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传统上的隐喻研究,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把隐喻当作修辞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隐喻,把隐喻看作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汪曾祺的文章《我的父亲》为文本分析对象,以认知语言学的空间隐喻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的方位词,文章主要从空间方位词本身表达空间概念和隐喻义延申到时间概念和人的情感概念这三个方面对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展开论述。
简介:摘要人类认知系统的形成就是对自身所处空间环境中的位置开始的。虽然中英文对“上、下、左、右”方位的客观体验是一致的,但是它们在方位表达上仍有差异。英语方位表达词语的分类比汉语细致,可以区分“是否接触”、“是否垂直”、“静态或动态”等意义;但汉语方位表达词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英语丰富。汉语方位词除了有复杂的语法属性和表义功能外,还体现了汉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传承、思维习惯等文化特性,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方位词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方位词文化的问题。对外汉语词汇在其基本意的基础上负载一定的社会文化信息,而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的一个基本范畴,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把词语的不同义项之间的隐喻关系理顺清楚,那么就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学习者的汉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游记》中方位词“东”辨析入手,探讨周秦两汉至明朝,这一历时时期“东”这一方位词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从“东”的本义出发,追溯来源,浅析其衍生出的文化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