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汉语里,对偶是一种很有意趣的修辞方式。对,即两两相对,偶者,双也;把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语句双双对对地排列起来的表现形式就是对偶。例如: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谢璞《珍珠赋》)这“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两个词组就是对偶。但这是大致整齐的对偶,叫宽对;而不是严格的对偶,即工对。因为这是散文中的对偶,可以不必认真计较。在讲究对仗的古代律诗中,这样则不行。我国还有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形式,叫对联,又叫对子,即本文所说的语,就是专门使用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创作

  • 标签: 对联 联语 对偶 琐谈 修辞格 正对
  • 简介:<正>《修辞学习》93年1期两则补白有误。《神童妙对》说客人出上联:“细颈壶儿,敢向腰间出嘴”,高则诚对下联:“平头锁子,却从肚里生锈”。“锈”和“嘴”都是仄声,怎么合乎对联基本要求呢?“妙”在何处呢?清人《坚瓠集》中《高明善对》下联末字是“繻”(见广陵古籍刊刻社重排本)。这也是个错字。张溦君据此写文,更是错上加错。据理分析,既然讲“锁”,那字就只能是“鑐”。《辞海》旧本“鑐,粟纡切,音须,虞韵。锁中鑐也,见《广韵》;锁牡也,见《集韵》。按即锁簧。”正因为它是平声,才可与仄声相对。《新华字典》有“繻”无“鑐”,二字音同,形近,义异。

  • 标签: 对联 仄声 大乔 修辞学 末字 《新华字典》
  • 简介:并列组的周知条件存在不足:它只涉及项条件,未涉及项以外的其他条件;另外,即使满足了这些条件,也未必能产出自然合法的并列短语.本文利用排除法、推导法和系统动态的方法分析认为,语言系统从原始雏形状态的意合方式出发,在语音、句法、语用、语义等领域不断寻找控制因素,借助松、有标、外设这三种方式和项组织的超常意义手段,从致或竞争这两种不同句法水平上发力,引发了词际并列的可范围发生四度扩张.为维持并列可性,扩大可范围,各种内外条件按有效机制互相作用和牵制,结果不但满足了言语自由创新的需要,而且导致结构多样化和系统复杂化,完善了语言结构系统,提高了语言系统的品质和效能.

  • 标签: 并列 组联 扩张 控制
  • 简介:新时期地域作家群在崛起。汉语地域分支——以方言为重要依托的文化圈孕育了作家的文化包括文学,语言意识,而创作中方言的运用又有效地展示出作家所追求的作品的特定文化氧围。

  • 标签: 美学表现 方言 三层次 作家群 文化圈 语言意识
  • 简介:文章指出在众多的绵词产生和形成学说中,唯清代大学者王念孙提出的绵词“天籁”说准确刻画了绵词的起源性质。具体论证上以扬雄《方言》绵词为例说明汉语并非自古就是单音节词语言,然后用抑扬格词模式演化定律以及达让语案例阐述了多音节词演化为单音节词的演变机制。文章认为甲金文之前的汉语经历了这样的演化过程,多音节的绵词就是这个演化过程的遗存。

  • 标签: 联绵词 抑扬格词模式 多音节词 单音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