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代表韩国阳明学的霞谷学研究的进展,有必要分析霞谷学派本身的哲学性争论点,考察学派之间的交游内容,从而扩大研究之外延。在这种情况下,本论文要调查传统思想家们的交流比较频繁的近代时期,不管是在性理学或佛教,共享和应用霞谷学派主要思想之一的真假论。近代时期霞谷学派真假论是从内心良知并非可以在外求得,而是借助主观自觉和仁义的道德伪善的境界而形成的讨论。对于道德伪善的境界随着时代的变化,具体化为批评老论的领袖宋时烈教条的学问和争论点。李建芳借助朱熹的理论和名誉,将这些合理化为自己的逻辑,并批评极端反对其他意见的宋时烈的道学是假道义。继承这个意见的郑寅普认为借助仁义本身就是没有根据自己的心态,而是源于钻研经文的虚学之风土,于是虚就是假的根本。近代时期霞谷学派的真假论是对于老论的一党执政体制带来朝鲜衰弱的适当的批评,于是可以说服对于现实政治具有批判态度的其他学派。岭南地区的改革性理学家曺兢燮和李建芳进行交流的同时,在自己的写作理论适用了真假论。还有,与李建芳和郑寅普进行交游的朴汉永以真假论为基础,批评佛教界的显示,并寻找了改革方案。乙亥狱事(1755年)之后,在学术和政治领域都被疏忽的霞谷学派的真假论在近代时期后,从多个方面获得了改革性知识人的同感。这完全不同于以前通过文学和艺术活动消极地表现自己的思想的情景。因此可以说近代时期霞谷学派在批评现实和改革方面起了一定的思想作用。从这一点,今后的研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思想交游。

  • 标签: 韩国阳明学 霞谷学 真假论 郑寅普 李建芳
  • 简介:“布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英]迈克尔·斯卡梅尔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章节在叶君健这个人物身上显现出来了。他曾经是佛吉尼娅·吴尔芙的外甥朱理安·贝尔的朋友。当奥登和伊雪乌德于1937年在中国访问的时候,他给他们介...

  • 标签: 斯伯里 吴尔芙 国际笔会 英国文学史 吉尼 乌德
  • 简介:近年来,有些文章把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普遍习用的方法"阐发法"或"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种方法,并把它说成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进而总结出了一套"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这些"理论"未能摆脱"西方中心"观念的束缚,未能显出比较文学应有的世界文化的全面视野,暴露出了理论概括上的狭隘性.

  • 标签: 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20世纪中国文学 虚构 文章 中心
  • 简介:解构主义作为引进已有10余年之久的“舶来品”,在国内批评界引发的概念混乱至今并未完全澄清。由于批评者对解构主义语言论、解构主义批评与以解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批评理论之间的关系未能详加考察,因此他们或者从“批评的危机“入手谴责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或试图恪守解构主义立场为中国的批评话语指路。对此,本文通过解析德里达的文学论与耶鲁学派的批评实践,指出:解构主义语言论与解构主义批评并不是连贯、一致的整体;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具有乌托邦色彩的反形而上学假说,注定要与实证性的批评实践脱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批评实践正是因为与解构主义哲学保持着既连续又断裂的关系,才得以以解构的姿态屹立于批评领域。

  • 标签: 德里达 文学论 耶鲁学派 解构主义批评 批评理论
  • 简介:竹枝词是中国极具乡土气息的民歌,集音乐、舞蹈、诗歌于一体,本流行于巴渝,始于何时已难考。竹枝词在唐代经过杜甫、白居易、元稹,特别是刘禹锡的创作与推广,对后世竹枝词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竹枝词名目繁多,《中华竹枝词全编》评价:“在竹枝词的发展演变中,还有同体异称现象存在。所谓同体异称,就是诗人在写竹枝词时,除了直接以竹枝词、竹枝歌、仿竹枝、效竹枝等等做诗的标题外,有的则另标别称,使竹枝词的题名演变成多种多样、五光十色的局面。”①丘良任先生同时在《论风土诗》中提到“自王渔洋在《师友诗传录》中说‘竹枝泛咏风土’,人们往往以为咏风土的诗皆为竹枝词。其实各有渊源,各有特点,不能混为一谈。竹枝词泛咏风土,而泛咏风土者非仅竹枝词。”②

  • 标签: 竹枝词 文学思想 浙东学派 嬗变 清代 发展演变
  • 简介:个体经验与创作情绪林宋瑜我们阅读。我们常常通过阅读企图直达作家稳秘的内心。事实上,我们最初的创作冲动,首先源于对自己心灵的表达。人通过写作,与自己交流。审视自己、欣赏自己、评判自己,诉说隐蔽的愿望、记忆、疼痛和快乐。写作者的私人经验其实就象星星一样散...

  • 标签: 个体经验 创作情绪 私人经验 创作者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传统文学
  • 简介:在我国比较文学领域,“X和Y模式”名声不好,一般被认为是一些研究者由于对“可比性”缺乏了解、盲目借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之名所进行的简单比附研究。而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相对应的“影响研究”,常常被认为是法国学派注重实证性、忽略文学审美性的比较文学学术方法。在我国目前已有的不少比较文学教材中,对法国学者、美国学者学术主张进行非此即彼、标签化、扣帽子的论断常有发生。本文试图从皮埃尔·布律内尔等法国学者所提出的“X和Y模式”入手.重点关注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发起诘难之后。法国学者对影响研究以外的其他方法进行吸纳总结、针对比较文学理论所进行的完善与更新。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中,“法国学派”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应仅仅谈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等人的观点,而应该拥有更为丰富和准确的含义,我们的教材应该改一改了。

  • 标签: 皮埃尔·布律内尔 “X和Y模式” “法国学派”
  • 简介:传统的文艺理论观点认为,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会进入甚至影响作家的创作思维与创作素材,进而决定作品的基本格调。张爱玲的小说中悲剧的题材、扭曲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苍凉的审美意识,无不来源于她创伤性的童年经验

  • 标签: 童年经验 张爱玲 悲剧意识
  • 简介:经验的直观性,是个体把握世界的一种箱殊方式经验的结构性,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公众之间交流可能性的基础、现代的叙事性文体,是处理经验直观性与经验结构性之关系的重要载体它试图在审美经验的特殊性与日常生活经验的普遍性之间建立关联、叙事性文学的意义结构,于总体性问题的关联性,以及总体经验碎裂之后的“救赎”问题,由此发生。

  • 标签: 经验 总体性 叙事文学 碎裂 意义救赎
  • 简介:文学本质界说的逻辑起点究竟是文学体验还是文学经验,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在我国近30年的文学理论发展中,这两个术语并没有得到清晰准确的区分,很多时候二者是混用的。

  • 标签: 文学本质 文学经验 逻辑 界说 文学理论
  • 简介:一、"编辑部的故事":《诗人之死》出版风波1977年底,江苏人民出版社约请复旦大学中文系一些中年教师合写一本重评当代作家作品的书,戴厚英的好友吴中杰、高云夫妇也参加了这项工作,并选定诗人闻捷为"重评"对象,为了写好《论闻捷的诗》这篇文章,他们请戴厚英提供一些有关闻捷的材料。

  • 标签: 诗人之死 戴厚英 闻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当代作家 个体经验
  • 简介:近些年来,学界陆续出版了洪子诚的《材料与注释》,程光炜的《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重返八十年代》,吴俊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计划出12卷,第一卷1949-1957已经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丛刊》丛书等。

  • 标签: 当代文学研究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程光炜 文学流派 乾嘉学派
  • 简介:<正>为了在理论上作出透析的表述,我们有必要对文学艺术中的认识作用作一番分解性的认识。源于阐述方便的考虑,拟以最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档式——文学作分析的对象。依照文本结构,我们可以认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五种指向的认识作用,即建构成的艺术符号系统包容着五个世界的潜在再现。并且其在结构中的存在可按等第排列,最深刻层次必定是文学的认识作用的最核心功用。1.按照字面理解的故事模式,体现出最基本的善恶观和道德世界

  • 标签: 文学作品 善恶观 文化原型 文本结构 俄罗斯 社会生活
  • 简介:与李少君的批评家身份比较而言,他的诗歌写作并不如前者那样显赫,但无论如何,当我们阅读李少君诗歌,那些密集的诗行所吸引我们的在于它们所呈现令人驻足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在当下的生存情境,恰恰给人以抚慰和安静,在他近两年的作品中,私人生活和公共视角不断地交错,使我们认识到那种力量和由此而来的骄傲与固执,

  • 标签: 诗歌写作 少君 乌托邦 想象 经验 私人生活
  • 简介:一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大体上是从哲学观念、思维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的。这种转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概括地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是“现代转换”的形成期,从20年代中叶到40年代叶,是“现代转换”的成熟期;40年...

  • 标签: 文学理论 现代形态 进化论 新文艺 现代转型 现代文论
  • 简介:在当前的学校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现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然而教师所扮演着指导辅助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旧是构成了整个小学教学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去确立教学目标,以开设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有效的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 标签: 教学经验 高校课堂 课堂资源
  • 简介:清初浙江秀水李氏三兄弟李绳远、李良年、李符以文学著名,被称为“浙西三李”。“三李”都卷入了清初兴起的游幕洪流中,一生游幕,都选择了诗文表达人生经验。诗文承担了应酬与外交的功能,“三李”以诗歌作为交际工具在游幕生活中炫耀才华,以诗文记录内心生活,抒情言志。作为自我表达与宣说的有力媒介,诗文彰显了自我认知的多重层面,包含着自我反思与自我认同。

  • 标签: 人生经验 游幕 浙西 反省 焦虑 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