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简介:在骨骼肌中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以异二聚体形态存在.它以及它下游的靶目标和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一起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和GLUT-4转移;不同强度运动以及运动时间对骨骼肌中PI3K有着不同的作用,这也和胰岛素的调节有关.
简介:为探讨在沙滩这种特殊的介质上进行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的影响.在1998年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踩关节屈伸肌群进行了等速向心收缩肌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肌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肌群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肌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著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要肌力原因。
简介: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正确地完成每个动作和发力的要求,需要多个肌群的协调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要清楚地了解各块肌肉的位置、形态,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的应用于体育动作的分析及寻求发展肌肉力量或伸展性练习的方法。此外,在健美训练中,如何使肌肉强壮、丰满、线条优美协调,同样也需要肌肉解剖学知识。所以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人体解剖学中,无论在教材、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肌学都占重要位置,为教材的重点。由于肌肉功能的活动性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使肌肉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对肌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性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谈些做法与体会,请同行指正。
简介:[目的]了解腘绳肌慢性损伤的广西短跑运动员是否存在特定的不良动作模式。[方法]将33名广西短跑运动员分为腘绳肌慢性损伤、其他损伤及无损伤三组,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广西田径队损伤发生率为63.64%,其中腘绳肌拉伤为42.9%;广西短跑运动员中FMS总评分低于14分的有29人,占87.9%,且没有1例得满分的运动员;腘绳肌慢性损伤组、其他损伤及无损伤组FMS的平均总评分依次为10.89±1.69、11.58±1.68、13.75±1.96,且有损伤运动员和无损伤运动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腘绳肌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的平均最终评分分别为1.00±0.71和1.00±0.00,远低于无损伤组的1.92±0.67和1.50±0.52(P〈0.05);从对称性动作来看,腘绳肌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双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主动直腿上抬失分原因调查发现,腘绳肌慢性损伤运动员失分首要原因是对侧足外展,约占55.6%,其次是抬腿未达到要求的角度,约占22.2%。[结论]FMS中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动作不好,以及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左右两侧不对称可能是腘绳肌损伤运动员不良动作模式的特征性表现;从动作模式的角度看,腘绳肌柔韧性差可能并非腘绳肌损伤的主要因素,而骨盆和核心稳定性差、对侧腿髋伸展灵活性不足以及左右两侧动作模式不对称才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简介:目的:拟通过呼吸肌训练的实验研究,了解其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运动员的辅助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结果:四周的呼吸肌训练可显著性提高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了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peak值以及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的运动能力,且吸气组训练效果优于呼气组。结论:呼吸系统的功能能力是影响运动能力和VO2peak的主要生理学因素之一,在运动成绩测试和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呼吸肌训练的影响,在耐力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呼吸气肌力量训练也应成为重要的辅助性训练方法,这对缓解运动员运动时的呼吸异常及提高运动成绩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