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840年英国殖民者挟工业革命之利.利用鸦片和炮舰.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的第一次较量.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时期。从中考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来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影响,有时也会与其他条约进行对比考查。
简介:从近几年中考看.对本知识点时有涉及.考查内容主要是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和主要相关人物。从题型上看.多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问答题也有出现。本考点侧重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的考查.可以纵向考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也可以与两次鸦片战争联合出题.考查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历程。
简介:现行高中教材(岳麓版)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中,由于受篇幅所限,《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出现在教材的小字部分,并没有展开分析。编者的意图应该是给中学师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对于其中的割地、赔款等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都能明白其含义和危害。但对于另外的三点内容,笔者在翻阅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之后,颇有醍醐灌顶之感,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做出如下说明。
简介: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页写道:“(1860年)10月,奕诉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笔者认为此处表述欠妥,因为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汉口和南京是在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错觉。1856年,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简介: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巨额赔款。2100万银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300万元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关于赔款数额的确定,英国殖民者有其自认为“合理”的强盗逻辑。
简介:本文从马建忠“善译”理论出发,对《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中英文版本进行对比,探析其是否可以称得上“善译”,并探究其缘由。个案研究表明,清朝末年,政治文本类翻译,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究其缘由,主要是缺乏专业的精通中英文的翻译人才。
简介:
简介:我嘛,是一个学习上爱偷懒的小女孩.每天作业还没做完就躲在屋里编绳子,不专心学习,妈妈说我有“多动症”:而爸爸呢,是一个成天在家里喷云吐雾的“烟鬼”,把我和妈妈呛得受不了。
简介:《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重要条约之一。《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
简介:1894年,日本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先败于朝鲜,后败于辽东,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
简介:王老师:你好!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后得知,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对中国危害巨大,但其具体有哪些影响我们还不清楚,希望王老师给以解答,谢谢!
简介:1941年4月13日,日苏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对于它的产生和影响,说法颇多。本文试从外交策略和实际效果两个方面来谈谈肤浅认识。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了称霸世界,在欧亚
简介: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沙俄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强占中国大片领土。其中,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改订条约》所以有此称法,是因为它修改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以下简称《崇约》),那么《崇约》是怎么来的?《改订条约》又是怎么签订的?二者关系如何?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介绍。
简介:1863年丹麦公使拉斯勒福径自赴华谋求与清政府订立条约。在英美使节及中国代理总税务司英人赫德的密谋和协助下,缺乏近代外交理念的颟顸清政府轻易与丹麦订立了几乎囊括各国在华权益的《天津条约》,并丧失了诸多新的权益。中丹《天津条约》签订的教训值得后人汲取和反思。
简介:【热点材料】2011年8月21日.中国电影《南京!南京!》在日本东京首次公开上映。第一场电影就座无虚席。观看完电影的铃木先生对记者说:“我曾经以为这是一部反日电影.现在看来这是一部精心制作、发人深省的影片.也是一本上乘的教科书。它让我们去思考日本人是什么样的,战争是什么。”竹村说:“这是一部沉痛的影片。
简介:人民版《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07年版)第50页关于《杰伊务约》说:“1789年最高法院建立,华盛顿任命约翰.杰伊为美国第一任首席大法官.同年,关英签订《杰伊条约》,美国同意偿付革命前美国欠英国的债务。”根据这段内容,不少教师和学生很容易被误导,认为《杰伊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789年.实则不然。
简介:清朝初年.沙俄趁清政府在南方用兵,出兵侵占我国雅克萨城.康熙帝两次组织清军.大败沙俄.后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双方代表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尼布楚条约》,
简介:随着中国与西方列强条约关系的建立和深化,清政府的外交模式逐渐发生转变。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仍以羁縻理念和思路应对新的中外关系,但无法如同古昔一样运用这一传统的驭外之道。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对外观念亦随之转化,传统与近代混合交织在一起。经过甲午、庚子,它进一步舍弃了羁縻之道,确立了条约外交意识。中国外交出现了新的趋向,传统的驭夷走向了近代的外交。
简介:1844--1845年,《虎门条约》和《南京条约》的翻译问题通过“老麦”的两个回译本先后在《中国丛报》披露出来。对比这两个早期条约的中英文官本,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增译、漏译和误译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较为隐蔽的若干翻译问题。《南京条约》第2条中的“港口”“领事”及“管事”、第3条中的“给予”,以及第10条中的“(秉公)议定则例”皆属此类。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教学拾遗三则
《北京条约》开放汉口、南京为通商口岸了吗?
《南京条约》为何规定赔款的数额为2100万银元
“善译”论视角下清末政治文本翻译探析——基于《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中英文版本
《南京条约》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父女条约
核不扩散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的影响
试析《日苏中立条约》
中俄《改订条约》的由来
中丹《天津条约》缔结始末
《南京!南京!》震撼东京
关于《杰伊条约》签订的时间
《尼布楚条约》签订320周年
从羁縻之道到条约外交
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