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60年来重庆地区200万年前到明代的全部考古材料进行了详尽梳理,对龙骨坡遗址、兴隆洞遗址、大溪文化、小田溪墓群等逐一分类点评,初步建立了重庆地区考古文化序列,令人信服地感受到重庆历史文化的全貌。

  • 标签: 重庆 考古 60年
  • 简介:“中国梦与新时代”这个主题很鲜明,也很重要。研讨会的地点在国家博物馆,体现了国博同志的政治站位、政治定力。目前国博也正在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一个深刻启示和宝贵经验是:圆中国梦,必须中国路。中国路,其要义之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标签: 中国梦 改革开放 国家博物馆 大型展览 基本路线 政治
  • 简介: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为避日军烽火,颠沛流离,辗转万里,曾在重庆保藏、展出过。谨将所掌握材料整理、介绍如下,以飨读者。有必要从国宝出宫门南迁说起。

  • 标签: 文物 重庆 故宫博物院 国民政府 国宝 北京故宫
  • 简介:下湾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下湾村一至四社境内,东邻大宁河。2002年5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遗址范围内布置3×10米探沟12条,布置5×5米探方72个,累计发掘面积2215平方米。发现东周、两汉、北宋等时期的陶窑、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等遗迹103处。出土有铜器、陶器、瓷器、石器、钱币等类别文物180余件。此次发掘对研究和了解峡江地区古代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巫山 下湾遗址 东周 两汉 北宋时期
  • 简介:“小兵马俑”是对重庆市铜梁县所见明代墓葬中出土的石质仪仗俑的俗称。目前仅在铜梁地区明代墓葬中发现有这种随葬器物。自1973年至今,在铜梁县境内共发现近70座明墓出土这种仪仗俑,出土数量达500余件,但发表的资料极见根据已发表的墓葬资料大体可看出明代分布在铜梁县境内的几个官宦大族如李氏、陈氏、张氏等。2012年11月,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修建过程中发现明代石室墓1座,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铜梁县博物馆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了一套共计17件石质仪仗俑,这套仪仗俑身穿袍裙,头戴圆盆帽或圆形平顶帽,身材大体相当,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明代铜梁地区的丧葬习俗、礼仪制度等增添了—批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铜梁县 明代 石室墓 仪仗俑 考古发掘
  • 简介:一、早期人类在重庆地区的出现人类在地球上的遗迹(tracefossil)分为两类,一类是人自身骨骼化石的遗存;另一类是人类行为遗迹的遗存,包括人类居址、活动遗迹、劳动工具及其文化遗物等Ⅲ。重庆地区出现的最早人类遗迹,应该是距今约204万年左右的巫山龙骨坡遗址(早更新世早期)。

  • 标签: 重庆地区 古人类 旧石器文化 早更新世早期 早期人类 人类行为
  • 简介:为配合三峡工程,考古工作者于2007年对丰都县天平丘墓群进行发掘。其中5座东汉墓分别为土坑基、石室墓和砖石墓,出土了陶、铜、铁等随葬品104件(组),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丰都县 天平丘 墓葬 东汉
  • 简介:2012年6月12日至8月30日,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所合作,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3组的熊绍福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计发掘墓葬14座,包括战国晚期、东汉晚期土坑墓各1座,东汉晚期砖室墓1座,东汉至南朝时期石室墓5座,东汉至南朝时期崖墓6座。虽然大部分墓葬被盗扰、破坏严重,发现很少或未发现随葬器物,但其中4座石室墓的墓壁发现一批石刻画像,包括鱼、马、骑行、鱼鹰抓鱼、蟾蜍、蛙、仓房等图像,除蟾蜍和蛙为浮雕外,其余图案均为阴线浅刻,工艺古拙、粗陋,反映了这一地区东汉至南朝时期的丧葬习俗。土坑竖穴墓M8仅存30-50厘米高的墓底,却出土了保存很好的四穿铜戈和较为完整、时代明确、明显带有楚文化特征的两套鼎、敦、豆、壶陶器组合。熊绍福墓群的发掘,为三峡地区古代物质文化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 标签: 重庆万州 东汉至南朝 墓内石刻 丧葬习俗
  • 简介:重庆市云阳乔家院子遗址是三峡库区需要抢救发掘的重要遗址之一.本文着重报道了该遗址第四次发掘的唐宋时期遗存,其中以唐代瓷器和建筑材料为主.特别是瓷器,其形制与釉色兼具当地和北方地区特色,既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制瓷水平,也反映出大一统文化面貌下的地区文化交流.大量的唐代遗存证明,乔家院子遗址在这个时期是一个较大村落,对于当时的村镇聚落考古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庆 乔家院子遗址 唐宋时期 瓦当 瓷器
  • 简介:分布于重庆龙河(古代南宾河)沿岸的丰都、石柱两县的崖棺葬,其墓葬形态主要是长方形横穴式、这种形制的崖棺葬,是来自于渝东南、黔东北、湘西、鄂西南地区的古代五溪蛮中的某支民族北迁至龙河流域后所留下的文化遗存,是中国境内行崖棺葬民族埋葬习俗的重要见证。

  • 标签: 墓葬 文化遗存 形制 东南 石柱 民族
  • 简介:重庆丰都火地湾、林口墓地2012年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丰富了峡江地区东汉时期墓葬考古材料。特别是林口墓地2号墓,随葬品丰富,出土的陶戏楼、各类俑、鎏金铜牌饰及龙虎饰、辟邪摇钱树座等,对研究该地区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升仙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峡地区 火地湾墓地 林口墓地 汉墓
  • 简介:2016年5至6月,河南大学中原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三峡库区消落区——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街道办事处网背沱墓群,共清理东汉、五代、明代等不同时期墓葬8座,共出土文物116件,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瓷器和铜钱等,为研究三峡流域及附近地区东汉、五代以及明代等不同时期的风俗和墓葬形制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重庆 涪陵区 网背沱墓群 考古发掘
  • 简介:为配合三峡库区的建设工作。山东省博物馆和重庆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重庆万州区天城办事处大周镇钟嘴。是一处东汉墓地。2000年10月,考古人员发掘了其中的3座砖室墓,这3座墓的结构较为清楚,均系合葬墓,随葬器物丰富,是重庆地区保存较好的东汉墓葬。

  • 标签: 重庆 万州区 东汉时期 砖室墓 随葬器物 墓葬形制
  • 简介:巫山土城坡墓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旧县城原巫峡镇巫山中学校园内,2004年8—12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共布5×5米探方92个,发掘面积2576平方米(包括扩方面积)。清理战国时期到东汉时期墓葬77座,晋代至清代墓葬9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本简报选择从战国到东汉时期保存比较好、内涵相对丰富典型的10座墓葬,进行归纳介绍。

  • 标签: 重庆 巫山 土城坡墓地 战国到东汉时期墓葬
  • 简介: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是新时期博物馆建设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对博物馆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概念和基本要求进行阐释;对博物馆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进行理性分析:对博物馆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和对策进行研究回答。

  • 标签: 博物馆 道路 思考
  • 简介:试探魏孝文帝迁洛之动机及所的路线白艳芳拓跋鲜卑自道武帝拓跋王圭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定都平城以来,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孝文帝拓跋宏称帝的时候,平城已经人口众多,初具规模,是北方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了。而孝文帝掌握政权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

  • 标签: 魏孝文帝 平城 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地图集 洛阳 复礼万国
  • 简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等方法,对巫山县四件表面装饰黄色和银白色铜器进行检测分析。实验表明秦汉时期峡江地区鎏金铜器本体多数为红铜质,系热锻而成;金属镀层采用了汞鎏金和汞鎏银的工艺,形成了厚度较均匀的镀层。实验结果为研究峡江地区铜器的制作工艺及中国汉代鎏金和鎏银工艺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鎏金铜器 鎏金 鎏银 汞齐 热锻
  • 简介:万州中坝子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以商周时期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存.经过近年来的发掘,清理出商周时期的灰坑、墓葬、水田等多处遗迹现象,同时获得一大批陶、石、骨、铜器等遗物.根据陶器组合及型式变化和地层关系,本文将中坝子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分为二期四段.通过对比,其年代与鄂西地区的中堡岛三期类型、川西地区的三星堆二期文化大致相当.另外,因中坝子遗址位于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对该遗址的研究也为探索早期巴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中坝子 商周时期 分期 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