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标点古代文献,有时句中方位的属上或属下,均合于语法,但文句意义却不相同.兹择其有代表性者十余则,辨析如下.(1)《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沛公与项羽北救东阿,破秦军濮阳,东屠城阳.”(768)按:句中以“东”字属下,方位名词“东”用如动词,义为“往东”.《史记·樊

  • 标签: 标点 方位词 汉书 地理志 通鉴 《史记·夏本纪》
  • 简介:诗歌作品"在+NP+方位"结构中的方位可以突破常规语法规则删略,NP的中心名词可以是人体部位、季节时间、空间实体、虚构空间、非居实体等非处所方位删略对常规语法规则的突破,具有渐进性特点。与此同时,与体貌范畴相排斥、NP高区别度、结构焦点化和话题化三条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作品"在+NP+方位"结构方位删略的自由度。这种非常规删略是"语言特区"平台上语言运用的"复古"现象,其使用目的是把三维空间关系降级为二维平面关系,凸显NP使之意象化,以契合诗歌作品经验呈示的特征。

  • 标签: 诗歌 方位词 删略 “语言特区”
  • 简介:在现代汉语的方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对方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

  • 标签: “里” 方位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名词化形容词 《文苑英华》 维空间
  • 简介:汉语的方位意义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根据参照定位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类:绝对参照定向的方位意义、相对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和泛向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方位方位意义专职化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根据方位意义的类聚也形成了相应的结构层次体系。

  • 标签: 汉语 方位词 语法定位 层次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单音节汉语空间方位与俄语空间方位词表示非方位含义时的相互对应,说明汉俄空间方位在不同的语境下能够表示不同的含义,方位的非方位表述功能也可以称为方位的隐喻功能。汉俄语中的方位隐喻现象具有共性。汉俄空间方位在非空间意义表述情况下的对应所体现出的相似性能够反映出汉俄两种语言所包含的语法功能、语用特点及民族思维方式。本文分别从空间方位词表示时间含义、范围含义等两个方面进行汉俄相互对应说明方位隐喻现象,及其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启发。

  • 标签: 汉俄方位词隐喻相互对应第二语言学习
  • 简介:满语方位dergi、wargi的构词及语义均有自己的特点。从结构上看,dergi和wargi分别由de-+-rgi、wa-+-rgi而构成,其词缀-rgi由满语独立ergi“方、边”演变而来,词干de-、wa-为非独立词干,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从语义上看,dergi表示“上、东”,wargi表示“下、西”,其语义形成与古代满一通古斯人把太阳升起的一方作为“东”,太阳落下的一方为“西”的习惯存在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满语 词源 dergi wargi
  • 简介:张家口方言方位有单音节方位和双音节方位,单音节方位和普通话相同,双音节方位有些特殊形式,有些方位还有重叠形式.方位可分为绝对方位、相对方位和固定方位,张家口方言方位都可以归入这些类别,有些近义方位还存在着各种对立.张家口方言方位具有类型丰富性特征.

  • 标签: 张家口方言 晋语 方位词
  • 简介:越南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用法并不由动词决定,而是与动作出发点及说话者的视线基点有关;通过越南民族对空闻的认知可以揭示越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逻辑意义及隐喻现象,揭示这两类在越语中的用法及认知特征。

  • 标签: 越南语 方位趋向词 语义 认知
  • 简介:摘要全身反应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方法,许多专家学者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汉语方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亦是一个重点。本文将首先介绍全身反应法以及方位,然后将二者进行结合,展示全身反应法教学模式在汉语方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旨在证明全身反应法是初级汉语方位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汉语 教学 全身反应法 方位词
  • 简介:摘要方位“东、西、南、北”作为基本词汇,在现代缅甸语中有其自己的词义,并且它们的组合搭配遵循一定的规律。同时,缅语的方位“东、西、南、北”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缅语中方位的研究,不仅加深了词义的理解,也可以了解到缅甸社会的世界格局观念的形成,这有助于对缅甸民族文化的认识。

  • 标签: 缅语,方位词,语义,组合搭配,文化内涵
  • 简介:<正>本文拟就《孟子》、《论衡》、《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例子来探讨这个问题。方位上古在方位结构中出现,其方位意义都是相对确定和比较实在的,这在《孟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孟子》中方位与名词、代词等的组合一律用来表明方位和处所,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而一定要用上的。例如:(1)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膝文公下)(2)有业屦于(?)上,馆人求之弗得。(尽心下)(3)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梁惠王上)

  • 标签: 方位词 《论衡》 世说新语 位结构 语言发展 量名词
  • 简介:本文根据认知隐喻功能,从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对汉语和日语的方位“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方位隐喻中,汉语和日语“上”都可以隐喻数量、社会地位、情绪和品质;在结构隐喻中,汉语和日语方位“上”既可以隐喻时间较早,也可以隐喻时间范围,而在时间概念的表达上,汉语多用纵轴来表示,日语多用前后轴表示;在本体隐喻中,汉语和日语“上”都可以隐喻状态,汉语多用“抽象名词+上”的形式,日语既可以用“抽象名词+上”的形式,也可以用“抽象名词+の+上”的形式。

  • 标签: 日语 方位词 隐喻
  • 简介:摘要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战国时期,尸佼就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其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汉语方位“上”代表典型的空间概念。本文将针对不同语境下的方位“上”构建其意象图式,并进行隐喻认知分析。

  • 标签: 方位词 &ldquo 上&rdquo 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
  • 简介:结合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汉语的方位,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它的语法性质和意义。研究表明:就语法性质而言,方位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对处所(名词性成分)到后置介词再到附着语素这一语法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统称,它并不是一个特定的词类;就意义而言,"名+方"结构中的方位即(附着语素)所呈现的不同意义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一多义观以及构式间的隐喻延伸来进行解释。

  • 标签: 方位词 语法化 一词多义 构式 隐喻
  • 简介:摘要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因此语言中也常见隐喻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汉语方位“上/下”由空间域向时间域、数量域、状态域和社会等级域等较为抽象领域的隐喻为研究对象。

  • 标签: 隐喻 空间 方位词 &ldquo 上/下&rdquo
  • 简介:"上、里、后"等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很高,用法上也很有特点。语法学界对这些的性质、命名和归属有不同看法,有的归入名词,有的看做介词,有的认为是助词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指出其语法意义是表示方位,处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的"上、里、后"等,起位置化的作用;其命名以"方位"为宜,可以单列为一类。

  • 标签: 单音节方位词 性质 归属
  • 简介:日语作为一种小语种,近年来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日语当中,方位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词汇类型。例如,日语方位“上”,训读元的语法化,是在接续助词性用法中得以体现。其由方位演变为形式名词,在对定语修饰进行承接的过程中,定中结构从形式名词中剥离,组合助词后,得到接续助词。为了对这种语法现象进行明确,本文对日语方位“上”的语法化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日语方位词 “上” 语法化
  • 简介:方位名词“上”的空间义丰富而复杂,它随着参照物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相离、相切、相交等全新的角度对“上”的空间关系进行分类,并且对每种关系中“上”的语义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上”空间义的发展过程,以促进对方位“上”的全面认识。

  • 标签: 空间关系 语义特征 借空间义 非立体实物
  • 简介:“前”在日汉语中是较为常见的汉字,方位是它最为常见的使用方式,空间义是它的基本义。日、汉语中“前”的空间义基本相同,“前”这一方向都是根据参照物决定的。在时间领域,日、汉语的“前”既可以表示过去又可以表示未来,但两者“前”的时间隐喻具有不对称性,日语常用前后轴来隐喻时间,而汉语则既使用前后轴,也使用上下轴。“前”在社会地位领域和状态领域的认知意义,在日汉语中基本相同,但日语“前”还存在向助数词转用的情况。

  • 标签: 汉语 日语 “前” 隐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