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两年前的5月12日,本刊主编程熙同志因手术意外,丢下他未竟之事业,匆匆离开了我们.程熙同志的骨灰现安放在福田公墓.

  • 标签: 《缅怀代熙》 中国 当代 散文 闻礼萍
  • 简介:20年前如果说汪曾祺是大师,或许还有人会露出迟疑的眼神。今天,我们在谈论汪曾祺大师时,已经非常自然。汪曾祺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值,很多作家生前显赫,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人遗忘。对汪曾祺的评价始终在变化,汪曾祺在20世纪的文学评价谱系中,是40年的文学新人,80年的优秀作家,90年的大腕级作家。21世纪,对作品的评价方式从“社会影响”逐渐转向“作品本身”,人们终于承认汪曾祺一20世纪的一文学大师。

  • 标签: 文学大师 汪曾祺 文学评价 20世纪 40年代 80年代
  • 简介:在90年逼近尾声之际,文坛对90年文学创作的评说议论也日益增多。这体现出90年文学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表现了人们急切地想对刚刚逝去的那段五彩斑斓而又扑朔迷离的历史寻求解释的强烈冲动。然而,对90年文学的评说,由于其立场、视角、价值观念与情怀的不同,众多批评者存在着极大的歧异;依据不同的叙述话语他们所描述出来的文学图景也常常有着天壤之别。这里我从与80年文学对比的角度切入,谈一点对90年文学的看法。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80年文学(尤其是前期与中期)沾染着浓烈的社会伦理教化色彩。尽管70年末期肇始的思想解放运动给文

  • 标签: 90年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模式 价值观念 超越性 艺术手法
  • 简介:与冯亦先生商榷金隄文学作品的韵味,犹如人的风格气质,对于作品是否为人喜爱起着一种左右乾坤的作用。现在有人愿意将拙译与另一译本对比,讨论其中的韵味,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讨论需要园地,天津的《文学自由谈》愿意提供一角宝贵的篇幅,使人真有自由舒畅之感。拙...

  • 标签: 哑剧演员 《尤利西斯》 耶稣会 翻译原则 乔伊斯 译文
  • 简介:20世纪90年,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与华文文学因缘际会.推进了新生文学的整体性崛起与快速发展。效忠与待遇的不对等、“我被我自己的国家排斥”的无限失望纠缠在一起,使得新生文学“抵抗”得生动而深刻。在华文报纸提供与策划的“舞台”上,新生作家用汉语文字演绎着心灵的悲欢,用坚实的身影“舞蹈”出“告别”后的抵抗。这种执意反抗与无奈妥协的复调主题.艰辛与悲情兼具的文学“表演”风格。不仅呈现在当时的新生文学之中,更呈现在过去与当时的“老生”文学之中.而且,还会出现在将来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之中。

  • 标签: 1990年代 马华报纸 新生代文学
  • 简介:我喜欢用“年轮”来比喻“”。时间这个无形的匆匆过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树的横断面上留下一圈一圈的年轮,若干圈年轮共时态地呈现在同一个平面上,与树的纵剖面即各个年轮的历时性纵横交错成一棵树的主干。年轮是时间在树干上留下的痕迹,便是岁月在女人生命的流程下雕刻出来的直观的刻度。女人对无形的难于把捉的来无影去无踪的时间,它习惯于通过、通过个人家庭角色的转换、递进来认知,所谓“儿孙催人老”等等。女人记忆中难忘的“生命故事”常常是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是女人的生命之镜和岁月之钅监。她们从这里看到了什么呢?  一、岁月如圆《岁月如圆》(周小娅)从一幅标题为“你和你的影子”

  • 标签: 文学评论 1990-1999年 女性散文 代际现象
  • 简介:右眼二百五十度,左眼三百五十度,米兰达记起了最早的度数;现在,两只眼睛的度数倒是一样:七百五十度.视力近点不正常地偏近,远点就更近.以前,她都把眼镜度数背下来,这样的话,不管出什么事,哪怕在旅行途中,都能马上再去配副新的眼镜.可后来,又有了散光,要背的东西更复杂了,就干脆不记了.这也让她担心,因为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中枢神经会出问题,两只眼睛的折射率也不一样.还有"散光"这个词,在她看来就不是什么好兆头.她煞有其事地跟约瑟夫说:散光,你明白吗?这简直比瞎了还糟糕.

  • 标签: 乔治·果 幸福眼睛 果代克
  • 简介:30年是中国现代歌词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持续十多年,战火弥漫了大半个中国。在这一时期歌咏运动蓬勃开展,抗战歌曲达到了空前普及的程度;而且,无论是政治性的、生活性的,或者区域性的歌都服从或消融于战时性之中,呈现出一种总体的皈依与认同的精神指向和审美趣味。

  • 标签: 歌词创作 30年代 中国 救亡运动 抗战歌曲
  • 简介:我作为一名60年的青年学生、90年的教育工作者谈谈自己读巍魏同志著作的感受。

  • 标签: 巍魏 中国 文学 作家 青年
  • 简介:在大大小小的各种作家作品研讨会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可能不是某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一作家的问题”,批评家多因顾及各种因素对作家报以同情之理解,而以代际区分和命名作家已成为批评界持续反对却也持续使用的共识,于是,“一作家的问题”成为最简单也最“学术正确”的批评话语。那么,

  • 标签: 名作家 作品研讨会 批评话语 批评家
  • 简介:  七十年初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一声婴儿的啼哭不知破坏了家人多少盼儿梦.爷爷奶奶还指望我的出生能给家里带来传宗接的希望,但母亲未能遂人愿,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我的降临无疑使家里的气氛雪上加霜.……

  • 标签:
  • 简介:欲望的舞蹈──晚生作家论之三洪治纲,凤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的生命本源力量都是来自人自身的欲望潜能。正因为欲望的存在,人类才开始对自然进行着永不歇息的征服活动。一个无欲的生命必然是一个平庸的生命、老朽的生命。但是,由于欲望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非理...

  • 标签: 晚生代 作家论 欲望化 叙事法则 文化消费 舞蹈
  • 简介:题解:90年文学的纷纭万状,怎么估量都不会过分——在20世纪后半期,它无可争辩地是最丰富最嘈杂的,是最难以描述和把握的,又往往被认为是与此前的文学阶段相悖反的。不过,关于青春故事的讲述,仍然是其中的重要命题。本文拈出“青春变奏”,其用意在于,通过对一批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的概略性解读,寻找90年文学的一个切入点,……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艺术风格 文学作品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90年是迄今为止被言说最多的一个时代。这其中原因,我想,应该不仅仅与它的世纪末时段位置有关,事实是,在这个年代,中国文学的确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批评家意识亦获得了空前自觉。这一年所承当的转折,急剧得几乎可以用“心惊肉跳”来形容,身处此种转折过程中的人们,自然无法细品其中的深长意味,只能留待事后再作反思回味了。尽管有相当多的人,在尚未完全走出这个时代之时,便开始企图回头观望,清理思绪了;但真正透彻的认识,还当属于远离这一年的起点。人们对于这90年的急切讲述,说明正是该年代难以拒绝的魅力。如果换个说法,那就是人们对于这个年代,着实怀有着太多的眷恋。无论是就90年本身来说,还是就人们之于它的情感而言,都不能不承认90年的确是一个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年代。在我看来,90年是一个“精神事故”频发的年代。这里我之所以用“事故”而不是“事件”来指称精神现象的凸现,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发生,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于既有精神健康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出现的。格外需要指出的是,制造这些事故的“肇事者”,常常并...

  • 标签: 写作现象 年代长篇小说 现象分析
  • 简介:德国流行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当时的青年人尤其密切相关。本文针对德国20世纪后半叶流行文学的特点,尝试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几代青年人进行解读,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流行文学与青年人的关联。引言德国流行文学从20世纪60年萌芽,70、80年蓬勃,到90年变身为“新流行文学”,其离经叛道的文风和日常化的叙述方式,都使其在德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标签: 流行文学 德国 青年一代 20世纪 青年人 60年代
  • 简介:“农村题材小说”作为乡土叙事的一种重要文学形态,参与了百年中国的文化建构。但1940—1970年的“农村题材小说”(荷花淀派除外,下文简称“农村题材小说”)作为一个特指的文学样式,演化为与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等同的概念,从昔日备受重视,到当下主流文学史叙述不认可其乡土文学谱系的身份,也是事实。在乡土文学危机论不断被学人提及的当下语境,我们回顾这一时期的文学,重提它们曾经被遮蔽的价值,

  • 标签: 农村题材小说 70年代 价值论 文学形态 乡土叙事 意识形态性
  • 简介:词,是成熟于晚唐五的重要文体。“唐末中原鼎沸,生灵涂炭,而词曲一科,反成熟于此时期。盖文人学士,颠沛流离者多,益以寄其愁苦生涯于文酒花妓。”①这是一段充满矛盾的表述:中原鼎沸,生灵涂炭,是忧患的时代;文酒花妓,是享乐的生活。

  • 标签: 晚唐五代 审美距离 成熟 中原 忧患 轻艳
  • 简介: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观念中,文以载道无疑占有支配的地位。不管时代怎样更换,道的含义怎样修正,它总是基于一种公共理解和群体意志。中国文人担当历史,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都能找到一种极端的表达形式。集体话语比个人话语对知识分子更具有诱惑力。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上,对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从未有过根本的质疑和颠覆,而中国现代文学也正是从担当着民族道义的一次次群体运动中走过来的。而这种书写模式和话语方式却始终是以取消个人为代价的。在这种写作中,历史、公理、民族道义,人性本身具有某种不容置辩的压迫性,他威逼着写作主体,使他屈服于一种公共的理解;或者,它提供一套廉价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使书写者轻易就范从而自觉放弃对存在世界的探寻。而其本质,是与一种权力话语、群体话语达成默契,并最终使书写者在审美理解上不思进取和无所作为。80年的书写方式也在确证着这一点。而从历时来看,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抑或寻根文学都诉诸一种公共的价值模式。这种公共价值模式的诉求在其物质形式上就必然以集团主义、运动主义表现出来。因而,就共时而言,80年正是一个集体主义运动风起云...

  • 标签: 个人年代 完成个人 年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