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作为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R&D活动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各部门之间R&D发展不平衡。本文主要研究近年来R&D活动在部门之间的差异性。

  • 标签: R&D 部门差异
  • 简介:为探究中国高技术服务业R&D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各地区效率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经典DEA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的R&D资源配置效率状况。结果显示:辽宁、福建、山东、云南等省份R&D效率有效,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安徽等省份效率较低,且内部效率值差异较大。为缩小地区高技术服务业R&D效率差距,提高全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必须优化资源投入结构、加强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市场需求及引导产业集聚等。

  • 标签: 高技术服务业 R&D效率 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 DEA
  • 简介:R&D投入决定着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深、沪及中小板上市公司2002-2006年财务报告为依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R&D的投入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动态角度研究R&D投入强度的变化趋势。指出目前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的不足.并提出高科技企业加强R&D投入的思路。

  • 标签: 高科技企业 R&D投入 统计分析
  • 简介:在建立具有补偿的采购供应链R&D投资规模调控模型的基础上,对采购中供应商的R&D投资决策均衡进行研究,着重探讨采购商的决策偏好和供应商的行动顺序对投资均衡的影响。所得结论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供应商对R&D项目的投资均衡为采购商所希望的均衡,但是,当采购商对供应商的投资行为存在决策偏好时,无论供应商先行动还是后行动,供应商的投资均衡将会偏离采购商所希望的均衡。

  • 标签: 补偿 采购供应链 决策偏好 行动顺序
  • 简介:2010年,青海省统计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环境统计工作和R&D资源清查统计工作任务。近期,在国家统计局对各地区2010年度社会科技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中,省局环境统计工作和R&D资源清查统计工作分别荣获两项三等奖。

  • 标签: 环境统计工作 资源清查 R&D 国家局 2010年 青海省统计局
  • 简介:无论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新增长理论,都认为在考察经济的长期动态变化时,其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总供给;由于总供给取决于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因此多数增长理论都把构造生产函数作为建立增长模型的关键。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在构造生产函数时,通常考虑的是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决定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不同要素的组合,厂商可以进行生产;而自然资源被排除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之外,没有被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在生产中的作用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循环经

  • 标签: 循环经济 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理论 收益递减规律
  • 简介:企业销售产品需要一部分销售费用,如何把握销售费用的多寡呢?如何才能知道是增加还是减少销售费用呢?本文给出了实证分析。

  • 标签: 实证分析 销售费用 数学模型
  • 简介:基于生产函数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效应机理,构建了效应的测度指标,并对历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明显改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在过去的22年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约为12%。分段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增长效应增加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增长速度减慢。

  • 标签: 农村劳动力流动 增长效应 生产函数
  • 简介:安徽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一年的发展,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相关实证分析显示:金融规模的扩张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虽然股票市场的发展滞后到第七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超过了金融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其贡献度一直在增长,这表明,虽然金融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较大,但是成立只有十几年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很大的潜力;而金融发展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且有些时期对经济增长呈负作用;保险市场的发展并没有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为了安徽的金融发展更快更全面地促进经济增长,安徽股票市场的发展应摆在比传统金融中介发展更优先的位置,应继续加大企业从股票市场的融资力度,同时应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体系来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加快保险机构改革并提高保险业经营水平。

  • 标签: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波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有影响,并且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时期更长.

  • 标签: 货币供应量 VAR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之间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基于一种多元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MGARCH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3年的月度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数据检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的关系。结论表明:高通货膨胀水平引起高的通货膨胀波动,而高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波动导致低的产出增长和产出增长波动,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 标签: 通货膨胀 产出增长 波动 MGARCH模型
  • 简介: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就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统计性质优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外商直接投资与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增长 地理加权回归
  • 简介:摘要:利用200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并充分收集和整理先验信息,运用贝叶斯面板模型分析和研究了扩展的C-D生产函数,有效地处理了短期时序造成的小样本问题以及误差项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实现参数的适时修正和更新。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物质资本份额的后验均值为55%,明显低于中国学者估计的60%;人力资本所占份额仅为5%~6%,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应增大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人均产出弹性的后验均值为1.37;地理位置等个体差异依旧是造成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逐年扩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生产函数 面板数据 贝叶斯
  • 简介:忽略经济增长模型的合适性及时变特征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测度严重背离现实。根据Solow与Lucas的两类经济增长模型,序贯性构建了6个时变参数经济增长函数。通过贝叶斯推断与MCMC抽样获得刻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变特征,应用模型选择与比较得到相应结论:规模报酬时变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要优于其它5个模型,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内源性效率;物质资本弹性、人力资本弹性及溢出效应具有较强上升趋势,对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发挥良好支撑作用;尚未达到递增阶段的规模报酬以及收敛性波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都需审慎解决。

  • 标签: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模型 资本存量 贝叶斯状态空间模型 MCMC抽样
  • 简介:基于2016年对秦岭地区561户贫困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性匹配得分法分析了农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对其收入的影响,并对结果的平衡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1)在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后,农户的真实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就不同扶贫模式对收入的提升作用而言,生态旅游模式的作用最为显著,合作社和贫困补贴模式次之,整村推进模式的作用相对较小;(3)就不同扶贫模式下收入的绝对值而言,农户在贫困补贴模式和合作社模式下的收入较高,生态旅游模式和整村推进模式下的收入较低;(4)当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参与存在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干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被低估甚至误判。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 标签: 精准扶贫 选择性偏差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简介: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ModelAveraging)方法,使用1990-2007年省际数据,对长期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工业化推进速度、对外开放程度、东部区位优势、消费能力和对内开放水平等6个解释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持续和稳健的影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决定因素。城市规模、中部区位优势和初始经济条件等3个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此外,从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边际影响的程度来看,工业化推进速度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最强,其次是消费能力变量和对外开放程度变量。

  • 标签: 增长回归 模型不确定性 贝叶斯模型平均
  • 简介:最早进行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共和国》,他在文中将城市(国家)的起源归因于专业化与分工,认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交换(贸易)使得双方都同时获利。同样的思想,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色诺芬的《经济论》中也有类似的阐述。这些虽然仅仅是直观的经济洞察力的体现,

  • 标签: 经济增长关系 出口增长 获利 实证研究 分工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