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诗歌作品"在+NP+方位"结构中的方位可以突破常规语法规则删略,NP的中心名词可以是人体部位、季节时间、空间实体、虚构空间、非居实体等非处所方位删略对常规语法规则的突破,具有渐进性特点。与此同时,与体貌范畴相排斥、NP高区别度、结构焦点化和话题化三条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作品"在+NP+方位"结构方位删略的自由度。这种非常规删略是"语言特区"平台上语言运用的"复古"现象,其使用目的是把三维空间关系降级为二维平面关系,凸显NP使之意象化,以契合诗歌作品经验呈示的特征。

  • 标签: 诗歌 方位词 删略 “语言特区”
  • 简介:在现代汉语的方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对方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

  • 标签: “里” 方位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名词化形容词 《文苑英华》 维空间
  • 简介:<正>本文拟就《孟子》、《论衡》、《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例子来探讨这个问题。方位上古在方位结构中出现,其方位意义都是相对确定和比较实在的,这在《孟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孟子》中方位与名词、代词等的组合一律用来表明方位和处所,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而一定要用上的。例如:(1)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膝文公下)(2)有业屦于(?)上,馆人求之弗得。(尽心下)(3)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梁惠王上)

  • 标签: 方位词 《论衡》 世说新语 位结构 语言发展 量名词
  • 简介:"时点性参照点+双向复合性方位"是汉语方位短语中富有特色的一类短语形式,以该形式在古今汉语中的具体表现为依据,本文对其特点从语法功能、语义内容以及形义关系上分别做了概括,并对其特点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形成的原因及相关的语言规范问题做了探讨和说明.

  • 标签: 时点 方位词 前后 左右
  • 简介:在现代汉语中,方位名词属于基本词汇。文章从方位名词的功能及用法予以探析。同时,gLUt究一个字或一类的时候,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分析,这样才能更全面,也会更好地把词语运用到生活中去。

  • 标签: 方位名词 用法 功能 隐喻
  • 简介: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陈昌来"上、下、进、出、起来、下去、上来、出去"等二十多个趋向动词用在句中主要动词之后时,语法学界对它们的性质、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很不一致,有时同一学者在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看法也有出入。这些差异,既体现了人们对这类语言单位研究...

  • 标签: 趋向动词 性质研究 《新著国语文法》 帮助动词 同一性 趋向意义
  • 简介:波兰汉学家夏伯龙教授说汉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方式的词库,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姑且不论夏伯龙教授说的“色彩”和我们这里将要泛论的彩是否是同一概念,我们汉语词的色彩是最为丰富多样、表现入微的就是了。说我们汉语词汇在色彩上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 标签: 泛论 词彩 感情色彩 汉语词汇 汉学家 语言
  • 简介:为了冲破片面的印欧语文理论僵化模式对我国语言文字科学和语文教学的束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学、语言学、语文教学科学,迅速改变我国语文理论和语文教学严重落后的被动局面,加快扫除文盲的步伐,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适应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汉字文化》创刊了。

  • 标签: 民族文化素质 国家新闻出版署 扫除文盲 汉字文化 僵化模式 语言文字
  • 简介:<正>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一族词汇系统实际上是词汇的意义结构系统。按照之间的意义上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我们可以把词汇中的进行分类。这样分出来的类,有人把它叫做类聚。实际上,如果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出来的各个类的内部的及类与类之间又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因此,词汇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象人类社会的族系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词族 词汇系统 反义词 优死 同义词 “痛”
  • 简介:《诗经》时代,主要是使用单音的时代。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词汇也日益增多。单音不够用了,就渐渐产生了复合。后世所用的不少双音都是从《诗经》时代的复合渐趋凝固发展而来的。《诗经》修辞同义,大多为单音节的,经过发展演变,有不少修辞同义由单音节的变为双音节的同义并列复合,其发展演变有一定的规律。

  • 标签: 并列复合词 《诗经》 同义词 修辞 社会生活 发展演变
  • 简介:<正>“藏”即是将已有的表示一个完整意义的词语割裂开来,藏去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用留下的部分来表达被藏部分的内容或原有词语的完整意义。这一语言现象何时产生,前人已有成说。宋人王楙曰:“自东汉以来,多有此语……西汉未之闻也。”(见《野客丛书》卷二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对这一现象怎么看待,前人评说多予否定。如北齐颜之推认为:

  • 标签: 藏词 秋胡 风马 颜之推 文理 北齐
  • 简介:颜色“金”先秦便广泛使用,其颜色义源于黄金。而关于“黄金”是否为其本义,争议很多:(1)《税文解字·金部》:“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蕴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认为其本义为金属总称;(2)王赞源认为“二”是金的本字,象沙金之形。本义为黄金;

  • 标签: 颜色词 “金” 黄金 本义 “二” 本字
  • 简介:忻州方言逆序张光明所谓逆序,就是构词词素与北京话相同,而排列顺序与北京话相反的。忻州方言中有比较丰富的逆序。下面按照忻州方言的声母排列这些(忻州方言声韵调系统请参看温端政先生著《忻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85年4月版),每条先写方言逆序...

  • 标签: 忻州方言 逆序词 北京话 牙人 声韵调系统 用例
  • 简介:在异形的界定问题上,汉语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异形的比较合理的界定应该是:具有同一种意义及几种书写形式、读音相同或相近、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组,是同一个位的不同变体。异形与同义的区别既要考虑词义的因素,也要考虑结构的因素,还要考虑语音的因素。意义上存在着差异的,或者内部结构并不相同的,或者语音形式有所不同的(音译外来和联绵除外),都不能看成是异形

  • 标签: 异形词 界定 同义词 区别
  • 简介:通过对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统计,考察了82个连词带语气的情况,发现能带语气的连词只有38个,这些连词能带的语气有"呢""啊""吧""嘛"4个,但是最常带的是"呢"。文章指出,连词带语气存在着范畴化现象,不同的语气出现在连词后,作用也不完全一样,即便是同一个语气,由于与连词结合后功能的不同,作用也不同。

  • 标签: 连词 语气词 语料库 范畴化
  • 简介:<正>猴儿英语cowl的音译。带风帽的皮大衣或棉大衣,如皮猴儿、棉猴儿。cowl原是西方修道土穿的一种带帽的僧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队把它改制为冬天的军服。战后,我国南方首先仿制,沿用原名。但由于[k][h]不分,误读为[houl]“猴儿”,后来以讹传讹,终于定型了。哈巴狗蒙古语的音译,蒙古人所蓄养的一种茸毛小狗,供玩赏,俗名“狮子狗”。明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说:“万

  • 标签: 外来词探源 皮猴 音译词 狮子狗 僧衣 哈巴狗
  • 简介:本文从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身份和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探讨胡适对词体的诸种体认如乃诗之进化、是白话文学、是活文学、近语言之自然等形成的主客原因及是非得失,进而分析其早年所着《国语文学史》和《词选》在作取舍、词人褒贬、史诠释方面的诸多偏见,肯定其重视体研究的学术史贡献,又对其推崇自然反对模仿、推崇诗化反对诗词分畛、重情感意境反格律用典、重北宋轻宋末以後等学观点在多半个世纪学研究中产生的影响加以评价,同时也涉及其在“整理国故”学术思想下实证性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标签: 胡适 词学研究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词体 白话文学
  • 简介:一般说起来,在北京语音里,老的口语里的多音节的的词尾多是轻声;一般较新的术语,词尾多数不是轻声。还有一点,就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受外来的影响,也有许多原来是轻声现在变为不是轻声的。举例来说,一般轻声的例子,如名词词尾的“子、头、们”,量词词尾“个”,形容词尾“的”,副词词尾“地”,动词后面的“着、上、下、来、去、起、过、往、开”,语助词“了、呢、吗、么、吧、

  • 标签: 北京语音 名词词尾 多音节 制义 德声 里洞
  • 简介:本文着重辨析了竹枝研究史上一直聚讼纷纭的几个基本问题:起源时间与地域、功用以及不时夹有“竹枝”、“女儿”之语的现象,认为关于起源时间的“两晋说”、“齐梁说”和关于起源地域的“楚说”皆不足为凭,竹枝最晚至隋代就已经在巴渝产生,赛神乃是竹枝原始、本质的功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古代民间竹枝演唱活动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竹枝词 文学评论 古代文学 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