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建国60多年来,中国杂技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整顿发展,十年浩劫的被摧残,改革开放以来的崛起和繁荣。这种波浪式起伏发展的道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反映出了中国杂技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就此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 标签: 中国杂技 杂技艺术 发展阶段 价值取向 杂技剧 杂技界
  • 简介:从《人在囧途》《泰囧》到《后会无期》《心花路放》,国产公路喜剧逐渐勾勒出一幅前后连贯的作品群像,其于外在形态上容易令人想起美国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公路电影。然而,与带有强烈反叛精神与出走欲望的美国公路电影不同,国产公路喜剧却体现出一种回归的欲望。对国产公路喜剧而言,旅途景观更像是一场狂欢,狂欢之后,剧中人物甚至包括观众都要重新回归。这一群体存在着出走与回归这对看似矛盾的冲动,是波西米亚与布尔乔亚的复杂交织,他们是布波族,而国产公路喜剧蕴涵的深刻文化价值也正在于此。

  • 标签: 国产公路喜剧 美国公路电影 布波族 回归欲望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桃花源记》中表现的自然生态景观,对时下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自然与原生态的破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当下要从自然界的"生物链"特征、"人的动物性"特征、景观载体的"文化性"出发看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价值的观点,为现代城市化进程的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依据,为缓解当前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破坏提供了一定价值的理论支持。

  • 标签: 生态 景观规划 价值观 景观设计
  • 简介:《绝望主妇》是当代美国最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之一,它通过美景镇上主妇们的不同生活和经历为主线,以及美景镇上所发生的事件为辅,方方面面体现着美国价值和美国多元化文化,以及美国价值指导下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 标签: 绝望主妇 大熔炉 美国价值观 多元化
  • 简介:思乡成殇死而不已——吕剧《回家》观后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回家》,写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去台湾的大陆老兵因为政治的隔绝,绝大多数客死他乡。但他们至死不能已的思乡思亲之情,无穷无尽,最终竟以托骨还乡、归葬故里的方式,来完成他们不屈不挠的回归。尽管其情可哀可悯,但是这个题材难以回避的政治因素,长期以来让人棘手,望而却步。《回家》是这一题材

  • 标签: 剧札记 观剧
  • 简介:分析语言录音在录音技术中的作用,阐述人声的音域、音色特点,介绍语言录音与艺术语言录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

  • 标签: 语言录音 发音特点 频带
  • 简介:我经常想到几年前上戏谷亦安老师说过关于能量的释放和接收的问题:一个演员的能量在舞台上输送能够让底下的观众接收到.接收之后他们的反应又回到了我们身上来,这种能量的呼吸之间.它是健康的。二者的能量在这种过程中会膨胀会生长.有力度有新鲜感。如果,呼出去的东西没法被接纳,回应的是不好的气息的话.那么这个演员就可能会“生病”。当你在舞台上表演或者在课堂上教学时.你的能量与对方有共同呼吸交流.那几个小时就会特别愉悦、舒服,身心会得到某种深层次的健康的循环.否则就会特别憋气难受,心情也会特别不好。我今天带了几个问题.想和大家来商量,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作为团长、梨园戏剧种的主持者最困惑的地方。

  • 标签: 导演 能量 新鲜感 主持者 梨园戏 舞台
  • 简介:连续看了几遍南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吕剧《补天》,每次都被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所感动,这是近年来看戏少有的感觉。剧中。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国歌中的一句歌词:“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感到,《补天》中所塑造的一群新中国的热血儿女,正是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筑起一道钢铁长城的

  • 标签: 吕剧 《补天》 艺术风格 艺术语言 奉献精神 创作题材
  • 简介:广大观众爱看我国的传统戏,有的戏竟百看不厌.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传统戏的戏剧性强,而且结构讲究,悬念、冲突设置巧妙,能够引人入胜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最近,从电视上看了三原县剧团演出的秦腔《丹青泪》,就深深有所感触.姑且不论这出戏别的方面,单就《赵五娘吃糠》一场说点"门外"话.这场戏可以说是

  • 标签: 赵五娘 姑且不论 百看不厌 戏剧作品 悲剧气氛 艺术感染力
  • 作者: 《戏剧之家》2009年第10期供稿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十堰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豫剧《乡试》以80后的女大学生田亮亮为中心人物,讲述了她在初入社会,走上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岗位后的一系列故事。作品通过她的经历,反映出当代农村变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年轻的基层干部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和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写戏的人首先要有对世界的总的看法.这与哲学有关,但决不是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它是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李白和杜甫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而迪伦马特和易卜生更是判若水火.在他们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他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 标签: 戏剧观 博尔赫斯 迪伦马特 世界 哲学家 艺术家
  • 简介:艺术是严肃而高尚的,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享有最崇高的地位。因此,艺术工作者倍受人们尊重;进行艺术活动的剧院被视为圣洁的净土。

  • 标签: 圣洁 严肃 象征 崇高 精神 文明
  • 简介:身在戏剧界,每感不如人,乃因从小缺少戏剧天分。时至今日,纵然给我打气,我也不敢打造“四岁红、五岁绿”的神话。说来可笑,我四五岁时也曾随母亲看戏,那台上咿呀一唱,我眼前红绿模糊,色盲了,立刻睡倒在母亲怀里。当年的家乡是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县城。戏园是临时圈定的范围,有个简陋的出入口。戏台同样是临时搭就,

  • 标签: 观剧生活 审美心理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演员
  • 简介:与香港话剧《倾城之恋》的结缘是在2002年的澳门华文戏剧节,初此剧,觉得与内地戏很不一样的是它的歌舞成分.去年10月有幸在上海看到了新的版本,男主角已换成了明星梁家辉;此次来到北京.这已是我所看到的第三个版本,从布景到演出都不一样就像看到小燕子成长一样.一台戏也有它成熟和精炼的过程,彼得·布鲁克所谓戏剧是R(重复)R(表演)A(参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 标签: 《倾城之恋》 戏剧节 男主角 版本 话剧 歌舞
  • 简介:<正>在戏曲舞台上葆有长久艺术生命的剧作,绝不只“玉茗堂四梦”。但就明清两代戏曲作家的思想底蕴而论,却没有谁个可与汤显祖相比。汤显祖留下的大量诗文和书信,笔锋纵横,涉及了宇宙、人性论、社会政治思想和宗教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认真清理这宗思想遗产,对研究汤显祖的人生道路和戏曲创作都是十分必要的。汤显祖是博学的,他一生汲取的学术营养既广且杂。“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

  • 标签: 汤显祖 人性论 宇宙观 王安石 社会政治思想 思想遗产
  • 简介:一、质与量北京人艺的访沪演出,前后半个月,轰动了上海城。往日那种似有若无的演出景况,半冷不热的剧场气氛被一扫而空。霎时间,场外门庭若市,场内座无虚席,见不到一个观众“抽签”。这是“众里寻它千百度”,于“蓦然回首”间觅得的一个真实的梦。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条:1.来沪上演的是北京人艺近年来的看家戏,从剧作、演员到舞台美术,都自成一家,不落俗套,经历过时间和观众的考验,是当之无愧的

  • 标签: 北京人艺 似有若无 蓦然回首 天下第一楼 演出场次 西蒙生
  • 简介:因为写《曹禺传》,我专门拜访了黄先生,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种学者的严谨态度。这次来参加这个会议,得到一次更系统地了解学习黄先生的机会。

  • 标签: 戏剧观 力量 写意 严谨态度 先生 曹禺
  • 简介:自1962年黄佐临在广州会议上提出“戏剧”以来.至今已有45年了。在这45年内.“戏剧”两次被重提.一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西戏剧再次进行了强烈的碰撞与深刻的交流.戏剧理论也因此产生了一种历史性变异。这种历史性变异滥觞于1981年至1986年前后的那场意义大于成果的“戏剧”论争。这是由“戏剧危机”激发.黄佐临的“戏剧”引发.西方现代派戏剧触发的具有颠覆性意味的理论清理和观念反思。

  • 标签: 戏剧观 西方现代派 戏剧理论 80年代 70年代 戏剧危机
  • 作者: 张志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舞蹈就其本性而言,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舞蹈属于动态的表现艺术,或者说属于表情艺术。它担负的使命不是摹拟(再现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比拟(表现性格的内在实质);不是讲述连贯、曲折的故事,而是通过某些“闪光点”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抒发情感、烘托环境。舞蹈同样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但不能机械地照搬“真人真事”,而必须找到一个符合舞蹈艺术特性的“折射”角度。舞蹈不能直接表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思想境界,但可以通过像《春蚕》这样一个歌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的寓喻舞蹈,来对人们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同样,舞蹈无法(也不必要)编排说明月亮的自然属性(大小、形状、表面温度等等)的舞蹈,但完全可以编出表现月光下人的感受——不同人在不同环境里从一轮明月得到的喜悦、惆怅、思乡或在悲怆凄凉的心情的舞蹈节目。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