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理论,并考虑我国金融账户管制等特征,构建了开放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MDF)。理论分析发现,MDF决定因素中不仅包括国内因素,还包括汇率、外国利率、外国通胀率等开放经济因素。采用前沿的ARDL边限检验法,经验分析发现MDF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上,持续的汇率升值(及预期)将降低货币需求,存在"资产组合调整效应",在短期上,汇率升值(及预期)将增加货币需求,存在"预期效应";引入了滚动ARDL边限法检验MDF的稳定性。
简介:中国自1994年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发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尝试把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1996年正式把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一个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政策实施中运用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前提条件,因此分析货币需求并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单整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等计量方法构建了中国1994-2004年的长期静态与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简介:本文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在测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同时,从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的角度对要素错配的变动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在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步下降态势,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则相对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不再成为决定要素错配的关键变量,行业准入、要素流动性限制、与所有制绑定的政治红利才是制造业要素错配的关键。同时,偏向型技术进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对要素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节约效应,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则更主要的体现为技术依赖效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偏离的事实,也为提升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部门的配置效率,提供了产业政策设计的着力点。
简介: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从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挖掘其潜力,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利用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无效率值均为0,西部和东北地区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二者变化并不大,但是中部地区变化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研发的无效率因素中政府冗余投入最大;“十一五”区间大多数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均向集约式协同发展模式靠拢。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和促进科技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简介:环境治理效率是环境治理的投入与污染物减少量的比值大小。本文将_T-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环境治理两个环节,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使用中国1998—2010年的省级工业数据,考察工业环境治理效率。结果发现:(1)传统DEA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ETE),与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存在显著差异。(2)以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治理效率为解释变量,以传统DEA方法测度的ETE为控制变量,建立双边面板Tobit模型,发现环境治理效率对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有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3)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偏差,江西、甘肃、云南、重庆和广西等环境治理效率较高的地区,就因此被错误地划分到了环境工业不协调发展地区,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