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正>"全域中山"理念,是中山区域发展和资源配置所追求的最佳目标,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把中山1800平方公里的区域一概作为现代化城市来统一规划和建设。一个地区区域发展理念是指导或左右该地区发展行为的意识形态,有什么样的区域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区域发展行为或方式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区域发展结果。

  • 标签: 全域 区域发展 最佳目标 经济协作区 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配置
  • 简介:古镇镇位于中山市西北边缘,是中山、江门、佛山三市的交汇处,为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之一,距广州80多公里,乘船到港澳约75分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由古镇、曹步、

  • 标签: 古镇镇 中山市 灯饰灯具 经济发展
  • 简介:自主创新是珠三角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升珠三角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如何提高珠三角的自主创颓能力,是现阶段必须高度关注并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珠三角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近年来,中山通过创新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科技服务,中山具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企业产值迅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一大批重视研发投入的企业生产和销售不降反升,为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标签: 自主创新 中山 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验 发展规划纲要 国际金融危机
  • 简介:为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避免社会出现贫富悬殊,孙中山提出了差等均富思想。它以承认差等为前提,以协调社会经济利益为核心,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保障,提出了土地和资本两大政策,以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孙中山的差等均富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标签: 孙中山 差等 均富 土地 资本
  • 简介:中山的民权思想是结合中西文化的精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孙中山提出了主权在民、直接民权、五权分立、权能分开、地方自治、政党政治这些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他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提炼和升华。但是他的思想中也有许多局限性。

  • 标签: 孙中山 民权思想 五权 四权
  • 简介:东京某僻静的街巷里有一问别具特色的家族历史陈列室,陈列室里有一件被支架撑起来的黑色布织短袖衫,上面写着两个遒劲的黑色大字“贤母”,落款为“孙文”。据主人介绍,这是梅屋庄吉平时所穿的日式短外衣。读者或许会觉得奇怪,梅屋庄吉明明是个男人,孙中山为何会在其衣服上写下“贤母”二字呢?

  • 标签: 孙中山 日本 革命 家族历史 陈列室 黑色
  • 简介:鼓翼腾飞时,苍龙出海日02008年12月5日至7日,伟人故里中山将迎来“2008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和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 标签: 中山 出海 高新区 IT 经济 展会
  • 简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12月2日颁布的《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PPP项目分为具有收费基础、“使用者付费”的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缺乏收费基础、“政府付费”的非经营性项目,对于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

  • 标签: 经营性项目 PPP模式 经营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政道路 资产所有权
  • 简介:<正>记者日前获悉,中山市正着手建立以专业镇为龙头的镇(区)一级科技创新体系,目前该市已有古镇、小榄、沙溪、大涌、民众等5个镇先后被省科技厅列为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据了解,专业镇是中山经济的一大特色,如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服装等,它们不仅是镇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国内同行市场中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中山市大力构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了由政府牵头,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专业镇科技创新体系,有利地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由于专业镇特色经济的支撑点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它们普遍存在资金、人才、技术缺乏,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企业研发能力较弱和质量意识有待加强,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成

  • 标签: 专业镇 区域特色经济 技术创新平台 市正 企业研发能力 沙溪
  • 简介:<正>振兴实业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中关于经济建设思想主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以冀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实现中国近代化理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长达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探求和熔铸、“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同时,他尤为注重振兴实业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面貌的作用。民国建立之初他以“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举而行之”,并在1917年至1919年间呕心沥血地制订了规模宏伟而又具体翔实的《实

  • 标签: 振兴实业 孙中山 经济思想 选集 利用外资 中国近代化
  • 简介:中山一直重视国民教育,把国民教育放在“立国根本”“振兴之道”的位置,强调教育是关系人才培养和国家强盛的重大问题,“不可稍缓”。综观古今中外,教育与人才培养、国家富强,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社会文明的进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孙中山国民教育的理念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值得我们深入领会,对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有着极大地借鉴作用。

  • 标签: 孙中山 教育 国民教育 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