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大多数蜘蛛是食肉的,但在哥斯达黎加,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杂食性的跳蛛。这种叫作Bagheerakinlingi的跳蛛只生活在牛角相思树上。而这种树中空的茎部也是凶猛的拟切叶蚁的乐园。

  • 标签: 荤素搭配 食谱 哥斯达黎加 杂食性 科学家 相思树
  • 简介:番茄红营养价值极高,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于番茄红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乙酸乙酯浸提的方法,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以番茄红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pH对番茄红提取率的影响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番茄红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g:mL),浸提温度50℃,提取时间5h,浸提pH=4,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的提取率达到46.12ug/g.

  • 标签: 番茄 番茄红素 乙酸乙酯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采用UV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双倒数法,在pH=7.40的缓冲溶液中系统研究小分子荧光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摩尔比法确定小分子荧光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n_(β-CD):n_(FL)=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0×10~4L/(mol·cm).双倒数法确定结合常数K~Θ18℃=7.21×10~5L/mol.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1)Δ_rH_m~Θ=7.93×10~4J/mol,Δ_rH_m~Θ为正值,说明包合作用吸热;(2)Δ_rG_m~Θ291.15K=-3.27×10~4J/mol,推测β-环糊精与荧光的包合作用有自发进行的可能;(3)Δ_rS_m~Θ291.15K=384.68J/(mol·K),由此可知,β-环糊精与荧光的相互作用为熵所驱动.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荧光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作用
  • 简介:土壤盐碱化是制约乌梁海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该文针对乌梁海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反复发生性,根据乌梁海流域植被特征,采集了20个代表性样点的土壤0~30cm分层样品.利用电导法和电位法分别测定了土壤中总含盐量和pH,运用surfer插值软件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和pH值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乌梁海流域土壤中盐分和pH呈现出显著地表聚趋势,而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盐碱化程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说,乌梁海流域土壤的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除春季压盐措施外,需要进行灌溉方式改善和化学改良剂使用等盐碱化治理措施.

  • 标签: GIS 土壤盐碱化 空间分布 乌梁素海流域
  • 简介:分析了4种常见的喹诺酮类抗生(QNs)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的单一毒性和等毒性比例下的联合毒性作用,基于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评价混合体系联合毒性的作用类型。加替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4种喹诺酮类医药品对发光菌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84×10^-3、0.137×10^-3、0.129×10^-3和0.151×10^-3mol·L^-1。不同的评价方法对4种QNs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多元混合体系呈现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结合分子结构特征和不同取代基相互作用,初步分析了联合毒性机理,进一步的毒性作用机制还需通过对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等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多种QNs混合体系呈现拮抗作用为主,揭示了此类医药品在环境中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效降低以及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 标签: 喹诺酮类抗生素 发光菌 单一毒性 联合毒性 毒性分析
  • 简介:抗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会促进抗性基因的发展。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sensinginhibitors,QSIs)可有效地避免这一缺陷,有望成为抗生的替代品而与抗生素有环境共存的可能,但目前尚缺乏它们的联合毒性机制及其相关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本文以大肠杆菌为受试生物,测定了群体感应抑制剂N-苯基-4-(3-苯基硫代脲基)苯磺酰胺(LED209)与5种抗生的单一和二元联合毒性。结果表明,LED209与5种抗生的联合毒性作用均表现为拮抗,推测是LED209通过影响鞭毛合成,减弱了抗生对大肠杆菌的生物有效性;同时通过拆分分子式,发现了拮抗作用可能源于LED209分子式中的含苯基和硫代脲基的L1分子,因此建议未来在LED209药物优化时,应尽可能的保留L1部分的基团,从而保证混合体系的最小环境风险。本研究不仅为联合用药提供依据,而且从环境风险评价角度为抗生替代品LED209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抗生素 LED209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 药物优化
  • 简介: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对抗生的耐药性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论文采用抗生抗性平板法调查了北江河水中四环、红霉素及磺胺类这3类抗生耐药性细菌的存在,采用定性PCR及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研究了该水域sul1和sul2这2种磺胺类抗生抗性基因(ARGs)的存在和含量水平.结果表明,所采集北江水域的9个样品中有5个对四环素有耐药性,7个对红霉素有耐药性,8个对磺胺二甲嘧啶有耐药性;定性PCR实验并经基因测序结果证实,5个样品含有sul1,4个样品含有sul2.进一步的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7个样品中均检出sul1和sul2磺胺抗性基因,它们与内对照基因16S-rRNA表达量比值分别在10-2.56~10-0.52及10-3.25~10-1.24范围内,该结果显著高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北部河流的研究结果.此外,数据分析也发现,sul1和sul2磺胺抗性基因的含量水平与该区域水中磺胺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外源性抗生对河流的污染是诱导抗性基因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抗生素抗性基因 耐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PCR) 荧光定量PCR 北江 珠三角
  • 简介:以琼脂稀释法对67株鸡源大肠杆菌及61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并以SPSS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和Probit模型估算,分析不同来源大肠杆菌耐药差异显著性及不同抗生的半数抑菌浓度(MIC50),以期对不同畜禽粪便来源的大肠杆菌耐药差异进行详细准确的探讨。结果显示,鸡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耐药率分别为98.51%、68.66%、56.72%和100%,猪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88.52%,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则100%耐药。除四环,鸡源、猪源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的耐受差异显著(P〈0.05),51%的鸡源大肠杆菌和89%的猪源大肠杆菌均呈4重耐药。SPSS分析结果表明,Probit模型估算结果优于当前MIC50常规计算方法,头孢噻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对鸡源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40.031μg·mL^-1、40.020μg·mL^-1、2.683μg·mL^-1和101.418μg·mL^-1,对猪源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8.724μg·mL^-1、56.044μg·mL^-1、31.214μg·mL^-1和130.915μg·mL^-1。回归方程显示环丙沙星对鸡源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于40.031μg·mL^-1时,诺氟沙星抗菌作用弱于头孢噻肟,低于120.23μg·mL^-1时,诺氟沙星抗菌作用强于四环;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四环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则呈递减趋势。同时验证了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属同种作用机制,基于Probit模型计算更简单、快速、直观。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中大肠杆菌的耐药差异监控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 标签: 抗生素 大肠杆菌 鸡源 猪源 琼脂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环境中抗生的生态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盐酸四环(TCH)为对象、秀丽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开展了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盐酸四环对秀丽线虫的LC50为167.5mg·L-(112h)、82.9mg·L-(124h),与现有四环毒性数据相比,秀丽线虫对TCH的毒性更为敏感.分别对虫卵和成虫进行多代毒性的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环境水平(μg·L-1)下的暴露,对秀丽线虫母代(P0)、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的逆向运动抑制率(RMI)、身体弯曲频率(BBFI)、Omega运动抑制率(OMI)3个行为学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行为学指标比死亡率更加敏感,虫卵比成虫更加敏感.多代毒性作用的结果表明,盐酸四环对P0、F1和F2产生的毒性存在差异,对于RMI和BBFI,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2〉F1;对于OMI,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1≈F2.代际之间没有显示世代毒性逐代恶化或逐代修复的一般规律,可能与行为学指标的敏感性差异、盐酸四环自身的降解、生物抗性有关.

  • 标签: 秀丽线虫 盐酸四环素 环境浓度 急性毒性 多代毒性
  • 简介:对云南涮辣6个不同时期胎座和果皮的辣椒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涮辣不同时期辣椒含量不同,随着果实的发育,辣椒的含量有所升高,生长后期略有下降.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辣椒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随着辣椒的积累,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急剧升高,到果实成熟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也开始下降.

  • 标签: 云南涮辣 辣椒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 简介:抗生在环境中的残留已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对地下水污染的报道日益增多,抗生对地下水系统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地下水中抗生的来源、污染水平及迁移转化规律,总结了抗生对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抗生诱导产生的抗性基因的潜在污染趋势。因地下水赋存隐蔽,一旦污染难以及时察觉,抗生进入地下水系统后易长期残留。目前,针对抗生及抗性基因在地下水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据此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抗生素 抗性基因 地下水系统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 简介:目前全球至少有70%左右的抗生被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这些抗生大多不能被动物完全吸收,以母体或代谢物的形式排出动物体外的抗生约占用药量的40~90%,排出体外的抗生大多随粪便等进入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中并在其中累积.为了明确兽用抗生对环境中生物等的影响,合理评价兽用抗生的环境风险,论文就土壤环境中兽用抗生的来源,兽用抗生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迁移、降解以及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 标签: 兽用抗生素 土壤环境 行为 生态毒性
  • 简介:抗生在医药和养殖业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加速了抗生抗性基因(antibioticresistancegenes,ARG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抗生耐药性已成为目前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气溶胶作为ARGs的潜在储存库缺乏系统的研究数据,而通过空气传播具有较高抗生抗性水平的细菌可能是引起重要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文针对养殖场和医院2个抗生大量使用的典型场所,对气溶胶中ARGs的污染现状、样品采集与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这一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表明开展气溶胶中ARGs研究的必要性,并为以后需开展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耐药性 气溶胶 养殖场 医院
  • 简介:抗生滥用导致的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对ARGs传播的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基于RP4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四环、甲氧苄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异唑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根据单一暴露的结果设计混合抗生的浓度比,探究抗生联合暴露实验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只有盐酸四环对含有四环抗性的RP4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有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在联合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无促进作用的抗生会抑制四环的hormesis效应,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生的环境风险。并且用受体理论解释了抗生对质粒接合转移的hormesis效应产生机制,为目前尚无定论的hormesis受体理论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

  • 标签: 四环素 磺胺 磺胺增效剂 抗性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水平转移
  • 简介:随着抗生抗性污染日益严重,快速评估环境中典型病原菌与条件性致病菌的抗生抗性水平,对掌握区域环境抗生抗性污染状况、揭示抗性污染传播规律至关重要。通过以最低抑菌浓度浸入抗生改进MI、VJ培养基,并结合滤膜法,建立了针对近岸海洋环境中指示性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的抗生抗性监测方法。水体和沉积物样品抗生抗性水平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重现性(水体和沉积物中E.coli和S.aureus抗生抗性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8%)与准确度(水体和沉积物中E.coli和S.aureu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5%、68.4%;相对于CLSI药敏试验的偏离度为±0.1)。且与CLSI药敏实验相比,该方法过程简便、耗时短(36h/84h),能最大限度节约经济和人员成本提高抗性评价效率。应用该方法评估辽河口与莱州湾环境中2种病原微生物磺胺类抗生抗性水平,结果显示辽河口水体中E.coli和S.aureus磺胺二甲嘧啶的平均抗性率分别为27.0%、28.4%,沉积物中分别为35.5%、34.6%;莱州湾水体中E.coli和S.aureus磺胺二甲嘧啶的平均抗性率分别为26.0%、14.5%,沉积物中分别为12.0%、32.9%。该方法适用于河口、近岸海洋及入海排污口水体与沉积物样品中E.coli与S.aureus的快速分析及抗生抗性水平评估。

  • 标签: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抗性水平 快速筛选 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