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鲁番同志致函主编,求教“八个为什么”,主编既作答,此事便告结。两信均见诸刊物,读者便有幸拜读,既读则有感,有感便欲形于言。只有零星感想,未作系统思考。故曰“插话”。我以为,《电影艺术》的旗帜还是鲜明的。什么是“旗帜”?窃以为旗帜者,乃四项原则也——这应该是我国现阶段所有报刊高举的“大旗”。作为《电影艺术》近二年的读者,我认为刊物还是坚持了这个大方向因而旗号还是鲜明的。这只要看一下《电影艺术》近二年刊发的重头文章和座谈会纪实,便可得知。它始终把兴趣放在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的研讨和呼唤上;近二年的获奖之作,都是先行在刊物上得到充分赞扬和肯定的。刊物上的美学文章,也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
简介:<正>长期以来,新闻纪录片的发行放映渠道未能畅通,观众难以看到纪录电影。有的影院在故事片前加映新闻纪录片,是在观众乱哄哄地入场找座位时放的。造成观众对新闻电影的隔膜和冷落。我们新闻电影工作者理所当然地为此深感不平和苦恼。“五·四”青年节,我和总编辑赵化、总摄影师任福棠、摄影师黄志刚、李学明参加中国青年报举办的“愿当代青年的艺术形象为银幕增辉”的电影招待会。宣布了先放纪录片《夺标》,后映故事片《夕照街》,顿时剧场一阵骚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我曾说过:新闻纪录电影是被“遗忘的角落”。现在纪录片同故事片一起放映,我是忐忑不安的,这无疑是一次无情的“民意测验”。长达八十分钟的《夺标》,观众能坐得住吗?没想到在放映过程中,剧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并时时发出
简介:黄梅戏《芳湖壮歌》,讲述了彭泽县芳湖村方家戏班英勇抗日的故事。该剧是一出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剧目,故事内容略沉重,国恨家仇,死伤不断。演员精彩表演也很卖力,然而,赢得观众的阵阵——笑声。是的,阵阵笑声。一曲悲壮的战歌,不应该是燃起观众的热血,赢得观众的泪水和掌声吗?怎么会反而是笑声呢?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主题不正确?立意有偏差?不可能啊,抗日题材,扎扎实实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主题。故事单薄了?故事内容很丰富,失子丧夫、痛杀日寇、大义灭亲、参加革命等剧情可谓高潮迭起。人物不突出?不会啊。抗战义女方小姑贯穿始终,为救助新四军伤员,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