诊入院行急诊及限期手术患者的收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3~23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就诊并入院行急诊或限期手术的151例患者资料。其中普通病房125例,男70例,女55例;年龄(51.1±14.9)岁;2例行急诊手术,123例行限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9±6.1) d。老年病房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80.8±7.0)岁;全部行限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6.3)d。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院内应急预案,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经验,制定并优化疫情期间急诊接诊、收住入院、急诊/限期手术、术后康复、疑似病例处理等流程。结果普通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为(6.8±4.6)d,老年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为(5.1±2.0)d。普通病房共有17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体温升高(体温≥37.3 ℃),其中4例出现在入院时,均为吸收热。老年病房共有1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体温升高,3例出现在入院时,其中1例诊断为普通肺炎,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正常,手术后病情稳定。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COVID-19相关并发症。结论一线急诊、病房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应随时保持危机意识,严格执行相应防控流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8例。8例均为男性,年龄17~52岁(平均34.1岁),均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近端外展截骨DHS固定治疗。患者此次外展截骨DHS固定手术与其初次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间隔时间为4~26个月,平均10.1个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Pauwels角及颈干角矫正情况、肢体长度差异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240 min,平均134 min。术中出血量200~750 mL,平均为356 mL。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切口及深部感染。本组8例患者术后随访13~23个月,平均18.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均未见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塌陷。经股骨近端外展截骨DHS固定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处以及小粗隆截骨部位均达到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颈干角和Pauwels角分别由术前的113.13°±4.64°和67.50°±6.19°改善至140.75°±2.38°和40.50°±2.56°,两侧肢体长度差异由术前的(1.21±0.79)cm减少至(0.36±0.18)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66.50(65.00,69.50)分提高至97.00(92.75,99.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17.08、3.35,Z=-2.53,P值均<0.05)。结论股骨近端外展截骨结合DHS内固定术,通过矫正颈干角降低骨折端剪切力,可以有效治疗中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手术更精准地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尽早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连续收治的2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将服用氯吡格雷且停药4 d以内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组,共20例,年龄中位数为80(77,81)岁;男6例,女14例。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2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7例。将未服用抗凝、抗栓药且手术方式与研究组一致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和出血相关并发症等,分析尽早手术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者的入院至手术时间为42.5(36.3,48.0)h,与对照组患者[43.0(28.0,6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研究组患者末次服用氯吡格雷至手术时间为55.0(30.5,71.0)h。两组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比例、输血量、切口引流放置比例、引流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全身麻醉比例(45.0%,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8.5%,4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研究组椎管内麻醉患者均未发现椎管内出血的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切口血肿、继发感染。结论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停用氯吡格雷后可以尽早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强迫症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干预组25例,一般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总结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用药有效率为80%,干预组为96%,干预组有效率较高,P<0.05。一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干预组为16%,干预组较低,P<0.05。结论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此种疾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一般多使用药物结合护理干预控制病情,本次研究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治疗,相较于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出现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骨盆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收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114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7例,男42例,女15例;年龄18~77岁;患者采用初步建立的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康复途径进行治疗,阶段性调整康复计划;对照组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7~70岁;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骨盆骨折康复措施,即术后院内会诊-康复医师指导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周的骨盆Majeed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术后12、24周的早期疼痛程度、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共105例患者完成随访,时间151~254 d(平均177 d),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2、6、12、24周试验组患者的Majeed评分[(44±13)、(67±16)、(86±14)、(98±7)分]和Barthel指数(57±13、79±16、95±8、1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16)、(51±16)、(73±14)、(91±12)分和(45±19、67±18、86±12、98±4)],术后12、24周试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129±15)、(14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4±15)、(1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盆骨折治疗相比,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康复途径可以改善骨盆骨折患者的早期功能,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