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论语·泰伯》“曾子疾”两章都是关于曾子临终场景的记录,编次的倒置彰显了孔子守死善道教诲的主题。守死、善道是曾子守死心态和修身意志的表征,因而守死得以守护死亡、喜悦全归,善道得以留存礼之不善而“贵乎道”之善。检视身体、踏上9-3途之守死是对死亡的接纳,因而守死指涉修身的外延;人之将死,尚能“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此之善道是对生命的坚持,因而善道指涉修身的内涵。曾子的身体爱欲,是孝和仁的巅峰体验;“言不远身”,“行不远身”,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君子风范和儒家修身哲学革命性、彻底性的表达。

  • 标签: 《论语》 曾子 守死 善道 爱欲 修身
  • 简介: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看儒学,可能利弊参半。利处很明显,至少以往传播儒学的麻烦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基本被扫除,如孔子塑像被搬来搬去无所适从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弊处则可能在于,公开批判减少的同时,儒学发展的刺激也相应减弱。而接受与应对批评,其实是现代儒学发展的重要助缘。因此,仍然应该直面或明或暗的批评的存在。只是与在传统备受责难时比,现在谈儒学的策略应该不一样。

  • 标签: 现代儒学 说服力 意识形态 无所适从 批评 公开
  • 简介:天下观是儒家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最高表达。唐虞之际、殷周之间的圣哲叙事凸显了儒家“天下而不与”的天下观。尧、舜、禹之有天下,泰伯、文王、武王之让天下,都是为了“天下治”,其表征就是“至德”。这样的天下观,正是君子投身社会洪流的权力取向,即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 标签: 论语泰伯 至德 天下
  • 简介:关于“老来伴就是福”的社会学思考储兆瑞,刘燕石人口老化现象作为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又必然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老有所伴”的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如何解决好“老有所伴”问题,使老...

  • 标签: 老年人口比例 婚姻社会学 社会学思考 财产继承 抽样调查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对《论语》“殷三仁”的理解,很大区别。古文经学认为,三仁中的箕子、比干就是《尚书·微子篇》出现的“父师、少师”,并在两个文本间建立解释联系,由此使三仁的行为呈现出表浅性的和谐特征,孔子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作出这个评价的。今文《尚书》此二人本为“太师、少师”,和箕子、比干无关,并认为三仁的行为处于争执势态之中。本文对《论语》“殷三仁”章的解释史进行了微观考察,并根据今文经学的说法,对“殷三仁”、孔子的形象和仁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视角。

  • 标签: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解释学
  • 简介:孔子语"无求生以害仁,杀身以成仁",比较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志士仁人在生命与实现人生价值发生冲突时的选择是)宁肯杀身成仁,决不求生害仁。通过对古书"……不/无……"组合所表意义的抉发,联系"宁……不/无……"组合用例,参稽汉唐旧籍"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的异序材料,可知句中的""、"无"并非通常认为的表示存在意义,而是表示取舍意义。

  • 标签: 《论语》 杀身成仁 取舍句
  • 简介:裴頠""论在魏晋玄学中究竟有什么理论价值?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是忽视就是轻视。事实上,裴頠的""论在玄学思想发展中有三方面很重要的意义:一是矫正了玄学的致思方向,即把玄学探讨的中心和重心导入到"事物本身;二是为存在者的存在找到了存在的前提条件——"资",即为存在者之存在建构了一外存在构架;三是开拓了存在者之存在的"自生"性,这已预示了存在者之存在的内性问题,为郭象"独化"论的提出作了必要的思想铺垫。这样来认识裴頠的""论,不仅有助于解剖其思想意蕴,也有益于把握整个玄学思想的逻辑演进。

  • 标签: 裴頠 外存在构架 “有—无”性
  • 简介:<正>一、超切主义的哲学:《易经》哲学的特质1何谓《易经》哲学?《易经》哲学的义理归趣何在?《易经》哲学,顾名思义,乃是本于《易经》的哲学。《易经》又名《周易》,本是卜筮之书。但蕴含在此书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和爻辞)和传(包括象传、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两部中的哲学义理却是宏深奥衍,罕有其匹的。卜筮原是先民籍以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种统合直觉与理解于一炉的生命道术。《易经》哲学正是环绕着卜筮的生命道术而发展出来的宇宙观、人生观。从纯粹的哲学立场来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哲学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场哲学,也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归结于生命与场有的超切互摄之道的“超切主义哲学”。所谓场乃“权能场”之省。“权能场哲学”乃是一种以行依体验为出发点,为理论根据

  • 标签: 权能 哲学立场 文明人 易经 体验 生命活动
  • 简介:我国逻辑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其主要论据是,逻辑学是研究“必须地得出”,而所谓中国古代逻辑没有研究“必然地得出。”

  • 标签: 中国古代 中国逻辑 古代逻辑 逻辑学
  • 简介: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夏,王阳明出征前往广西的思恩、田州两地,平定当地的少数民族暴乱。在出征前夕,阳明应两位弟子钱德洪与王龙溪之请,在家乡的天泉桥上阐发了对自己晚年所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理解,并对两位弟子的疑难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史称“天泉证道”。在“天泉证道”的记载上,《传习录》下、《年谱三》和《天泉证道纪》是三条最为基本的文献。

  • 标签: 四句教 “四有” 考辨 《传习录》 少数民族 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