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公布与实施,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当前讨论与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试就所得税会计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要求,我国会计实务对于会计收益与纳税所得由于各自确认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可采用“递延法”或“债务法”。为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伺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我国会计实务增设“递延税款”负债科目,该帐户贷方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借方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
简介:根据《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税款以及相应的滞纳金或罚款。其应纳税款按下列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支付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上述公式仅适用于扣缴义务人都没有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假如某扣缴义务人已经扣缴了税款,但扣缴不足时,其应补的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计算呢?(费用扣除标准按我省统一标准1100元)假设某扣缴义务人某月应支付某人工资、薪金所得。元,已扣缴个人所得税款b元,没能扣足,当月税务机关查补个人所得税(设为X)。则b+X=(a+x-1100)
简介: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从事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适时地进行对外投资活动,可谓是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有力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为提供了对外投资的广阔空间,但是,投资后取得的收益到底纳不纳税,应当如何纳税,许多会计人员对此都不太了解,其实税法对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作出了明确的纳税规定,1999年1月1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会计核算方法则不同,进而对企业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简介:一、境外所得的计算(一)企业设立全资境外机构的境外所得,是指境外收入总额扣除境外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应分摊总部的管理费用后的金额。境外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是指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二)企业未设立全资境外机构取得的境外投资所得,是指被投资企业已分配给投资方的利润、股息、红利等。二、企业境外业务之间盈亏可以互相弥补,但企业境内外之间的盈亏不得相互弥补。三、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一境内所得应纳税额十境外所得应纳税额一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额境外所得应纳税额一境外应纳税所得额X法定税率境外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境外业务之间盈亏相抵后的金额。四、境外已缴纳所得税税款的抵扣方法依照条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