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中国法律援助相关问题分析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决定了目前法律援助需求状况呈现几方面特点:首先,需要法律援助的社会成员总量可观并迅速膨胀,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根据统计,2002年全国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有78万件,实际满足约1/4左右.法律援助供需矛盾是一个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欧美诸国法律援助法律规定的提供法律援助的标准倾向于不断降低,不少国家法律援助服务的覆盖比例通常要达到人口的多数.例如,荷兰的法律援助体系范围大约是50%,英国达到45%.当前我国法律援助控制标准非常严格,将来放宽标准是必然的趋势,法律援助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次,法律援助的内容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例如,过去法律援助性质的咨询仅仅局限于民事案件和刑事代理,现在更多地涉及各种高度专业化的权利纠纷;过去一般局限于提供简单咨询,现在更多地要求给予诉讼代理过去有些内容是法律援助禁为或限为的,现在突破禁区的呼声很高.再次,法律援助新兴热点问题出现很快,社会有效供给不足,供求严重不平衡.例如,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迅速,涉及到动拆迁的法律援助案件上升很快,这需要配套一支熟悉房地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法律援助队伍,这对于从事传统业务的各种法律援助组织来讲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简介:<正>一、对日民间索赔诉讼的历史及现状早在1975年,居住于苏联领土萨哈林的4名朝鲜半岛出生者首开对日民间索赔诉讼之先河。他们在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日本政府应为二战后他们一直不能返回故乡而承担国家责任。此后有关国家国民对日索赔诉讼呼声不断高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一个高峰。1993年17名香港居民状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因为其在二战占领香港时期所发行的"军用手票"一事而赔偿共计7.6亿日元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失赔偿费,从而掀开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的第一页。1995年6月花冈事件幸存者耿谆等人起诉日本鹿岛公司为418名死难劳工、9名幸存者及2名遗族者各支付550万
简介:一切规范的存在,都是为给纠纷解决预备一套方案,民间法也不例外。文明时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司法诉讼方式,其规范运用的特点是以法律为主,以民间法为辅,即使在司法调解中,也保持这一特点。另一种是诉讼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案,如调解、仲裁等,其规范运用的特点是在法律、民间法的选择上,难分彼此,说不上谁主谁辅,在这种纠纷处理中,当事人本身具有规范适用的选择权和权利处分的选择权,这就使规范的运用要灵活得多,更多时当事人之间还通过主持人自己协商处理规范——制定纠纷解决协议。第三种是私力救济,它可以分为启动形式合法的私力救济和启动形式非法的私力救济。在私力救济中,其规范运用反倒是以民间法为主,国家法最多只为辅助。如上情形的出现,乃是因为司法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是非,而诉讼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案以及私力救济解决纠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平息矛盾。
简介:张荣异因做生意缺乏资金,1998年8月6日向苏秋珠借款30000元,并出具“借到苏秋珠人民币30000元,期限一年。若借期一年利息按8%计算,若借六个月内利息按10%,借一个月算两个月利息,二个月算三个月利息,以此类推。张荣异98年8月6日”的借条给苏秋珠。同日,符其英为张荣舁的借款提供担保,并在该借条上签“担保人:符其英(陀烈小学校长)担保至还清以上欠款止。98、8、6”。张荣异、符其英均在借条上加盖各自的指模:借款期限届满后,张荣昇未依约还款,苏秋珠遂于2003年6月2日向原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符其英还清本金30000元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