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标志着当代中国对于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的高度自觉。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阐释,对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基本关系。
简介:多米尼克·洛苏尔多教授早年求学于德国,曾担任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国际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思想学会主席,在欧美马克思主义者和民众当中有着极高的声望。经比利时友人MariaMcGavigan教授的推荐与约请,笔者同王成军博士一道,有幸于2014年10月24日上午访谈了在巴黎索邦大学进行新书推介的洛苏尔多教授;这次访谈历时5个小时,涉及洛苏尔多教授的个人经历(包括思想历程)、主要学术贡献等诸多方面。洛苏尔多教授于2016年春天访问武汉大学,笔者得以再度与这位意大利学者进行了几次长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他的思想背景、自由主义批判等观点。本次编译的访谈录主要以巴黎访谈为蓝本,并穿插了武汉访谈的部分内容,围绕着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关联、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在世界反殖民斗争中的地位等问题展开。
简介:软实力是由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一个国际政治概念,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的吸引力。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为共产主义,即关于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条件的学说,它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国际主义。尽管如此,在他们之后,特别是在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专有名称后,他们的学说就越来越跟国际政治关联起来,转化成了民族国家的软实力。在恩格斯去世后的20余年间,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主要由德国社会民主党负责保存、出版和诠释,该党由此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十月革命后,在短短10来年间,通过收购、复制等方式,苏联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有实力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并组织编纂、翻译、出版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特别是未刊手稿,成功地从德国人手里夺过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在整个苏联时期,通过出版各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并向世界各国输出文本资源和理论体系,苏联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其最重要的国家软实力。然而,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马克思主义却逐步走向僵化,尽管其软实力足以影响广大落后国家,却最终竞争不过充满活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又回到了西方,成了西方国家从左的方面影响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重要软实力。
简介: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到《资本论》第1卷的不同版本,马克思在写作计划和思想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调整。认真梳理这种变化过程,挖掘这种修改的理论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大纲》和《资本论》之间的思想联系,而且也是我们准确定位它们历史地位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罗斯多尔斯基的《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结构调整、《大纲》与《资本论》的思想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1版与第2版的比较分析入手,客观评估罗斯多尔斯基的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可以清晰揭示从《大纲》到《资本论》第1卷的发展历程,澄清它们之间的思想联系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