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肠型腺癌(SNS-ITAC)是一种发生于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腺样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常累及筛窦、鼻腔及上颌窦。本文报道2例原发性SNS-ITAC,镜下观察2例患者肿瘤组织学形态均呈乳头状生长,部分呈小管-腺管样生长,肿瘤细胞核呈长杆状,假复层或复层排列,胞质嗜酸性,可见少量杯状细胞,细胞轻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具有肠型腺癌相似的分化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X-2、CK20、CK7、Villin阳性,SATB2少数细胞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30%,均符合SNS-ITAC。原发性SNS-ITAC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依据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肠型腺癌(PVAIT)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2例PVAI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早期病变,病灶局限,结合病理特征及影像学检查排除转移性癌,明确诊断为PVAIT。2例PVAIT患者中,1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同步放化疗,目前已随访43个月无复发;1例患者化疗后9个月肿瘤复发,复发后未规范治疗,发病48个月进展至Ⅳ期。结论PVAIT临床罕见,需依靠病理及影像学检查与肠道转移性腺癌鉴别。治疗上应注重个体化,早期、病灶局限者首选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ETV6基因重排鼻腔鼻窦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非常罕见,是一种原发于鼻腔鼻窦的低度恶性上皮源性肿瘤。本病发病年龄广泛,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易漏诊或误诊为鼻息肉。本文报道1例64岁男性ETV6基因重排鼻腔鼻窦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临床表现为鼻出血,鼻内镜示中鼻道新生物,镜下形态温和,肿瘤细胞呈密集背靠背腺管状及筛状、局部乳头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GCDFP15、SOX10、细胞角蛋白7均阳性,荧光原位杂交示ETV6基因重排阳性,术后随访9个月无复发,示惰性生物学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TV6基因重排鼻腔鼻窦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鼻腔鼻窦原发性上皮性恶性肿瘤病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筛选出ETV6基因重排鼻腔鼻窦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鼻腔鼻窦原发性上皮性恶性肿瘤550例,腺癌82例,其中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29例,从中筛选出ETV6基因重排鼻腔鼻窦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4岁(37~64岁)。临床表现为鼻腔狭窄、鼻塞、鼻出血。鼻内镜下见表面光滑新生物。影像学显示鼻腔鼻窦膨胀性肿块占位。大体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最大径2~3 cm。镜下肿瘤无包膜,界限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瘤细胞体积较小、形态温和,立方状、矮柱状,排列呈规则的腺管状、小梁状。胞质嗜酸,细胞核位于基底,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细胞角蛋白7(CK7)、SOX-10、DOG1、波形蛋白均弥漫阳性;S-100蛋白局灶阳性;GCDFP-15、Mammaglobin、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D56、CK20、NR4A3阴性;Ki-67阳性指数低(<5%)。3例FISH ETV6基因重排阳性,2例FISH NTRK3基因重排阳性。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例术后辅以放疗。3例随访12~25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ETV6 基因重排鼻腔鼻窦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是一种新命名的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与其他低度恶性鼻腔鼻窦腺癌及部分涎腺肿瘤有相似之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TV6基因检测可帮助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肺肠型腺癌是与结直肠腺癌有相似组织形态的原发性肺腺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癌细胞的肠型分化有关。肺肠型腺癌主要临床症状与普通型肺腺癌类似,包括咳嗽、咳血丝痰等,影像学表现亦相似,漏诊及误诊率高。其血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肺腺癌,但与肺转移性结直肠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肠型腺癌肠型分化成分>50%,部分表达肠型分化标记,需重点与肺转移性结直肠癌鉴别。病理检查是其确诊的重要手段,二代测序有助于诊断。肺肠型腺癌治疗原则同普通型肺腺癌,治疗普通型肺腺癌的化疗方案对肺肠型腺癌有效。KRAS突变是肺肠型腺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特征对肺肠型腺癌的靶向治疗有一定提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型胃腺癌的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在预测淋巴结转移时的价值,确定预测效果最佳肿瘤出芽个数的划分截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08—2018年早期肠型胃腺癌手术根治标本共202例。根据国际肿瘤出芽共识会议(ITBCC)确立的标准(肿瘤出芽定义、观测面积和计数方法),计数每例标本的肿瘤出芽个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出芽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并确定最佳划分截值。Logsitic多因素回归评估较高的肿瘤出芽数量是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符合内镜切除标准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是否具有较高肿瘤出芽的数量。结果63.4%(128/202)的早期肠型胃腺癌存在肿瘤出芽。ROC曲线分析显示,以4个肿瘤出芽为截值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最佳(曲线下面积0.767,灵敏度0.657,特异度0.780)。据此将202例病例分为2组:≥4个肿瘤出芽为高出芽组(60例);<4个肿瘤出芽为低出芽组(142例);前者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于后者(41.7%比9.1%,P<0.01)。肿瘤出芽数量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4个肿瘤出芽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R 8.760,95%CI 2.648~28.987;P<0.01)。同时,以4个肿瘤出芽为截值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果优于ITBCC推荐的划分截值。此外,有3例符合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标准(扩展适应证)的病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其中2例患者的肿瘤出芽数量均≥4个。结论≥4个肿瘤出芽是预测早期肠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有用指标,可作为内镜治疗标准的有益补充以识别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
简介:目的:对肠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对结直肠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签法指导下,将选取研究患者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调查发现,2组患者均确诊为:结直肠腺癌,且均为同一时间阶段收入,即: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样本数总计100;在二次研究性诊断时,将多层螺旋CT技术为对照组提供,肠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技术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50例,对比2组诊断准确率(直肠癌、升结肠癌、降结肠癌、横结肠癌)。结果:关于结直肠腺癌诊断准确率,对实验组进行评测,数据(94.00%,47/50)和对照组(64.00%,32/50)比较,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在提高准确率,保障结直肠腺癌患者生命安全方面,相较多层螺旋CT技术,肠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技术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诊疗中心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初次手术的治疗观念和规范化程度不同,导致患者的再次手术发生率不同。术者经验、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手术操作都会影响再次手术的成功率。为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应规范处理再次手术,同时结合现有诊疗技术,为再次手术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拓宽手术适应证,变大切口为小切口,变传统开放手术为微创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应对社会压力的信心。本文通过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次手术时术前评估主要内容,分析注意事项,为患者合理制定手术方案,以期引起同道重视,规范再次手术治疗,从而实现再次手术的肿瘤R0切除。
简介:摘要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合并绒毛膜癌成分并肝转移病例比较罕见。患者为65岁女性。胃癌根治标本,胃肿瘤呈腺管状、乳头状结构,细胞质透明,诊断为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在淋巴结转移灶和肝转移灶中出现了绒毛膜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不同程度表达SALL4、Glypican3、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DX2、CD10等抗体。二代测序提示TP53突变、MYC扩增等改变。此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术前化疗不敏感。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亡。
简介:摘要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是近年来报道的消化系统较为少见的腺癌亚型,因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预后特征,逐渐引起重视。相对于普通型腺癌,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更易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生存期短,应避免将其与高分化腺癌相混淆。研究认为,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在发病机制上与肝样腺癌具有相似性,二者同属于甲胎蛋白产生性腺癌。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最常见于胃,胃外病例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胰腺的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
简介:摘要胃型极高分化型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胃腺癌,其特征是肿瘤腺体拥有良好黏液结构,细胞几乎没有核的异型性,与小凹上皮或幽门腺极为相似。胃型极高分化型腺癌分化程度好,由于尚无统一的病理诊断方法,术前活检病理诊断困难。本病例不仅术前重复活检两次,仍然未能明确诊断,而且病变呈黏膜下层肿瘤样,表面散在开口或呈蜂窝状改变,形态极为特殊,目前极少数文献报道。
简介:摘要宫颈胃型腺性病变是一种以表达胃型黏液为特点,形态学上类似于幽门腺上皮的谱系病变,包括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和癌。该文从病理形态学、分子遗传学、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对该谱系病变分析总结,以期对该谱系病变有更深度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型白塞病并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肠型白塞病并发急腹症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其中伴随血便1例,伴排气及排便障碍1例。查体:触及腹部包块2例,腹膜炎体征5例,右下腹部压痛1例。肠穿孔、急性阑尾炎、回肠窦道、肠梗阻及消化道大出血是本组患者的手术原因。实施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手术方式包括回盲部切除2例,小肠部分切除3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1例及右半结肠切除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对8例患者中位随访7.5年,发现白塞病复发4例,无肠型白塞病复发。结论肠穿孔、肠出血及肠梗阻是肠型白塞病并发急腹症的主要原因,急诊手术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