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治理推力较大的滑坡工程中常采用双排抗滑桩,为厘清桩间距的变化对双排式钻孔抗滑桩位移、内力分布以及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的影响,从而为双排式钻孔抗滑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双排式钻孔抗滑桩的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其它条件不改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模型中桩间距,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表明,桩间距的变化,对双排式钻孔抗滑桩前后排桩的桩顶最大位移影响明显,桩身内力最大值位置基本不变,桩身内力的分布变化很小,而桩身内力最大值影响明显;桩间距取3d~6d时,既能前后排桩的土拱效应越明显,又能使前后排桩承担的滑坡推力比例差距较小,建议桩间距取3d~6d作为双排式钻孔抗滑桩设计参考范围.双排式钻孔抗滑桩具有施工安全、速度快、节省成本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采用CFRe(carbonfiberreinforcedpolymer,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绕包裹混凝土棱柱体进行轴压强度试验。该试验研究包裹方式、层数以及原混凝土强度对构件轴压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轴压强度随各影响因素变化的定量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CFRP环绕包裹混凝土对轴压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在保证施工材料和工艺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仅在最外层搭接的包裹方法,既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轴压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FRP用量。专题试验表明,该定量计算公式有一定的可靠性,可用于定量计算CFRP包裹对混凝土轴压强度的提高作用。
简介:采用离心机模型试验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天兴洲大桥的超长嵌岩钻孔灌注群桩进行了分析.离心机试验中,根据相似理论,不同的原型材料用不同的指标进行模拟,细砂、桩身、承台分别以天然密度、抗压刚度、抗弯刚度作为指标进行模拟.对土体未开挖阶段、钻孔阶段、混凝土灌注阶段和养护阶段的应力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应用ANSYS进行了分析.根据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从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和侧向摩阻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加载和卸载条件下超长钻孔群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模型与离心机试验模型沉降观测的结果吻合得很好;桩顶反力的分布规律复杂,与承台的自身刚度、相应的假定和分析方法有关;轴力随着深度先稍微增加,后逐渐减少,并且在岩层中减少的速度远比砂土中快.
简介:为了客观可靠地评价实际工程中路基压实土的工程性能,在路基填筑设计时考虑了道路实际服务期内气候变化对路基压实土性能的影响.鉴于含水率测试方法简单且应用广泛,直接采用含水率代替吸力寻求压实非饱和土模量和含水率之间的联系.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不同初始压实含水率和经历干湿过程后不同含水率土样进行常含水率三轴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和围压等对土体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含水率的增加会引起非饱和压实土体模量的降低,且在试验含水率范围内非饱和压实土体模量随含水率呈指数规律变化;土体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加,但含水率对模量的影响较围压对模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为服务期内非饱和压实路基土的性能变化评价提供参考.
简介:利用大连理工大学自行研制改造的液压伺服静、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不同骨料级配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在双向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所用试件有3种:采用大坝原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80mm的立方体试件以及相应的湿筛混凝土试件,尺寸分别为250mm×250mm×250mm,150mm×150mm×150mm和100mm×100mm×100mm.试验过程中,测得了所有试件两个加载方向的应力和应变,以及未加载方向上的侧向变形,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双轴抗压强度、极限变形、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破坏形态的变化规律,发现大骨料混凝土在双轴压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和变形能力要比相应的湿筛小骨料混凝土提高的更多,最后分别在主应力空间和主应变空间建立了不同级配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这为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按多轴强度理论进行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简介:为研究7d二次水养护(20℃)对蒸压混凝土长期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制作了混凝土试件并分别进行了标准养护、蒸压养护或蒸压+二次水养护.在试件28,90,180和360d龄期,进行了抗压强度、加速碳化和库仑电通量实验.此外,对180d龄期试件进行了压汞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蒸压养护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不利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且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碳化与抗氯盐能力.通过向混凝土内补水,二次水养护可以细化混凝土内部微孔尺寸,减少混凝土中有害孔和多害孔所占的比例.因此,二次水养护可以有效地改善蒸压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和耐久性能,使其接近标准养护的水平.对应360d龄期,其对抗压强度、抗氯盐与抗碳化性能的改善幅度分别达到20.3%,48.6%和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