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在慢型克山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为该人群生活质量研究及治疗康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平凉市2017年家庭病床自我管理治疗的175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和病情资料;并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应用分半信度和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系数)评价SF-36量表的信度,因子分析法、相关性及组间差异分析评价SF-36量表的效度。结果SF-36量表的分半信度值为0.916,Cronbach′s α系数为0.869。因子分析从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中提取出3个公共因子,3个公共因子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2.08%;除情感职能与躯体疼痛维度的相关系数(r)外,SF-36量表总得分与各维度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的r值在0.140 ~ 0.769;除躯体疼痛维度外,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生存质量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4.66、10.73、6.77、14.61、5.58、9.57、7.10,P均< 0.05)。结论中文版SF-36量表在评价慢型克山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慢型克山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变化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区)选择监测点7 ~ 12或7 ~ 16岁儿童作为对象,收集其2004 - 2018年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监测结果,分析大骨节病流行趋势。结果2004 - 2018年,甘肃省临床累计检查儿童97 190人,X线累计检查94 180人,检出临床阳性病例428人,检出率为0.44%;X线阳性病例649人,检出率为0.69%;干骺端阳性病例435人,检出率为0.46%;骨端阳性病例214人,检出率为0.23%。临床阳性检出率2004年最高(7.17%,58/809),其次为2007年(4.60%,51/1 109)和2005年(4.48%,187/4 173),其余年份检出率均< 3%;X线阳性检出率2004年最高(9.59%,58/605),其次为2005年(5.10%,213/4 173)、2008年(3.66%,45/1 228)和2006年(3.04%,125/4 107),其余年份检出率均< 3%。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阳性检出率和X线阳性检出率均为迅速下降后维持低位波动,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型克山病患者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知识的认知水平,探讨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克山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在甘肃省泾川县选取100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使用心衰知识问卷开展调查,对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衰知识问卷得分为(6.18 ± 2.72)分,得分正确率为41.2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r = 0.363,P < 0.01)、患病期间心衰住院次数(r = 0.304,P < 0.01)、家庭成员数量(r = 0.240,P < 0.05)均与心衰知识问卷得分相关。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高于女性(P < 0.05),患者患病期间心衰住院次数越多(P < 0.05)、家庭成员数量越多(P < 0.05)其心衰知识认知水平越高。结论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整体偏低,医护人员应积极利用患者住院时间联合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也应重视对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宣教。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简称新标准)在病区的应用情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标准提供技术依据和建议。方法2019年对四川省、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共5个省份的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基本情况,新标准执行、宣传、培训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应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其中88.64%(117/132)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接受过新标准的培训,89.39%(118/132)使用过新标准;78.03%(103/132)认为术语清晰,容易掌握;71.97%(95/132)认为简单方便,易于操作;49.24%(65/132)认为标准评价结果与患者实际改善情况一致,50.75%(67/132)认为大体一致;72.73%(96/132)认为设计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应用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时,"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晨僵""最大步行距离"和"四肢活动能力"5个指标术语,90%以上防治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且容易提问;大骨节病患者接受调查时认为5个指标术语容易理解的构成比分别为96.21%(127/132)、83.33%(110/132)、90.15%(119/132)、78.79%(104/132)和90.15%(119/132),容易回答的构成比分别为95.45%(126/132)、83.33%(110/132)、89.39%(118/132)、75.00%(99/132)和89.39%(118/132)。结论新标准术语清晰、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行性强,评价结果与患者实际改善情况基本一致;建议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增加客观评价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自我管理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3 - 6月,选择甘肃省7个克山病病区县院外自我管理治疗的243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治疗,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价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自我管理量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剔除信息不完整数据,本次调查共纳入158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62例。与自我管理治疗前比较,自我管理治疗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分级和劳动能力均明显改善(Z = - 4.685、- 5.934,P均< 0.05);心胸比较低(0.61 ± 0.08比0.63 ± 0.09,t = 5.175,P < 0.05);心脏彩超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较高(0.41 ± 0.11比0.36 ± 0.07,0.21 ± 0.07比0.18 ± 0.05,t = - 6.504、- 5.391,P均< 0.05);自我管理量表总分较高[(53.86 ± 9.29)分比(51.46 ± 10.50)分,t = - 3.696,P < 0.05]。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心功能分级疗效呈正相关(r = 0.243,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疗效是慢型克山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影响因素(t = 2.466、2.635,P均< 0.05)。结论自我管理治疗可改善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型克山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慢型克山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克山病诊断》(WS/T 210-2011)标准,选择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规范治疗的110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病情资料,明尼苏达心力衰竭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并应用相关分析对患者MLHFQ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10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44例,年龄为(60.93 ± 8.2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92.73%(102/110);平均家庭年收入为2.07万元;患者心胸比为0.64 ± 0.09;射血分数(EF)为(36.71 ± 7.55)%;劳动能力分级以简单活动为主,占60.91%(67/110);心功能分级主要为Ⅲ级,占67.27%(74/110)。慢型克山病患者MLHFQ总分为(69.17 ± 16.14)分,身体、情绪及其他领域评分分别为(26.32 ± 6.70)、(15.86 ± 4.96)、(26.94 ± 6.10)分。不同文化程度、心胸比、EF、劳动能力分级、心功能分级、家庭年收入的患者,MLHFQ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21、6.236、4.515、3.427、5.418,Z=2.346,P均<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劳动能力分级与身体领域和其他领域评分呈负相关(r=- 0.302、- 0.206,- 0.343、- 0.285,P均< 0.01),家庭年收入与情绪领域评分呈负相关(r=- 0.263,P < 0.01);心功能分级与身体领域和其他领域评分呈正相关(r=0.233、0.210,P均< 0.05)。结论慢型克山病患者生存质量较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劳动能力分级、心功能分级等均会影响其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省抽取16~19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抽取4~6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在每个乡(镇)抽取中心小学校5年级1个班的30~50名学生,及学校所在地家庭主妇15~30名,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5年级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89.55%(28 164/31 452)、86.61%(14 976/17 292),较干预前[53.40%(16 518/30 933)、51.88%(8 925/17 202)]显著提高(χ2=1 586.16、4 886.16,P均< 0.05);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6.15和34.73个百分点。结论甘肃省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甘肃省克山病健康教育效果,为科学制定克山病健康教育干预(简称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选择甘肃省10个克山病病区县(区)作为项目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克山病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为期6个月的克山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举办讲座等干预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目标人群(50岁以下居民和5年级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评价克山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0岁以下居民分别为450和451人,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4%(2 041/4 500)上升到干预后的79.5%(3 583/4 5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115.9,P < 0.05);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年级小学生分别为948和906人,小学生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0.8%(4 818/9 480)上升到干预后的84.2%(7 631/9 06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 343.3,P < 0.05)。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和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克山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