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西方传统社会中,宗教与政治、经济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世界图景以及人在宇宙中地位是相对稳定,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整合世界图景并提供给人们以终极意义作用。关于宗教整合与维系社会功能,宗教社会学家们基本形成共识:

  • 标签: 西方国家 宗教 世俗化 社会结构 社会基础 贝格尔
  • 简介: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分析和它们在现代化中经历一百年来中国历史大变动,对它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严酷考验。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特点。这种特点,照我看法,就是始终贯穿其中"人伦"性质,或者说,它主要是沿着对人的人伦本性自觉来发展和展开。这种对人伦自觉,至少可追溯到舜时代,到了春秋末年孔子、老子、墨子时,开始形成为系统思想学说,分别代表

  • 标签: 基督教 仁爱观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 现代化 宗法制度
  • 简介:五、儒家仁爱观念真实内容在简要讨论了儒家和基督教仁爱观形式之后,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各自真实内容。本节先论儒家。"亲亲为仁",儒家仁叫做"人伦之爱"。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意思是说,人与禽兽之别只在于人有人伦并能察于人伦,仁义不是为行而行,它不过是人对人伦

  • 标签: 基督教 仁爱观 儒家 人伦文化 宗法人伦 现代化
  • 简介:宋元时期,丛林清规儒家化趋势日益增强,突出表现为对儒礼认同与吸纳。南宋之后,僧人将丛林清规比作儒家之“礼”,采用儒家话语为清规重纂提供依据。受家礼影响,位牌开始在丛林丧礼中出现,并最终取代禅宗惯用“真”,进入祖堂享受历代供奉与祭祀。比照儒家丧服,丛林创立、完善了孝服制度,将僧团整合为类似儒家血缘关系同心圆结构。宋元时期儒佛话语转换反映了两者在竞争中加深理解、在攻讦中走向融合历史趋势。

  • 标签: 宋元 清规 儒家化 话语 儒佛关系
  • 简介:本文是笔者参加2008年金陵协和神学院主办"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提交论文,文章通过对儒家注重修身养性这个角度入手,剖析教育促进人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从而反思中国教会神学教育。通过分析,笔者主张,神学教育重要在于对人培养,而不仅仅是对"工人"培养。因此,神学教育要关注人性与心性,而不是仅仅关注人思辨能力和牧会技能。

  • 标签: 教育 儒家传统 神学教育
  • 简介:介绍在西方社会,女性似乎在宗教各维度都比起男性更虔诚。为什么这点只引起了牧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偶然注意,却没有得到宗教社会学家或研究基督教女权主义者关注?

  • 标签: 宗教社会学 现代性 女性个体 女权主义 宗教性 脆弱性
  • 简介:北宋高僧明教契嵩对儒家四书极为重视,透露出在理学酝酿和兴起之际儒佛关系某些新动向。契嵩著《中庸解》五篇,将“中庸”解释为一种崇高道德品格、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着重探讨了中庸与礼及人性关系。契嵩研读儒家经典和义理,主要是为了辅助佛教弘扬和传播,从而促使儒家学者理解和信仰佛教。其以儒家四书辅助佛教思想特色在《辅教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反驳那些以韩愈为首排佛学者,契嵩著《非韩子》三十篇,大量引用四书的话,对韩愈名作“排佛论”进行了驳斥。契嵩博学和智慧为佛教争得了一定思想空间。其广引四书,对儒家四书学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 标签: 契嵩 佛教 四书
  • 简介: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但“爱”在二者中性质是有差别的。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这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追求充满“仁爱”社会秩序。这种仁爱和爱神关系不大。基督教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具有“圣爱”性质。因上帝爱我,我也要像上帝爱我那样去爱邻人,人们彼此相爱是为了爱神。儒家“仁爱”要运用一定善恶标准进行选择,是将“小人”排斥在外;基督教爱具有极大超越,主张爱一切人。

  • 标签: 基督教 儒家
  • 简介:诚是一种位格德性,与三个方面的人格存有相关.基督宗教伦理中诚对象是上帝.作为世界使在者,上帝自身诚为人诚提供了本体论根由及命令.对上帝诚内在地要求着对他人诚,并且,上帝作为一种超验监督,保证了对他人之诚目的.儒家伦理之诚与基督宗教不乏相似,但在儒家,由于诚对象"天"没有人格,诚对象实际上是人自己,在诚之中人只对自己良心负责.另一方面,诚被儒家当作达到修齐治平手段.加上没有来自超验之维监督,这两个方面极易使人欺谎不诚而又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 标签: 基督宗教 儒家 德性 “诚” 社会伦理道德
  • 简介: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弥补,是思想、历史、动态弥补。本文在前三论基础上,从道教伦理特有结构,以及善恶二分、刑仁并举等角度,再次就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弥补功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道教伦理 纲常伦理 儒家伦理 抱朴子 功过格 全真道
  • 简介:基督教伦理与儒家伦理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创造出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文化,曾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基督福音如同宝贝放在瓦器里,我们负有传福音使命,要在广大中华国土之上把福音传出去。首先我们面对是与曾代表中国文化儒家思想进行对话任务,这就需要在基督教与儒家思想之间进行一些比较工作。比较项目可包括伦理学基础与出发点,道德理想,道德修养和人性论等,其中人性论更是伦理学核心问题。

  • 标签: 福音 基督教 人性论 儒家伦理 伦理学 儒家思想
  • 简介:儒家学说强调修身养心成为圣贤之路完全靠自己努力达致目标,一切以人为本、从人心出发、以人语录为课本、以人为学习楷模,没有拯救、赦罪、审判、终极盼望等教导。21世纪中国文化面临挑战,致使中国历史与文化背上沉重包袱,这种特别沉重而且紧急文化危机感[1]是包括一切受华夏"文化之根"——儒释道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共同担心、忧虑与承担之情结所在。为了能够使给社会与文化带来负能量儒家文化得到转化与更新,从而给社会与文化带来正能量释放与推动;给失德社会与文化带来正面的积极道德价值教育与引导,[2]中国基督徒应该勇敢地站起来,虽然深知与其"道不同",但存着敬畏上帝与"知本"[3]心与其相谋,为儒家学说修为致圣思想把脉,分析其利弊得失,正如神学家余达心牧师呐喊那样使之归于真自由、真理。[4]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论语》 修为致圣 基督教 更新转化
  • 简介: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从其创立之初,就以老子《道德经》为理论基点,围绕着人应当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升玄之境而建立了以“道”为核心信仰体系。道教信仰是人对超越有限存在无限整体——“道”体悟和把握。这种对绝对无限整体之道体悟和把握既超越世俗之人经验之外,又是生活于具体时空中世俗之人通过日常修道来实现,所以《西升经》说“道之在我之谓德”,尊道贵德就成为道教伦理理论依据。

  • 标签: 道教 传统宗教 体悟 为道 应当 绝对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多条河流,但是,作光作盐基督期望和传福音大使命,都要求所有基督徒必须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故而佛道整体出世倾向就不足以令基督徒过多亲近。而发源于上古一直未曾中断数千年儒学具有中国文化最高代表,具有积极入世精神倾向,存在着大量可以和基督信仰相呼应具有普世价值宝贵文化内涵。'基督教儒家化'这个概念不是外在形式上或体制上耶儒混合,而只可能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批判比较和批判融合。'基督教儒家化'决不是基督教被儒家化掉而是耶儒两家在批判对话和融合基础上在追求真理大方向上共同更新。对于耶儒两家它是双向批判,最后凝结一定是两家精华而非糟粕。以'基督教儒家化'为精神方向基督教中国化,特别是神学思想中国化,其存在和展开最根本理由就在于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内部具有严重问题。追求'内圣外王'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启发性地帮助解决基督教中国化所面临很多神学思想难题。'基督教儒家化'对于基督徒而言最主要内涵就是借助于儒学真理性文化内涵来追求基督真理、解读基督真理、传播基督真理。这不仅包含'怎么传'问题,也包含'传什么'问题。'基督教儒家化'关注点并非是复古好古回头看,而是指向现实和未来传福音事业,尤其是神学思想上'纠偏'。

  • 标签: 基督教中国化 基督教儒家化 耶儒 利玛窦 儒家基督徒神学
  • 简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育和造就了一方宗教。中国特定地理环境及广大农业社会基础孕育了一个可爱和善良民族。中华民族最多人口汉民族子孙世世代代居住在母亲河——黄河、长江周围,依靠它灌溉,一茬茬庄稼收成,维持了农业发展需要及较为稳定社会关系。有了自给自足可能,就不需要对外扩张和掠夺,只要抵御外敌和周围国家臣服,就可关起门来“长治久安”。在这块“热土”上产生了道教。

  • 标签: 道教 现代 农业社会 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 社会关系
  • 简介:王雪梅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吴越佛教》(第三卷)上发表文章《略论佛教戒律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如何理解和把握戒律精神及戒律精神和现代社会发展宗旨一致是弘扬律学基本前提。止恶行善不仅是佛教戒律根本精神,同时也是佛教作为宗教人世关怀坚实基础。佛教戒律止恶行善精神是人类追求善本质体现,它曾经规范并提升过人类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

  • 标签: 佛教戒律 宗教文化出版社 根本精神 社会发展 道德情操 思想行为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以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媒体及3G网络为代表现代传媒诞生,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推动社会迅猛发展先进生产力,必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今世界面貌。面对媒体革命所产生翻天覆地变化,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须多研究新情况,加强对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以便更好地为佛教文化和教育发展服务。

  • 标签: 佛教文化 现代模式 信息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 先进生产力 卫星电视
  • 简介:我曾一直饶有兴趣地拜读凡樱先生关于佛学理论现代化初解大作。尽管其赖以建立理论核心基础——空子论——也只不过类同于以太理论那样纯粹是假设与猜想,肯定不是佛祖彻悟证得东西,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凡樱才华欣赏。使用现代化语言、科学知识来解释佛学原理,以求帮助众生扫除障碍、特别是所知障,这是很应该赞同。但是如果走远了,

  • 标签: 《现代佛学》 凡樱 佛学理论 空子论
  • 简介:研究20世纪中国神学发展,吴雷川是一位绝对不能忽略的人物,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被吴利明誉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基督教界三本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侧重研究吴雷川在耶儒比较方面的贡献,探讨他是如何站在儒家立场上认识和理解基督教,并尝试理解他为什么提出耶儒二家可以融合为一主张。

  • 标签: 吴雷川 中国文化 儒家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