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桐林(田旺)遗址位于齐国故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乌河东岸,路山以北,地处临淄区桐林村,田旺村之间,原称“桐林田旺遗址”。桐林遗址包括田旺,桐林,
简介:<正>皇姑顶遗址位于淄博市周村区萌水镇水磨村南约50米处。遗址西侧是周村——淄川公路,东侧是范阳河,河东为水磨遗址,两处遗址正好处在呈S形河道的两个内弧中。皇姑顶遗址为淄博市文物保护单
简介:要解决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要从“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开始,儒学所说的天,是指宇宙自然界,它是一切生命的创造之源,因而具有神圣性,但不神,天有形而上的超越层面,但不超自然的绝对实体,人是天之所生,又是德性的存在,人以完成其德性实现与天德合一的境界,可说是一种自我超越,但决不是离开现世人生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在儒学中只有一个世界,没有两个世界,儒学有敬天思想,包涵着深刻的宗教精神,但不是神学宗教,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
简介:<正>前安德遗址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城西南约7公里处,北距花园乡3公里,西距博兴县刘耿村1.5公里。遗址地势较高,呈台状。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300000平方米。1981年前安德村民吴革昌盖房用土时,在村南门外发现了三件陶器,经专家鉴定,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素面磨光黑陶壶、黑陶
简介:这篇论文以对福建省兴化地区近期元宵节期间的乡村宗教仪式的描述开始。文章不仅讨论这类仪式活动对大多数宗教定义提出的诘难,而且探讨这种地方仪式传统对仪式理论所包含的意蕴。这些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具有高超的领导技巧,他们在制造地方差异性世界的同时吸收外来资本和国家的象征符号。同时,这些村庙网络致力于地方经济,包括改善村公路、电力、灌溉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同时也支持地方的文化活动,比如设立奖学金和创办老人活动中心等。
简介:本文对郭店楚简的儒家文献进行了宗教性的诠释.文章认为,郭店儒简以"天道流行"灌注而下成为人的性命,而性情的修炼又是对天道的回归.天与人的上下摩荡、身与心的内外互证构成了一个人化的宇宙整体.儒家心性学的提升过程就是人在下学上达、天人谐和的自我转化中实现终极实在的过程,人的主体性由是而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儒家心性学的哲理解析与宗教体悟是相得益彰的一种理论机制,这是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何以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
简介:
简介:<正>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的文物陈列馆座落在临淄区齐都镇,占地面积一万零一百八十九平方米。陈列馆设计新颖,独具一格,采取了齐故城大、小城相衔接的形制作为陈列馆的结构形式,外墙青砖垒彻,四周无窗,上面四周有城垛口,形似古城堡,设有南、东两个拱形圆门,门楣上嵌有“齐琼元府”四个金文大字,是收藏陈列齐国精美文物的第一府地。内是现代化的文物展厅,四面展厅内向,上下两层,一层为齐国秘史游乐官,充分运用了雕塑、美术、戏剧等传统艺术手法和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艺
简介:中国儒学非常重视人与人的伦理道德关系,同时也不乏超越性的宗教感情.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它曾经被赋予了神学形式,而且不断吸收佛、道等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政治理论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面都显示出鲜明的宗教特征,发挥了相当的宗教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国儒学的宗教性特征表现出具有不同于西方宗教文化的特点,西方宗教注重人与神之间的宗教信仰关系,追求灵魂不朽的外在超越;中国儒学则以其特有的内在道德的超越形式,以宇宙本体为本原,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反映了一种力求在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意义上超越现世的宗教品格.
简介: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经历了信仰划一、有限宽容和宗教多元化加速实现的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期。其间,英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经历了从信教自由、政治平等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平等的渐进过程,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对象依次为非国教徒、天主教徒、唯一神派、非基督教徒和无神论者。同时,现代英国的宗教多元化存在明显的保守性。
简介:面对环境问题,宗教领袖选择对宗教经典进行重新诠释,认为宗教在处理这些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则越过宗教教义,直接考察华人社会宗教团体的环保参与,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第一、宗教与环保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宗教可以成为环保运动的同路人,并对处理环境危机做出贡献。许多宗教参与环保并非源自其教义,而是因为世俗的环保运动如火如荼。第二,有组织的宗教(如台湾的佛教)比那些没有组织的宗教(如儒教)在进行资源动员保护环境方面更有效率。第三,强调自利与个人主义的民间宗教更多地推动地方上的环境保护,而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取向的宗教团体则更具心系苍生、环保天下的气质。
简介:以宗教和哲学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宗教哲学涉及到以什么方式和立场看待两者关系的问题。方式和立场的不同导致了宗教哲学学术意义和问题选择的差异。西方基督宗教和哲学在同一社会背景中的长期存在使得两者之间呈现出了复杂的历史关系。一方面,西方哲学对基督宗教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与批判,以及基督宗教运用哲学对其自身概念和内容的阐释与论证,为西方宗教哲学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另一方面,长期单纯地对基督宗教问题的关注,也使这一哲学在客观性上和广泛性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简介:<正>慧能,俗姓卢,父行瑫(或作滔),母李氏,传说原籍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宛平一带),生于广东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关于慧能的生卒年月,据题为法海撰的《六祖大法宝坛经略序》称:“诞师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戊戌二月八日子时”(《全唐文》卷九一五)这是佛经中传说的佛诞日(按照中国旧历换算,推定为四月初八),卒年按《坛经》以来的有关文献,都说“于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八月三日灭度”,“春秋七十有六.”慧能身后,被赐谥为大鉴禅师,为禅宗第六祖,亦有称之为南派禅宗即南禅的实际创始人.
简介:11月29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由重庆市伦理学学会、重庆华岩寺、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西南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华岩寺、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参加会议。
简介:所谓“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涵义需要进行再诠释:就当下以及将来的发展而言,儒学第三期开展是指儒学从东亚到全球的地域性扩展,在此过程中,与西方宗教传统的对话将构成其核心课题之一。其次,儒学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传统以及在什么意义上可以将儒学作为一种宗教传统。再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话性一直构成儒学传统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最后,儒学传统对于宗教对话至少应有三方面的贡献,即“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理一分殊”的多元主义宗教观以及多元宗教参与和多元宗教认同的理论与实践资源。
简介:晏昌贵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全书共36.9万字,403页。是《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的第七册,作者以出土的卜筮祭祷简和《日书》简为基本素材,探讨战国时期楚人的宗教信仰及其实践。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楚卜筮祭祷简与《日书》简。这一部分是对原始材料的分析。
简介:儒家是不是宗教?说“是”的可以有一千条理由,说“不是”的可以有一万个根据。归根结底,将儒家定位为宗教后,意欲何为?坚决不同意儒家划入宗教,又将如何处置?帽子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帽子底下的脑袋。
简介:<正>1928年春天,曾任前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县龙山镇(原属历城县)发现了城子崖遗址,随后,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与山东省政府于1930—1931年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并出版了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著的中国田野考古报告——《城子崖》,同时,确认了在黄河下游存在着一种与中原地区的彩陶文化有别,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古代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现和认识,对中国的田野考
简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透过复古意识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其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而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其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桐林遗址
皇姑顶、水磨村遗址简介
儒学是宗教吗?
广饶县前安德遗址
中国东南地方宗教仪式传统:对宗教定义和仪式理论的挑战
郭店儒简的宗教诠释
三、关于“儒家与宗教”的笔谈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简介
论儒学的宗教功能与内在超越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形成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初探
二、“儒家与宗教”研讨会发言摘要
西方宗教哲学之意义、问题与可能性
对慧能改革南宗教义的一点探索
首届宗教与伦理学术研讨会
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
《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
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
纪念发掘城子崖遗址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从复古意识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