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典型症状,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这种疼痛性疾病是医学界极其难治的顽症之一。通过康复综合性治疗手段,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筛选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PHN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积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AI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评分),并观察两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积分、AIS评分、HAMA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比15.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PHN的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障碍、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海军安庆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治疗影响方面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BDNF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托里消毒散加味可以发挥补益气血、促进血行、祛瘀止痛的功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BDNF表达水平,有助于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Teach-back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远程Teach-back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估法、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管理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MMAS-8、疼痛数字评估法、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均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远程Teach-back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毓璜顶医院皮肤科收治的92例老年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法评估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疼痛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36)。观察组患者治疗7、14、21、28 d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情绪、活动能力、工作、与他人交往、睡眠、享受生活及BPI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28 d后,血清5-HT和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普瑞巴林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老年患者PHN,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高压氧治疗。超短波和高压氧治疗均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2.8±2.6)分]低于对照组[(6.9±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以抗病毒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法评分(VAS评分)、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22±0.9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1±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59/60),高于对照组的6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2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青鹏软膏治疗带状疱疹早期神经痛的效果。方法2019年1—6月,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2~48岁,发病时间1~7 d),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试验组在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外用,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5、7、15、30 d的疼痛数字评分(NRS)、睡眠评分(AIS)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3 d开始各时点NRS、AI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从7 d起各时点NRS、A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后3、5、7 d时NRS评分及3、5 d时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青鹏软膏外用可以快速缓解带状疱疹患者早期神经痛,改善患者睡眠,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2011年,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发表了疼痛科成立后第一个"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专辑",近10年后的今天,很高兴地看到国内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规范化诊疗和转化研究方面已经有了新的亮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传统的难治性疼痛性疾病之一,疼痛科医师一定要告诉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才能改善或控制症状。本文将综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现状、国际疼痛学会评价、规范化诊疗程序、疱疹后神经痛转化研究和进展,推荐比较成熟的诊疗方案,特别是关于交感神经治疗的结果供同道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刺络放血配合火罐的效果。方法选取茌平区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常规组、氦氖激光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进行局部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刺络放血和火罐治疗,氦氖激光组接受氦氖激光仪局部照射治疗。统计并对比三组有效缓解率。结果治疗第6天,联合组有效缓解率显著高于氦氖激光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氦氖激光组有效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联合组有效缓解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氦氖激光组有效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氦氖激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治疗和氦氖激光治疗相比,刺络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预后的带状疱疹(HZ)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分析HRV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和皮肤科门诊及病房的HZ患者309例,年龄>50岁,性别不限,记录HZ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疱疹相关信息,并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神经病理性疼痛筛查量表(ID-PAIN)的评估及HRV监测;记录时域[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频域数据[总频率(TP)、高频(HF)、低频(LF)、极低频(VLF)、低频高频比(LF/HF)]。对所有患者进行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治疗。随访HZ患者至皮损愈合后1个月,根据疼痛是否持续将HZ患者分为PHN组与非PHN组,比较两组患者疱疹相关信息及HRV参数变化,探寻PHN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HRV相关参数与PHN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295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PHN组117例,非PHN组178例。PHN组SDNN、VLF、LF、HF、TP较非PHN组显著降低(P均<0.05)。年龄>70岁(OR=3.210, 95%CI: 1.473~6.993, P=0.003)、合并糖尿病(OR=2.721, 95%CI: 1.353~5.475, P=0.005)、严重型疱疹(OR=3.279, 95%CI: 1.249~8.610, P=0.016)、重度疼痛(OR=3.505, 95%CI: 1.843~6.697, P<0.001)均为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是否发生PHN为结局绘制HF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Youden指数最大时,灵敏度为0.702,特异度为0.675,对应截断值HF为3.395。结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降低的HZ患者更容易发展为PHN,高HF是PHN发生的保护因素,且有一定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