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正当防卫正当化根据直接决定了正当防卫行为虽然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但为何能被正当化的问题。正当化根据的选择还影响到正当防卫的成立、防卫行为相当性的判定、防卫过当责任形式的认定以及防卫过当减免处罚根据的确定等。正当防卫正当化根据的确定与违法性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的方式以及结果无价值论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决定了在违法判断上应当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正当防卫中存在着保全法益与侵害法益对立的双方,在法益的比较衡量中不法侵害者的法益在必要限度内丧失了要保护性,因此,保全法益优越于侵害法益,正当防卫正当化的根据就是法益衡量说内部的优越利益原理。同时,基于法益衡量说坚持"结果行为"的违法性判断的思考进路,能够妥当地解决正当防卫的相关问题。

  • 标签: 正当防卫 正当化根据 结果无价值 法益衡量 思考进路
  • 简介:浅析无限度正当防卫陆明德修改后的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和修改前的条文相比,正当防卫的定义更加明确了,保护权利的内容更加具体了,对防卫限度的要求更加宽松了,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更加肯定了。特别是新增加的第三款,明确规定对严重暴力...

  • 标签: 无限防卫权 正当防卫 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无限度 被害人 防卫过当
  • 简介:英关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包括自身防卫防卫他人、防卫财产和执法防卫等,规定得比较详细和具体,易于操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防卫的紧迫性、必要性、防卫行为和侵害行为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谓合理相信的问题。都有较大的分歧,尤其是美国模范刑法典的一些规定,虽然有一些创新,但似乎在有些问题上走得太远。关于防卫人的主观条件,模范刑法典认为,只要防卫人相信有不法侵害存在,无论行为人的认识是否合理,都可以进行防卫,甚至一些主观上有过错的人,也可以以正当防卫提出合法辩护,这就显得有些不合常理。笔者的观点是,应将防卫人的主观认识分为合理的认识和不合理的认识。如果是合理的认识,就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如果是不合理的认识,由于防卫人存在过错,就不应认定为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涉及防卫人和侵害人双方,如果能很好地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可以既维护好刑法的正当性,又保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自身防卫 防卫他人 防卫财产 执法防卫 紧迫性 必要性
  • 简介:<正>案情简介:未成年人蔡某1993年6月28日中午在本村一商店玩耍时,见本村村民些某(成年)骑车路过并在该商店附近停车。因蔡某与柴某两家有纠纷,蔡某怕柴某滋事,便匆勿骑车离开商店。柴某骑车尾追蔡某至本村村民纪某家附近时被蔡某发现,蔡某便下车问柴

  • 标签: 正当防卫的限度 瓦刀 不法侵害者 抓钩 侵害人 防卫行为
  • 简介:在司法实务中,必须充分重视持续侵害行为的特殊性,防止错误限定正当防卫的成立范围。针对持续侵害的反击行为造成死伤后果的,在司法判断逻辑上应当优先考虑能否适用《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只有在其适用存在障碍时,才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检验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持续侵害状态下的防卫相当性判断应建构一系列规则,无论持续侵害外观上是否平和,防卫人即便造成对方死伤的,也应当肯定反击行为的防卫性质;在持续侵害发生时,防卫人使用类似“挥刀乱捅”的防卫手段的,也可能成立正当防卫;当防卫人展示防卫工具时,对持续侵害人主动迎上前的,要评价为系其主动升高不法侵害危险,防卫人后续造成的后果应归属于侵害一方;在持续侵害过程中,如果能够认定危险处于累积升高的状态,即便防卫人突然实施防卫强度较高的手段造成不法侵害者死伤的,也不能一概否定正当防卫的成立。

  • 标签: 持续侵害 防卫必要性 防卫限度 特殊防卫
  • 简介:简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钱金策一、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1979年刑法...

  • 标签: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无限防卫权 防卫人 必要限度 防卫意图
  • 简介:根据社会公众的普遍善恶观念在防卫人和被防卫人之间进行公平的风险分担既是刑法规定正当防卫制度的思想基石,也是引导我们对正当防卫各要件进行社会观念化解释的指南。当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事实有错误认识时,对于不法侵害的存否和强弱,应当以风险分担为原则,决定是采取行为时判断还是行为后判断。在防卫限度的认定中,应当依次进行客观归责和防卫行为必要性的判断,以此在双方之间就严重损害结果的发生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

  • 标签: 正当防卫 民众观念 风险分担 客观归责
  • 简介: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制度,更是刑事被告人的行为得以正当化或受到宽宥的重要理由。关于正当防卫的本质,目前西方存在着自主性理论、保护社会-法律秩序理论、权衡利益和选择较小危害理论三种代表性理论,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存在过一种类似西方的"保护社会-法律秩序理论"。但是,中国法学界一直没有自觉地和自主地提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正当防卫理论,甚至没有把"正当防卫的本质"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虽然有个别学者对外国理论做了零星的引介工作,但是仍然缺乏整体上的把握,更没有注意到正当防卫制度和相关理论背后所负载的特定意识形态及其国家想象。通过对西方和前苏联代表性正当防卫理论进行内在分析和比较分析,以期能为充满矛盾的、徘徊中的中国法律理论和实践提供某种反思和镜鉴。

  • 标签: 正当防卫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国家 个人
  • 简介:<正>众所周知,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其实质在于允许并鼓励公民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奋起反击,以便制止不法侵害,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保障他人或本人的权利不受侵犯。正当防卫主观上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罪过心理,客观上有助于遏制和预防犯罪,正是这种主客观机制的统一,深刻地揭示了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的根本区别所在,反映了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本质所在。

  • 标签: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必要限度 新刑法 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
  • 简介:<正>近年来,正当防卫一直是法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围绕正当防卫制度展开探索研究,无疑将会不断丰富我国的法学理论。但是,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注意力至今仍然集中于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特别是“限度”等实体要点上,对于具有密切联系,

  • 标签: 正当防卫权 正当防卫制度 不法侵害 社会利益 危害结果 法学界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中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及证明方式等问题,在理论、制度和实践上都有太多争议,以致出现要么无罪要么死刑的极端差异裁判结果。借助法律经济学一以贯之的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权衡证明成本、预期错案损失、未来类似案件的社会总成本和法院裁判成本等因素,应要求被告人首先建立以合理怀疑为标准的争点,再由控方排除合理怀疑地予以证伪。辩方形成正当防卫争点时无需完整的印证链条,法官可通过自由心证进行判断。如此方能在合理的证明成本和裁判成本范围内尽可能发现真相,且即便出现错案也能确保损失最小,并引导人们在未来选择成本最低的行为方案。

  • 标签: 正当防卫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证明方式 法律经济学
  • 简介:<正>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是我们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因此,正确、全面地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对于充分保护正当防卫人的法定权利,支持和鼓励人民群众勇敢地同刑事犯罪作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我国刑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解释。因此,对这个问

  • 标签: 正当防卫 必要限度 不法侵害 我国刑法 刑事犯罪 防卫过当
  • 简介:我国《刑法》第17条对正当防卫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这一规定,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是:(1)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3)正当防卫必须是

  • 标签: 公安司法 不法侵害 免除处罚 危害公共安全 防卫行为 执行职务
  • 简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近年来出现的暴力反抗强拆案和自力行使请求权案,使正当防卫与公力救济之间的关系成为法教义学亟待关注的课题。在法治国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公力救济机制的权成性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这两大价值诉求的平衡。首先,应当把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和行使条件区分开来;公力救济优先只能通过防卫权行使条件从程序上“冻结”防卫权,而不能从实体上消灭防卫权的存在。其次,只有当同时满足以下要件时,公力救济才需要并且能够取得优先于正当防卫的地位:一是法律在相关领域具有追求秩序稳定的特殊价值目标;二是受到不法行为损害的法益,能够通过事后的公力救济得到恢复;三是受害公民在寻求公力救济途径的过程中,不会遭遇过分重大的困难。

  • 标签: 正当防卫 公力救济 公定力 自助行为 拆迁
  • 简介:1997年,我国对原刑法进行了重要修订与完善,其中对正当防卫问题作了重要调整与补充,完善了正当防卫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防卫过当的范围,而且特别增加了一款,即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行为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标签: 正当防卫 特殊防卫 防卫过当 防卫行为 行凶 完善
  • 简介:<正>无限防卫是修订后的刑法增设的一项内容,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无限防卫就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无限防卫实质上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绝对的正当防卫,它是刑法的一种授权行为。无限防卫作为正当防卫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与一般防卫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作为对付不法侵害的有效手

  • 标签: 无限防卫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立法思考 严重暴力犯罪 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 简介:<正>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问题,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方面。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防卫过当的定罪颇不统一,不仅以杀人、伤人罪量刑者有之,.以“防卫过当罪”量刑者有之,甚至在判决中避讳罪名而量刑者亦有之。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要解决防卫过当的定罪问题,首先要对防卫过当行为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是正当防卫超过了必要限度的一种行为,而正当防卫则是一种合法行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因此,防卫过当这一犯罪行为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由一种合法行为转化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度。在这个界限以内,该事物保持其质的相对稳定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而

  • 标签: 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 必要限度 罪过形式 定罪 刑事责任
  • 简介:<正>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由于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因而在认识上颇不一致,概括起来,有五种观点,即故意说、过失说、故意和过失并存说、间接故意与过失并存说、疏忽大意过失和间接故意并存说等。理论上的诸多分歧,使得司法实践中对防卫过当的处理极不统一,导致同罪异罚,严重影响公民同违法犯

  • 标签: 防卫过当 必要限度 罪过形式 间接故意 防卫人 行为人
  • 简介:正当法律程序的判断标准是一个较难取得共识的问题。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行政主体没有偏见,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并说明行政行为的理由,在程序上才符合基本的交往理性。这三项要素是正当法律程序的核心,也是据以判断某一行政行为的程序是否正当的标准。

  • 标签: 正当法律程序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理性 排除偏见 听取意见 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