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葡萄膜炎的防治作用与机制。方法40只实验兔随机均衡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激素治疗组、清开灵治疗组,分5个不同时段检测兔眼炎症积分及房水和外周血中IL-2、TNF-α含量。结果造模后不同时段各组兔眼部炎症积分逐渐增加,房水和外周血中IL-2、TNF-α逐渐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清开灵治疗组不同时段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激素治疗组疗效相似(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控制并改善兔实验性葡萄膜炎临床体征,抑制房水和外周血中IL-2、TNF-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激素疗效相近,可作为葡萄膜炎的治疗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IL-1β、NF-κBp65变化,探讨上述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改良高脂餐法制备脂肪肝模型。应用光镜、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IL-1β、NF-κBp65mRNA表达。结果光镜下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变,以中央静脉周围为主,胞浆内充满大量脂肪空泡,形成脂肪细胞,100%存在小叶内炎症,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电镜下见模型组线粒体增大、肿胀、线粒体内嵴脱落,减少,基质变淡,部分细胞坏死,胞浆内充满脂滴。模型组P85、P-Akt、mTOR、IL-1β、NF-κBp65mRNA表达均呈高表达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状态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活化介导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提示阻断PI3K/Akt-mTOR通路可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的三七组、异丙肾上腺素组和异丙肾上腺素+三七溶液组,采用BL-410生物记录系统观察心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三七可降低离体蟾蜍心脏心肌收缩力(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浓度三七降低心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浓度三七增加心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蛙心灌流液中加入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收缩幅度明显加强(P<0.05),加入0.085g/ml三七溶液,心肌收缩幅度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三七明显抑制蟾蜍心肌收缩力,而对蟾蜍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可降低心率,高浓度增加心率,其对心脏作用的影响机制可能与β受体作用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模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予腹腔内注射雌二醇,探讨雌二醇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氧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生后即腹腔内注射雌二醇1ug),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对照组的视网膜组织中有一定表达,高氧组其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量286.2221±3.552,正常对照组,高氧模型组,药物治疗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中表达增强,雌二醇通过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预防和抑制视网膜血管增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草药刺激兔骨不连间隙骨痂形成的机制。方法选用标准实验新西兰大白兔66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桡骨骨不连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体外冲击波联合接骨仙桃草治疗组;B组为单纯接骨仙桃草治疗组;C组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D组为完全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各组骨痂生成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冲击波及治疗前后各时间段骨不连区骨痂生成量A组及C组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C组第2、4、6、8周比较有差异(P<0.05);B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桃草可以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后的早期就能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为非手术治疗骨不连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和使用直型留置针代替动脉插管在医学机能实验中应用的情况,找出一种便于学生操作、成功率高的动脉插管方法。方法:将40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用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和用18G×29MM型号直型静脉留置针做动脉插管行颈总动脉插管术,并对2组插管方法的手术时间及成功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用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和用直型留置针做动脉插管2组比较,在手术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上直型留置针做动脉插管方法明显高于传统的动脉插管方法。结论:直型留置针做动脉插管与传统自制的动脉插管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安全及成功率高等优点。用直型留置针代替传统动脉插管的最大优势是合理地解决了自制动脉插管口径大小不一、无固定点而易脱落等问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诊断方法中采用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的依据和监测病情变化的价值。方法对293例肺癌患者年龄38-81岁,男女比例31,均来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NSE、D-二聚体、CEA、IL-6R水平的检测,将293例患者分为早期肺癌组98例,晚期肺癌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202例,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组91例,患者治疗前138例,治疗后155例,健康查体者选300例作为正常组作对照,年龄35至80岁,男女比例31,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93例肺癌患者的血标本进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白介素-6受体(IL-6R)、D-二聚体(D-Dimer)四项含量检测。结果早期肺癌组CEA、NSE、IL-6R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D-Dimer在早期肺癌患者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晚期肺癌组CEA、NSE、IL-6R、D-Dimer的含量均高于早期肺癌组(P<0.01),NSCLC组CEA、IL-6R、D-Dimer的含量均高于SCLC组(P<0.01)而NSE小于SCLC组,治疗前CEA、NSE、IL-6R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后(P<0.01)。阳性诊断率分别为四项同时检测81.6%、NSE、CEA、IL-6R三项检测78.2%、NSE、CEA两项检测61.8%、NSE一项检测48.5%。结论CEA、NSE、IL-6R、D-Dimer四项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阳性诊断率高,且对肺癌分型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别对无症状早期肺癌诊断和肺癌的病情观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中国人修心养性、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注意过程、自我重构、情绪情感、人格升华等分析书法的健心作用。
简介:摘要正常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人体深部温度昼夜上、下波动不超出1℃。因此传统上把体温向上波动超过0.5℃称为发热。但严格地说,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通过一定方式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导致的体温升高。因此,发热应与其他类型的体温升高相区别。