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周小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她的录音活动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百代、大中华等公司都曾录制唱片,出国学习后,根据文献记载,也曾在欧洲录音并出版唱片。新中国成立后,周小燕积极投入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在繁忙的社会活动、行政工作与教学演出之外,还录制了一批唱片。这批珍贵的历史音频资料为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并研究作为表演艺术家的周小燕,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文本。文章通过对周小燕历史音频文献(1948~1959)的搜集、梳理与考据,从历史音频文献本体特征出发,对周小燕的表演艺术发展与成就做出分析,同时也分享在音乐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史、风格史、技术史研究方面的一些思考,并由此探索适合音乐表演艺术规律的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简介:音乐“园丁工程”──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阶段已经结束。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学员究竟有何收获?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两次同首师大培训点的学员进行了座谈。大家围绕着“新世纪音乐教育,需要新型音乐教师”这一主题,发言踊跃而热烈。学员们认为:教育观念新、教育方法新和教育技术新是新型音乐教师的主要标志。教育观念新三个月的学习,学员们感受最大、体会最深的莫过于音乐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与转变。以往,他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多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方面,教学实践也大都采取传承式的方式。这正如吉林省长春市学员吴家凯所谈:“目前,相当多的音乐教师,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模式死板。这既束缚了教师的‘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音乐课缺少生气和想像力。”山东省高密市学员仪国防对此颇有感受,他说:“学习之余,危机感、紧迫感油然而生。以前对自己教学上的僵化和不足认识不到,通过培训认识到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的确需要改变,不然会贻误后代。”座谈中,许多学员都对音乐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谈了自己的全新感受。江苏省无锡市学员陈建安说:“杨力、周荫昌、吴斌等领导和专家的报告都谈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各位教授在讲课中也都...
简介:<正>长期以来,音乐听觉训练是以调性为中心的。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人们的听觉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在一个音调组织内,每一个音,每一个和弦,每一个调的设计,都要对一个中心(即主音)具有妥善而明确规定的关系。”([英]莫·卡纳《当代和声》第11页)调性思维已在人们的听觉意识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自二十世纪始,随着音乐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调性原则已发生动摇。以单一调式、调性为基础的古典大、小调体系,在调性扩张、调式扩充等多种手法的冲击下,终于被极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音高关系体系所取代。许多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新的音乐语言毕竟在音乐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新的音乐语言,由于与传统的常规不符,使人们长期形成的听觉习惯一时难以适从。新的音乐语言难以理解与不易听辨,已成为听觉训练中的一大难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