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追求效率还是追求效果,一直是企业创新需要面对的重要权衡。本文利用来自世界银行的制造企业调查数据,采用整体性研究视角,借助QCA分析方法探讨了多重、复杂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下企业在技术来源和产品创新层面的策略选择,回应了以往研究有关创新效率与创新效果的争论,证实了因果关系的组合性、等价性与非对称性推论。研究发现,首先,契约制度是企业获取创新租金、释放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保障。其次,侧重效果而非效率的创新战略,更有助于企业应对激烈甚至恶劣的市场竞争,进而获得优异绩效。最后,尽管存在目标冲突和资源竞争,效率和效果战略可以兼得,但这取决于特定的情境。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更有助于企业同时实施和整合这两种战略。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以往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而且有助于指导制造企业正确地选择创新战略,有效地平衡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
简介:针对金融业自由化推进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采取的逐步放宽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降低不良货款率、加强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改革政策,对其技术效率的影响问题,选取了1997~2004年期间15家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先运用最高前沿DEA计算出样本区间内样本银行的技术效率面板数据,然后随机生产前沿函数SFA对获得的技术效率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政策对银行业效率起到负作用;降低不良货款率的政策发挥了提高银行业技术效率的功效;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溢出正效应抵消了中国金融业市场分配的负效应。分析结果还显示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以年7.70%、4.80%速率递增。
简介:本文建立了考察全要素投入(能源、资本、劳动力)的指标体系,创新性的考察能源利用的非期望产出——环境影响。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1年间黑龙江省13城市(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变动趋势。DEA模型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呈现出能源效率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原因主要是历年纯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所致;Malmquist模型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对其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议。
简介: 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发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信号变化而产生的脉冲所引起的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连锁反映,并最终引起实质经济变化的途径.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控宏观经济.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共同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等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条重要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协调好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我国实际部门和理论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简介: 一、引言 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是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已经被不少国家及地区所证实,科技进步则同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密切相关.……
简介:现有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非效率资本配置治理效果的检验大多局限于静态层面,本研究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进程的动态层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动态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随企业生命周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变化,且不同阶段差异显著,但投资不足在企业生命周期内几乎不发生变化。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发生演变。在过度投资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成长阶段显著抑制过度投资;大股东持股在衰退阶段加剧过度投资。在投资不足组,管理层持股能够降低公司投资不足;成长阶段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成熟阶段中的独立董事反而加剧投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