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与单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儿科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选择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选择单独应用,药物吸入方法与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患儿哮喘症状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肺通气情况、痰白三烯(LTs)浓度、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及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气促、呼吸困难"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痰LTs、FEV1/FV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痰LTs、FEV1/FVC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哮喘儿童于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效果较满意,相比单独应用雾化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其给药简便,药物吸入气道后可有效控制哮喘,迅速缓解病情。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哮喘 儿童: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22例,按信封法分为联合组(65例)和对照组(57例)。在常规吸氧、氨茶碱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组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治疗7 d后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8.46%,64/65)高于对照组(85.96%,49/57),P<0.05。治疗后,联合组FEV1%、PEF、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哮喘 急性发作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布地奈德混合雾化吸入对单肺通气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5~6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双肺通气组(TLV组)、单肺通气组(OLV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B组)和布地奈德混合雾化吸入组(B+S组)。TLV组双肺通气3 h,余3组左侧单肺通气2 h,随后双肺通气1 h,B组于单肺通气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B+S组于单肺通气前雾化吸入0.15 mg/kg+布地奈德0.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TLV组与OLV组均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于吸入前(T0)、吸入后15 min(T1)、吸入后1 h(T2)和通气结束即刻(T3)时采集股动脉血样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采集混合静脉血样测定相应指标,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和肺顺应性(Cdyn)。结果与TLV组比较,OLV组、B组和B+S组T2,3时乳酸浓度升高,T1-3时氧合指数和Cdyn降低,Qs/Qt、Raw、Pplat和Ppeak升高 (P<0.05);与OLV组比较,B组和B+S组T2,3时乳酸浓度降低,T1-3时氧合指数和Cdyn升高,Qs/Qt、Raw、Pplat和Ppeak降低(P<0.05);与B组比较,B+S组T1-3时Cdyn升高,Qs/Qt、Raw和Ppeak降低(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合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单肺通气兔肺功能。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投药,吸入 单肺通气 呼吸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对气道重塑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9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哮鸣音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比72.3%,χ2=6.03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IMP-1、MMP-9、TGF-β、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免疫球蛋白A(IgA)、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显著,可改善气道重塑和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气道重塑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氨溴特罗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药物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氨溴特罗,66例)。比较两组血清miR-21、miR-155表达、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血清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miR-21、miR-155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293、1.146,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血清miR-155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3.320,P<0.05)。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036、0.290,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8、8.670,P<0.05)。治疗前,两组TIMP-1、PCT及MMP-2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753、1.096、0.445,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TIMP-1、PCT及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47、22.780、27.80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4/66)与对照组(3.03%,2/6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75,P>0.05)。结论联合氨溴特罗可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21及miR-155表达,控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提高肺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氨溴特罗 沙丁胺醇 miR-21 miR-155 肺功能 血清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的变化情况,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7.18%(34/39),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P<0.05)。治疗前,两组VC、FEV1、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8、0.892、0.371,均P>0.05);治疗后,两组VC、FEV1、PEF均升高(联合组:t=16.045、7.193、6.667,对照组:t=7.834、8.354、4.262,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t=6.591、9.615、11.383,均P<0.05)。治疗前,两组HMGB1、CRP、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6、0.669、0.371,均P>0.05);治疗后,两组HMGB1、CRP、TNF-α水平均下降(联合组:t=10.235、16.992、12.371,对照组:t=4.763、15.663、13.115,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HMGB1、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6.591、3.559、8.307,均P<0.05)。结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哮喘 支气管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定量雾化吸入器 炎症介导素类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方案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的17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抽样规则,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男45例,女44例,月龄(5.89±4.23)个月;观察组男46例,女43例,月龄(6.72±3.42)个月。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与联合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24±1.47)d、(4.25±1.83)d、(5.12±1.1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4.89±1.07)d、(5.86±1.83)d、(7.03±1.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5%(87/89),显著高于对照组83.15%(7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1,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病理特征改善、治愈速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布地奈德单独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1例62岁女性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接受奥利铂甘露注射(第1天)+替吉奥(第1~14天)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次应用奥利铂甘露注射前3 h予地塞米松等药物预处理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第1周期化疗期间,患者除恶心、乏力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未予干预。第2周期奥利铂甘露注射滴注结束后约2 h,患者四肢肿胀、潮红,皮肤出现红色斑片,之后红斑增多并融合成片,足部皮肤脱屑,经抗过敏治疗后上述症状好转。第3周期奥利铂甘露注射滴注结束后约3 h,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肿胀,伴抓痕;之后,部分皮肤可见大水疱,关节屈曲处水疱裂开,有渗出浸渍。给予甲泼尼龙等抗过敏治疗,4 d后患者全身皮肤呈鳞片状脱屑,手足皮肤呈手套状脱落,诊断为剥脱性皮炎;9 d后患者皮肤颜色变浅,无新发皮疹。考虑剥脱性皮炎由奥利铂甘露注射所致,将化疗方案更改为多西他赛(第1天)+替吉奥(第1~14天),患者未再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 标签: 奥沙利铂 皮炎,剥脱性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皮肤疾病,丘疹鳞屑性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患者因痛风性关节炎给予酮咯酸氨注射60 mg入0.9%氯化钠注射250 ml静脉滴注、1次/d。第3次给药约一半时患者出现腹部隐痛,但未予重视。之后又出现呕吐(呕吐物带血)、黑便,伴上腹不适。考虑与使用酮咯酸氨注射有关,停药观察。患者症状持续并加重,出现心慌、头晕、乏力、呕血、解鲜血便、晕厥等。血压58/33 mmHg(1 mmHg=0.133 kPa),血红蛋白92 g/L。胃镜及病理检查提示胃窦、胃角多发溃疡,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杆菌(+)。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性休克,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及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逐渐痊愈,粪潜血阴性。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消化性溃疡出血 老年人 休克 出血性
  • 作者: 叶超 王朝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宁乡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宁乡 410218 叶超现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30,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宁乡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宁乡 410218
  • 简介:摘要1例7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给予碘克160 ml静脉注射。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为B型,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手术结束约12 h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双眼失明;约30 h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烦躁和焦虑症状,血清肌酐174 μmol/L。患者术前血清肌酐134 μmol/L。疾病进展过程中请眼科和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并行头部CT检查(显示天幕池密度增高,可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基底节区软化灶形成)后考虑为对比剂脑病。给予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托拉塞米(10 mg静脉滴注、1次/d)及补等对症治疗。2 d后患者视力好转,记忆力及神志恢复;3 d后患者视力和精神均恢复正常。

  • 标签: 造影剂 脑疾病 皮质盲 碘克沙醇
  • 简介:摘要1例71岁男性患者因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局麻下接受主动脉弓造影+全脑动脉造影+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使用的对比剂为碘克注射。术前患者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0 h患者出现发热、嗜睡、饮水呛咳、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左侧肢体肌力和肌张力减低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示右侧大脑皮层信号增高、脑沟变浅,考虑为碘克引起的对比剂脑病。给予补、糖皮质激素、甘露脱水等对症治疗3 d后,患者症状好转,头部MRI示右侧大脑皮层高信号降低、脑沟恢复正常。

  • 标签: 造影剂 碘克沙醇 脑病
  • 简介:摘要1例2岁精索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镜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后接受单次酮咯酸氨注射7 mg静脉滴注镇痛。用药后约17 h,患儿出现肉眼血尿,超声检查示膀胱内血块,尿常规检查示尿潜血(++),镜检红细胞>50个/高倍视野(HP),尿蛋白(+++)。患儿同期未使用其他药物,考虑患儿的血尿与酮咯酸氨注射有关。先后给予酚磺乙胺注射0.5 g静脉滴注、1次/d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5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6 d后,患儿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示尿潜血(+++),镜检红细胞3个/HP,尿蛋白(+++)。11 d后复查,尿潜血(+),镜检红细胞0个/HP,尿蛋白(++)。1个月后复查,尿潜血(-)、尿蛋白(-)。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血尿 蛋白尿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度对大鼠紫杉诱发神经痛及其脊髓背角核因子-κ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80~200 g,4~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2只。紫杉模型组(P组):腹腔注射紫杉2 mg/kg,隔日1次注射,共注射4次,注射持续7 d;利度(Thalidomide)组(T组):每天口服Thalidomide 100 mg/kg,隔日1次,连续4次;紫杉+Thalidomide(P+T)组:腹腔注射紫杉2 mg/kg+每天口服Thalidomide 100 mg/kg,隔日1次,连续4次。空白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口服等量橄榄油。4组大鼠于给药前1 d (T1),给药后第7天(T2),第14天(T3)测机械缩足阈值(MWT)。于腹腔给药第14天MWT测完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快速取出脊髓背角,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将脊髓背角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C组(14.8±1.6)比较,P组、P+T组大鼠MWT在T2(P组:5.2±0.8;P+T组:9.8±0.8,t=3.345、6.753,P<0.05)及T3 (P组:2.7±0.6;P+T组:9.7±0.7)时点均显著降低(t=5.642、7.865,P<0.05),与P组比较,T2,T3时点T组(T2:14.9±1.1;T3:15.2±1.2,t=6.483、8.964,P<0.05),P+T组大鼠MWT升高(t=3.483、5.236,P<0.05);与C组比较,P组脊髓背角NF-κBp65 (0.77±0.08)、cleaved Caspase-3 (0.88±0.11)、TNF-α (152.97±4.78) ng/L和IL-1β (83.64±3.49) ng/L均表达上调(t=15.694、6.875、10.877、7.964,P<0.05),P+T组的NF-κBp65 (0.44±0.07)、TNF-α(81.79±3.89) ng/L和IL-1β(39.76±3.31) ng/L表达也显著上调(t=6.483、12.567、5.674,P<0.05);与P组比较,T组及P+T组脊髓背角NF-κBp65 (T组:0.33±0.06;P+T组:0.44±0.07,t=9.587、10.566,P<0.05)、cleaved Caspase-3(T组:0.49±0.07;P+T组:0.51±0.09,t=9.443、7.568,P<0.05)、TNF-α(T组:(66.49±1.78) ng/L,P+T组;(81.79±3.89) ng/L,t=14.573、9.861,P<0.05)和IL-1β(T组:(24.83±2.38) ng/L;P+T组:(39.76±3.31) ng/L,t=19.313、15.465,P<0.05)表达却显著下调。结论利度可通过下调NF-κB及下游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减少cleaved Caspase-3生成,预防紫杉诱发神经痛发生。

  • 标签: 神经痛 紫杉醇 脊髓 核因子-κB通路 沙利度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胍对脓毒症大鼠脾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胍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内毒素组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10 mg/kg)、胍组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10 mg/kg)并同时腹腔注射胍(200 mg/kg);三组大鼠于建模后0 h、12 h、24 h分别随机抽取10只(标记为0 h、12 h、24 h亚组)麻醉处死;称取脾脏重量;HE染色观察脾脏病理;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总凋亡率;结果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内毒素组中12 h(1.2633±0.0652)、24 h亚组(1.5576±0.0711)的脾脏重量(g)与对照组中相应亚组[(0.8876±0.0361)、(0.9079±0.0425)]相比明显升高(P<0.05),胍组中12 h(1.1052±0.0585)、24 h亚组(1.3262±0.0682)的脾脏重量与内毒素组中相应亚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HE染色见内毒素组脾脏组织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重(P<0.05),胍组与内毒素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内毒素组中12 h、24 h亚组的脾细胞[(13.31±1.26)、(19.53±1.68)及树突状细胞[(19.5±1.52)、(16.09±1.15)]的总凋亡率与对照组中相应亚组[(6.27±0.71)、(6.01±0.67)及(4.99±0.51)、(5.30±0.66)]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胍组中12 h [(9.19±0.95)、(12.19±1.25)]、24 h亚组[(12.71±1.19)、(10.76±1.09)]的上述检测指标与内毒素组中相应亚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内毒素组及胍组中24 h亚组的脾细胞凋亡率与同组中12 h亚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树突状细胞凋亡率与同组中12 h亚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凋亡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胍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脾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凋亡。

  • 标签: 脓毒症 内毒素 胍丁胺 脾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抑制 流式细胞术 凋亡
  • 简介:摘要1例16岁女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准备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化疗,为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程度,给予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福匹坦双葡甲三联药物。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和地塞米松5 mg后,将福匹坦双葡甲150 mg入0.9%氯化钠注射150 ml,以300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5 min后,患者出现大汗,咽部异物感,呼吸困难,脐周疼痛和呕吐。考虑可能为福匹坦双葡甲所致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和吸氧。20 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好转,腹痛减轻;50 min后过敏症状消失。

  • 标签: 过敏反应 止吐药 福沙匹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利度及其类似物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2年8月31日),收集利度及其类似物来那度、泊马度相关肝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用药情况、肝损伤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肝功能状况、肝损伤分型等)以及处置和转归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36~93岁,平均60岁;原发病为多发性骨髓瘤者16例,浆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1例;应用利度者9例,来那度6例,泊马度3例;开始用药至发生肝损伤的时间为4~232 d,≤60 d者15例;肝细胞损伤型9例,胆汁淤积型7例,因缺少数据未判定分型2例。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16例)、总胆红素升高(14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2例);15例有临床表现记录,主要为黄疸(13例)、乏力(7例)和恶心(4例)。诊断肝损伤后18例患者均停用利度或其类似物,其中4例予对症支持治疗;13例停药后7~28 d肝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5例死亡(2例死于肝衰竭,3例死于原发病或其他合并症)。结论利度及其类似物相关肝损伤多发生在用药2个月内,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所致肝损伤相似;停药后多数患者肝功能可好转或恢复正常,但少数可进展为肝衰竭致死亡。

  • 标签: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沙利度胺 来那度胺 泊马度胺
  • 简介:摘要1例69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因急性脑梗死行头部血管造影术。术前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普罗-370时发生右手注射部位造影剂外渗,造成严重皮下血肿、组织坏死和感染,外渗创面最大至6.0 cm×7.0 cm。给予50%硫酸镁+地塞米松冷局部湿敷,每日清创换药,外敷水凝胶、亲水纤维银、水胶体敷料等治疗,外渗后第14天创面坏死组织逐渐脱落,伤口开始愈合;外渗后第35天创面完全愈合。

  • 标签: 造影剂 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血肿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乌司他联合利奈唑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0例。单一组采用利奈唑治疗,联合组采用乌司他联合利奈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水平、肺功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应激激素、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单一组(73.33%,22/30),P<0.05。治疗后,联合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最高呼气流速、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均高于单一组(P均<0.05);CPIS、APACHEⅡ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淀粉样蛋白A表达水平均低于单一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联合利奈唑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确切,可恢复血气水平及肺功能,减轻炎性刺激和肺部感染程度,缓解病情。

  • 标签: 肺炎 乌司他丁 利奈唑胺 肺部感染评分 血气水平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并与奥美拉唑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纳入ICU预计入住时间不少于5 d、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具有发生应激性黏膜病变(stress related mucosal disease, SRMD)危险因素的成年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罗组:注射用盐酸罗醋酸酯75 mg溶于20 mL生理盐水注射静脉推注,用药间隔12 h)及对照组(奥美拉唑组:注射用奥美拉唑4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注射静脉滴注30 min,用药间隔12 h)。记录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入组第1天序贯脏器衰竭(SOFA)评分,及研究期间肠内营养及消化道出血情况;用药前、用药开始后每2 h测量胃液pH值,连续测量5 d,计算每24 h内pH均数及pH≥4的百分比;首次用药前及第5天用药结束后送检胃液细菌培养;第1~5天检测胃液及便潜血;记录是否出现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住院时间、ICU及第28天病死率;不良反应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共入选患者91例,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肠内营养状况、APACHEⅡ评分及第1天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醋酸酯能使胃液pH迅速升至≥4.0,并在监测期间持续稳定在pH≥4.0,奥美拉唑能使胃液pH迅速升至≥5.0,并在监测期间持续稳定在pH≥5.0。罗治疗组患者在第二个24 h内平均胃液pH≥4.0达82.5%,并稳步上升,在第5天时90%的患者平均胃液pH≥4.0。两组消化道出血情况、ICU及住院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期间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未筛选出SRMD的危险因素。结论注射用盐酸罗醋酸酯可迅速提高并维持胃液pH值至4.0以上,与奥美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合并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应激性黏膜病变合并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拮抗剂 罗沙替丁
  • 简介:摘要目的对SCN2A基因突变钠离子通道相关癫痫低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报道,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应用拉考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例于2021年7、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癫痫患儿,总结其症状体征和血液、脑脊液、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结果及其诊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及患儿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分析应用拉考治疗低龄婴儿SCN2A基因突变钠离子通道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性,均于出生后3个月内起病,因频繁抽搐并发育落后入院。血液生化及脑脊液检查、血尿代谢筛查无异常,头颅影像学检查无结构异常。病例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CN2A基因(chr2:166152333-166246334)杂合缺失,SCN1A基因(chr2:166847754-16693013)杂合缺失,缺失大小约为5.72 Mb。4 h动态脑电图检测到局灶性电/临床发作35次(持续状态?),予咪达唑仑及左乙拉西坦治疗后,发作不能控制,加用拉考后发作完全控制。例2基因检测结果提示SCN2A基因存在新发错义突变(c.1285G>A,p.Glu429Lys),患儿每日发作数十次,脑电图监测到3次左侧颞区起源局灶性发作,先后予苯巴比妥、丙戊酸、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治疗,发作不能控制,加用拉考后第3天起未再发作。2例患儿门诊随诊半年余无发作,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钠离子通道相关癫痫脑病发病年龄早,发作频繁,可同时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慢钠通道阻断剂拉考对SCN2A基因突变或同时合并SCN1A基因突变的钠离子通道相关癫痫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婴儿 癫痫 钠通道 钠通道阻滞剂 拉考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