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8年8月的14号TC“摩羯”和18号TC“温比亚”进行了对比分析,侧重于路径转向从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动热力特征、地形等方面以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指示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博弈和相互作用,是造成两次台风转向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乌拉尔山附近的东移低槽和强冷空气的作用向下游传递,使得河套低槽的东移阻挡加强,即中高纬度系统东移,配合副热带高压的减弱东退是台风转向的主要因素。同时,50°N以北的阻塞高压形成高压坝的阻塞形式对北上台风的受阻停滞也有明显的作用。(2)河套区域北风的加强、副高边缘低值系统的位置以及台风倒槽相对于副高脊线的偏北程度等都对台风的转向方向及角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相近的另一个台风的存在及作用也会对台风的转向有一定的影响。(3)台风中心是朝着偏暖的方向发展移动,而且暖区的位置以及温差的大小也能指示出台风转向方向和台风移动速度的快慢。受自身旋转的影响,台风位置的偏北程度影响台风路径的偏离程度。地形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台风路径。(4)在台风定位和追踪台风移动路径方面,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简介:Emergence概念产生时与supervenience一直紧密相连.现在对两者的讨论又达到了另一个高潮.本文对两者进行了简单地辨析,探讨'supervenience'所表述的'关系',并分析了supervenience在解释问题时遇到的困难.主张将supervenience和Emergence结合起来进行讨论,这有助于我们理清众多问题.通过两者的互补,为我们解释精神现象提供新的思路,为supervenience和Emergence提供一个核心的本体论来支持我们的非还原主义的观点和立场.
简介:摘要分析大气光学厚度不同算法的特点和差异对于研究这一地区气溶胶具有很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卫星遥感信息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运用扩展暗像元法和V5.2算法反演该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由这两种算法得到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用扩展暗像元法反演得到的结果比V5.2算法得到的结果大;(2)水体对扩展暗像元法反演得到的结果影响很大;(3)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德阳等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
简介:摘要应用江西多部雷达和探空资料、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高山站逐时观测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和5月18日上饶市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雷暴大风预警着眼点及其可预警性。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相同处在于强对流发生前偏强的垂直风切变,高空云系少,地面辐射增温显著、对流不稳定能量积蓄、中低层上干下湿的水汽条件以及强垂直温度直减率为强对流风暴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不同处在于“3.4”属于槽前暖平流强迫类,500hpa-700hpa强盛的引导风形成的动量下传有利于极端大风的出现,显著的中层干区,有利于DCAPE的增强,强盛的冷池密度对区域性大风的出现起重要作用,强对流风暴持续3到4个小时维持飑线形状往东北移动。而“5.18”过程属于斜压锋生类,东北冷涡后部的偏北风携带冷空气偏东路径南下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强的锋区和锋生,超级单体风暴东移南压的过程中与暖区内的对流回波逐渐结合后发展成飑线、发展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弓形回波特征,在短临预警服务中,低仰角距离地面1km内的径向速度大值区(大于20m.s-1)和中层径向辐合(MARC)等特征;风廓线雷达的100-1000米风速的变化为雷暴大风预警提供重要参考,垂直液态水含量大于40kg·m-2,且在同一位置维持3个体扫时间则很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